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创新研究
李雯
泰安市实验学校万境水岸小学 271000
一、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音乐兴趣培养和基础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然而,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多采用讲授、示范等传统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脱节,课堂氛围沉闷,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难以真正感受音乐的魅力。情境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将抽象的音乐知识转化为具象的体验,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中学习音乐。探索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创新应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小学音乐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与问题
当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困境显著,教学方式上,传统的教师主导式教学仍占主流,多以乐理讲解、技能示范为主,流程僵化。如在五线谱教学中,教师依赖板书重复演示音符位置与唱名,学生仅能机械记忆,难以理解音乐内核,据研究显示,传统模式下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掌握率不足40%且易遗忘,学习兴趣随之降低。教学内容层面,教材歌曲与乐曲和学生生活经验脱节,经典儿歌因创作年代久远,歌词难以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导致学生难以将知识迁移至生活,学习动力匮乏。课堂互动方面,形式局限于简单问答,且多为封闭式提问,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机会少,音乐创造力与表现力被抑制,课堂氛围沉闷,参与度普遍不高。
三、情境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与教育价值
(一)理论基础
情境教学法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机会,帮助学生主动构建音乐知识和技能。例如,在学习中国传统戏曲音乐时,教师可通过播放戏曲表演视频、展示戏曲服饰道具、邀请戏曲演员现场教学等方式,为学生创设浓厚的戏曲文化情境,让学生在观察、体验、模仿中学习戏曲音乐知识,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二)教育价值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具有显著的教育价值。它能以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切入点,如在《森林狂想曲》教学中,借助自然音效与动态画面营造森林场景,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对音乐学习的好奇心与探索欲;通过将抽象音乐元素具象化,像创设“动物运动会”情境对应节奏型教学,让学生在模仿动物动作时直观感受节奏变化,深化对音乐知识的理解,提升感知能力;还能依托音乐表演、创作等情境活动,在“班级音乐会”的节目策划、排练与表演全流程中,锻炼学生语言表达、团队协作与创新思维,全方位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实现音乐素养与个人成长的双重提升。
四、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创新应用策略
(一)创新教学内容情境化设计
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设计富有创意的教学情境。在学习民族音乐时,创设“民族音乐文化之旅”情境,通过展示民族服饰、播放民族风情视频、模拟民族节日场景等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不同民族音乐的特点。比如在学习蒙古族音乐时,教师布置蒙古包场景,让学生穿上蒙古族服饰,品尝蒙古族特色美食,在马头琴演奏的背景音乐中,学习蒙古族长调、短调歌曲,感受蒙古族音乐的豪放与悠扬。在歌曲教学中,根据歌曲内容创编故事,将歌词融入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学习演唱,加深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二)丰富教学手段与情境融合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道具等教学手段,增强情境的感染力。运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呈现生动的音乐画面;借助乐器、头饰、服装等道具,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音乐。例如,在教学《小红帽》时,为学生准备小红帽、大灰狼等头饰,让学生进行情景表演,使学生在表演中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此外,还可以开展户外音乐教学活动,将课堂搬到校园花园、操场等场所,结合自然环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如在学习《春天在哪里》时,带领学生到校园的花园中,一边欣赏盛开的花朵、嫩绿的枝叶,一边演唱歌曲,感受春天的气息,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演绎。
(三)优化教学评价情境化实施
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将情境教学法融入教学评价中。设计情境化的评价任务,如举办“班级音乐会”,让学生在表演情境中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和其他学生从演唱技巧、舞台表现、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引导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反思学习过程,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学生不断进步。例如,在“班级音乐会”评价环节,设置“最佳演唱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团队奖”等多个奖项,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参与评价,既关注音乐技能,也重视艺术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应用的实施保障
(一)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学能力
学校定期组织小学音乐教师参加情境教学法专项培训,邀请专家进行理论讲解和实践指导,帮助教师掌握情境创设的方法和技巧。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分享优秀教学案例,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不断提升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的能力和水平。
(二)完善教学资源建设
加大对音乐教学资源的投入,配备多媒体设备、乐器、道具等教学器材,为情境教学提供物质保障。同时,收集整理与情境教学相关的教学资源,如音乐视频、动画课件、情境剧本等,建立学校音乐教学资源库,方便教师查阅和使用。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需求,自主开发具有特色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三)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学校和教师共同营造支持情境教学的良好氛围。在课堂上,教师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创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情境活动,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如校园音乐节、音乐社团表演等,为学生提供展示音乐才华的平台,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
六、结论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创新应用,为解决传统教学问题、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了有效途径。通过创新教学内容设计、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评价,并提供完善的实施保障,能够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优势,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提升学生音乐综合素养。在未来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应持续探索情境教学法的创新应用方式,不断优化教学策略,让小学音乐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培养具有音乐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蔡云菲.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与价值[J].乐器,2 024(4):62-65.DOI:10.3969/j.issn.1002-5995.2024.04.017.
[2]罗宜男.情境式教学在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探研[J].成才之路,2024,(36):121-124.
[3]王丽玮.基于情境式教学法的小学音乐课堂构建策略研究[J].教师,2025,(03):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