真实情境引领多元问题驱动
丛阳
德惠市第二十四中学130317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把经典文本当作载体,其中蕴含着数量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发现,只是单纯地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并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需要去创设真实的情境,设计出多种多样的问题,以此来引导学生展开深入的思考,七年级语文下册里的《邓稼先》《黄河颂》《阿长与〈山海经〉》等篇目,都可借助创设和学生生活贴近的情境,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剖析的欲望。借助多元问题的驱动,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进程中掌握知识要点,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一、真实情境创设的必要性与策略
语文学习应当和生活实际建立紧密联系,创设真实的情境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抽象概念以及深奥道理大多时候缺乏直观认识,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生活经验,精心设计贴近现实的教学情境,以《邓稼先》这一课为例,在讲解邓稼先献身科研事业的精神时,可以引导学生联想身边那些勤奋钻研的科技工作者,以此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创设情境时要重视真实性和生活化,防止出现脱离实际的虚拟场景,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可以请学生回忆和长辈相处的温暖故事,唤起学生对亲情的感悟,情境创设要突出问题导向,引发学生思考,在《黄河颂》教学中,可以借助展示黄河的实景图片以及水利工程成就,激发学生剖析黄河精神的现实意义[1]。
二、多元问题驱动教学的实践路径
(一)人物传记类文本的问题设计
在人物传记类文本教学里设计层次递进的问题相当关键,就拿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邓稼先》来说,可以从人物的外貌以及行为特征着手,设计像“细节描写怎样反映人物性格特点”这样的问题,以此引导学生去品析文本,当教学《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的时候,设置“作者是怎样呈现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的特点”这类问题,启发学生剖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而在教学《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时,可设计“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有着怎样的启示”这种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2]。
(二)诗歌鉴赏类文本的问题设计
诗歌鉴赏类文本教学要围绕意象、意境、情感等要素来设计问题,在教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时,可设计“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来突出黄河的雄伟气势”之类的问题,以此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特色,学习《登幽州台歌》《望岳》等古诗词时,设置“诗人登高望远产生了怎样的情感体验”等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境。在《紫藤萝瀑布》教学中,可借助“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绘紫藤萝”等问题,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针对不同类型的诗歌文本,需要设计有层次性和剖析性的问题,使学生在分析赏析中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当中,问题设计需要着重关注诗歌的体裁特点,以现代诗歌为例,像《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及《未选择的路》这类作品,可以设计如“诗歌所表达的是怎样的人生哲理”之类的问题,以此引导学生去感悟诗歌的主旨内涵,而对于古代诗词,比如《游山西村》和《己亥杂诗》,则可设计“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达思想感情”以及“诗歌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特点”等问题,帮助学生品味诗词所蕴含的艺术魅力。
三、真实情境与问题驱动的融合应用
(一)情境引入与问题递进
将真实的情境和问题驱动相互结合,可切实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就拿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卖油翁》来说,可以创设一种“学习技能”的情境,以此引导学生去思考“怎样才可练就高超的技艺”,在教学《老山界》的时候,借助展示山区交通变迁的图片,设置“诗人为何要写修路工人”这类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而在教学《谁是最可爱的人》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设计“作者运用了哪些细节来呈现战士可爱的地方”等问题,以此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3]。
(二)问题解决与能力提升
在解决问题的进程当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拿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阿长与〈山海经〉》来说,学生在解决“作者为何要详细描写阿长的外貌以及语言”这类问题时,可提升文本分析能力,在《短文两篇》的教学里设置“两篇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等问题,以此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学习《太空一日》时,借助解决“作者怎样呈现航天员的工作状态”等问题,提升学生的赏析能力,教师需要重视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能力的培育,促使学生在思考讨论中达成知识建构以及能力提升。
四、结语
真实情境引领与多元问题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给初中语文教学给予了新的思路,借助创设真实情境并设计层次分明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剖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知识要点,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能力,基于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的实践经验显示,这种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推动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值得在初中语文教学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吕锡锋.真实情境引领,多元任务驱动——以《紫藤萝瀑布》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2023,(50):30-33.
[2]池翔.单元教学:以大概念为引领,以真实情境为依托——以初中《走进剪纸艺术》教学设计为例[J].求知导刊,2022,(22):113-115.
[3]王羽.基于任务驱动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路径研究——以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4,(35):15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