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启示

作者

李志盛

西北民族大学 甘肃省兰州市 730030

党的作风,是党组织和党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学习作风等的统称。中国共产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直观表现,也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标志。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而优良的作风是保持这两大属性的重要保障。作风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确保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优良的作风能够彰显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一、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理论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党的作风建设的思考和认识,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时代特征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为持续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科学指南。在理论上形成了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

(一)党的作风发展历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将“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作为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的实践要求是深刻总结党的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的历史经验得出的重要论断,是党基于现实需要从顶层设计出发对作风建设做出的新部署。党的百年发展历史,其实也是一部反映党的作风建设的发展史。

1941 年 5 月,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党中央敏锐觉察到党内滋生的不良作风,在延安开展了一场规模巨大的政治运动——延安整风运动。这场运动从党中央高层开始,继而扩展到全党。整风所采取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此次大规模整风基本肃清了党内很久以来存在的各种不良风气,使广大党员摆脱了主观主义的束缚,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实现了统一。在整风运动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解放战争时期,针对军队内部存在的思想、组织、作风等的问题,党中央开展大规模整风整党运动,此次整风运动的重点是克服党内首先是领导干部中的居功自傲情绪、命令主义作风,以及少数人贪污腐化、政治上堕落颓废、违法乱纪等错误。经过整顿,党的战斗力和组织纪律性得到了巨大提升,为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时期,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决定》提出整党的任务是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这次全面整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是清理十年流毒,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在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和纯洁组织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效。

二、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实践探索

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取得显著成效。同时,党内存在不少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问题,存在不少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问题。“作风问题根本上是党性问题。” 这些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失,党性修养不强,对党忠诚不够,对组织不老实。习近平总书记直面这些问题,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鲜明提出“打铁必须自身硬”,强调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上率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央八项规定进行了一系列细化部署,释放出一以贯之、一抓到底的强烈信号,推进全党作风建设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

三、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启示

百年来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历程,是我们党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推进自我革命,探索跳出“历史周期率”新路径的伟大实践历程,为

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中国共产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以高度的政治定力和治理效能引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体制,既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内在要求,更是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根本政治原则的实践要求。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充分印证:唯有党中央能够立足党和国家事业的战略全局,以政治智慧和战略眼光统筹谋划反腐败斗争,确立科学系统的治理理念、制度框架和实践路径,方能凝聚全党全社会力量形成反腐败合力。新时代新征程中,必须从制度机制层面构建党的领导制度保障体系,通过优化组织架构、明晰职能配置、规范决策程序等制度创新,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转化为具体化、程序化的制度安排,完善党领导反腐败斗争的组织体系、决策机制和实施路径,确保反腐败斗争始终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纵深推进,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坚实政治保障。

(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始终是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场,并始终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核心使命,这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遵循和价值归宿。新时代的党风廉政建设必须深植于群众路线这一传家宝,充分发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将群众监督深度融入党和国家的监督体系,推动群众监督与党的自我监督双向互动、深度融合,构建起上下贯通、内外联动的监督新格局。

(三)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创新化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作为实践指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不断推动党和国家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党持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策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新要求,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反腐败斗争的战略意义、时代任务、核心原则和实践路径。这些理论创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历史和实践证明,只有以党的创新理论为引领,才能从政治高度把握问题的本质,准确判断形势的发展方向,科学遵循客观规律,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必须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在学深悟透、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切实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共识和情感共鸣,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的有机结合,信念坚定与行动自觉的统一,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素养和政治政策水平。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M]. 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5:144.

[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