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生校园纠纷案例及解决策略

作者

刘芳

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民族小学 665800

一、耐心倾听各种“诉状”

走进小学生的教室,孩子们总喜欢打闹、嬉戏。小学生喜欢告嘴,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整天来到老师的办公室告状不断。这个时候,老师们千万不要觉得学生来告状,很烦,一句话把他们打发走在学生的告状里面,其实,有很多老师不知道的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就藏在孩子们的告嘴之中,老师们如果能正确的处理好学生的告嘴,那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些信息,树立良好的帮风和学风。一年级的孩子,孩子们的告状往往是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老师,他对我竖中指,老师某某某同学推了我一下,某某某同学站队的时候不遵守纪律。某某同学又带钱到学校买零食吃了等等。针对这些情况,老师们可以在处理上就稍微简单一些,可以把这些问题集中起来在班会课上集中进行处理,讲解教育,孩子们要团结友爱,不准侮辱别人,给别人起绰号等。学生来告嘴的时候,老师们应该耐心的倾听,然后点头示意或者回应学生,看到老师朝自己点头或者答应以后倾听自己的话,他们会非常高兴,很多孩子只要老师答应了,他们不论老师会不会处理,他们都是心满意足的,小孩子心思单纯就会得到满足。

二、公平公正处理“纠纷”

公平公正是教师教育孩子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成年人渴望获得的公平是利益上的公平,是经济上的公平,而孩子们所需要的公平仅仅是想要和别人一样不被歧视或者误会。一个成年人在工作时,倘若被领导或者同事误会自己也会感到非常的难受,甚至在背后偷偷哭泣。而身心发育还未成熟的小学生们,他们的心灵往往更加敏感。所以老师在处理这类事情时应该做到将心比心。将自己带入到学生的视角,用他们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在结合实际,帮助孩子们解决纠纷,尽量让每个人都得到他们眼中的公平。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一名班主任老师在处理事情时,因为告状的学生成绩较好,他就偏袒了这名学生。而误会了另名成绩较差的学生。正因为这件事情,成为了这名学生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从而使学生有了厌学的情绪,愈发不喜欢来学校上课,最后老师因为这件事也对学生有了愧疚。

三、数字时代家校共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孩子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多样,曾经,通讯相对闭塞,孩子的青春期到来的也相对较晚,彼此间的交流也仅限于学校。现如今孩子们通过网络建立了更多的联系,同时也会因此产生矛盾。所以家校共育也就有了它的必要性。家校共育的关键在于沟通和合作。老师应该定期与家长交流,反馈孩子在校的表现,同时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共同制定适合孩子的教育策略。家长也应该主动与老师沟通,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老师在学校给孩子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但家长们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应用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人之初,性本善,孩子们就像一张洁白的纸,周围的环境便是染料。有的孩子能够做到知书达理,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也有的孩子却满口脏话,总是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解决问题,从而和别的小朋友产生很多的纠纷。这样的学生往往会让老师非常的头疼,同时也会让家长和学校之间产生更多的误会和不必要的矛盾。老师和学生家长应该及时联系,发现孩子的问题,指出孩子的问题并及时的纠正,不让其肆意发展。习总书记曾经说过,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教书育人是老师的使命,而教育好孩子,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密切配合。在这个数字时代,家校共育不仅仅是对孩子学习上的关注,更是对他们心理健康、品德修养的全方位培养。社交媒体和网络游戏的兴起,让孩子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诱惑和挑战。孩子们可能会在网络上接触到各种信息,有的正面积极,有的则可能对他们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老师理应做到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孩子去制定不同的策略,不同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们能够合理的去解决彼此间的矛盾。而家长也要积极的去配合老师的工作。告诉孩子被被批评理应反省自己而不是任性。例如两个孩子可能会因为一起打网络游戏,因装备分配不均或是其他问题从而产生矛盾纠纷。两人可能会彼此吵闹,甚至大打出手。在这时老师不应该一味的否定,去批评孩子,而是应该站在他们的角度,告诉他们游戏只是娱乐,不应上升的生活从而影响学习。和家长一起及时对孩子正面引导。

四、法治教育进校园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肩负并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少年儿童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必须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广泛的知识面,不仅要学习、掌握科学知识,而且要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制意识。唯有如此,才能使我国实现依法治国的法制目标,才能保障我们伟大祖国的长期稳定、经济腾飞,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三年级开始,可以推荐给学生们看《民法典》等关于法治教育的书籍,让学生从小学法、知法、守法。如:可以通过让学生写诉状的方式,班队课上进门模拟法庭,用文明、理性的方式解决学生之间的普通校园纠纷。在实践中,这个方法较好,大部分“原告”学生在“诉状”上写清楚了事情的经过,并要求赔礼道歉的诉求,而成为“被告”的学生也能承认自己的错误,主动道歉。

总之,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合作,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在品德的土壤里茁壮成长,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注:本文为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小学刘芳名班主任工作室研究课题“小学高段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立项编号 24Y179)”课题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