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铁路架梁施工安全管理的研究
居春光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省兰州市 730050
在现代交通体系中,铁路属于重要的一部分,负责货物运输和客运服务,铁路安全运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跨越铁路架梁施工比较复杂,如果在施工中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到铁路运输安全和周围环境,甚至会中断铁路线路。此外在施工中的噪声和振动等因素还会干扰周围居民的生活。因此需要提高跨越铁路架梁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力度,不仅满足当前工程建设的需求,同时可以提高铁路运营安全性,保证社会稳定发展。
一、既有线架设梁的施工工艺流程
(一)初步准备过程
结合施工经验,在准备阶段的注意事项如下所示:首先为了保障基础和边坡的稳定性,施工单位需要提前勘察施工现场。其次,对预制梁的质量详细检查,并且对接缝部位全面清理,在施工之前测量人员需要多次复核垫石中线和锚栓孔中线以及深度等,结合测量结果设置标记。安全管理人员需要检查墩柱围栏和吊篮的可靠性【1】。最后需要全面准备施工物资,检查架桥机的安全性,此外需要检查起重机制动装置状态,为安全施工奠定基础。
(二)桥梁架设施工
首先合理选择桥头路基的施工位置,为龙门架和倒梁以及运梁施工奠定基础。另外,施工人员必须将桥梁倒置放在造桥机的架桥车上,并在架桥机上安装架桥运输车。其次,在桥梁位置精准放置架桥机,当桥梁架设完毕后,在架桥机的一端支撑零柱,同时要保证另一端的安全性,并且进行简单的支持。架桥机零柱安装完毕后,操作者要将其翻入造桥机的内侧,以便进行梁的安装。再次,在架桥机中引入桥梁之后,需要用提升梁的钢索将桥前受力梁连接起来。在检查了捆扎无误以后,再进行下一道横梁的支承工作。最后,将激光束的准直与下行工作结束。随着造桥机的起重机横梁向前推进至此部位,并逐步降低,操作者根据事先绘制好的墨线,根据手工移动横梁的方式,对桥梁的定位桩和底座进行合理调整,而且已经很好地完成了工作,比如安装桥板接头等。
(三)桥面板辅助设施建设过程
施工单位首先需要结合设计要求对钢筋数量和间距等参数进行检查,同时需要全面检查模板状态,避免泄漏浆液。在施工现场运输混凝土,顺利开展浇筑施工。其次浇筑湿接缝部位的混凝土,当其强度达到 70% 以上之后,可以开展拉伸操作,施工单位可以将步行板支架有序安装,规避安全事故。在安装步行板之后,可以继续安装防摔网,提高整体施工的安全性。
二、跨越铁路架梁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一)建立安全制度
为了保证施工过程安全的可控性,需要制定跨越铁路架梁施工制度,在制度建立阶段综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以及施工经验等。在制定安全制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等国家法规,同时需要结合具体工程特点和风险源分布情况。在流程制定阶段,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需要肩负自身工作职责,组织技术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等共同参与,通过开展实地勘测和风险辨识以及技术讨论等环节制定初步方案,经过多轮修订和完善最终确定【2】。现有的安全制度具有广泛的覆盖范围,包括施工前期风险评估和施工中实时勘探以及施工后的安全评估。这些制度可以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同时可以详细规定施工设备使用规范和作业人员的操作要求以及应急处理措施等,保证各个施工环节符合安全标准。
(二)人员培训
跨越铁路架梁施工比较特殊,在人员培训过程中需要全面涵盖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以及应急处理等方面。在施工人员培训过程中,需要完善岗位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保证施工人员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此外需要做好岗前培训,尤其需要做好驻站员和防护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专项培训工作,使其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针对不同岗位的培训工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落实动态化调整工作,例如在恶劣天气背景下,需要加强培训相关安全防护知识,保证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评估培训效果的过程中,需要综合利用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以及绩效考评等方式。为了优化培训效果,可以利用多维度的评估方法,例如综合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安全事故发生率以及客户满意度等指标。可以利用 VR 技术对真实施工场景进行模拟,落实沉浸式培训工作,在结束培训之后通过数据分析却低估评估成果,利用这一方式可以将培训效果直观地反映出来,还可以明确个体差异性,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方案【3】。总之利用科学的评估机制,有利于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安全意识。
(三)设备维护
设备维护工作关系到跨越铁路架梁施工安全性,在设备维护中包括日常检查和定期保养以及专项检修等工作,例如需要测试机械性能和电气系统检测以及零部件更换等。例如针对架桥机,在施工之前监理部门进行检验,在使用阶段需要定期组织荷载试验和结构稳定性评估。针对频繁使用的运梁车,每隔半个月就要全面检查一次制动系统和轮胎状态,避免引发安全问题。
此外需要完善设备维护管理体系,合理划分不同工作人员的职责,利用信息化手段实时记录维护记录。通过完善监督机制,可以协调多方力量,流入铁路监管部门和地方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之间可以联合开展检察官工作,保障维护工作的规范性。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安排专职管理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巡检和故障排查工作,定期评估维护效果。利用以上措施,可以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性,顺利实施跨越铁路架梁施工。
(四)利用智能化监测系统
在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可以利用智能化监测系统,该系统融合多源数据,并且可以动态化分析数据,可以持续地监测施工过程,有利于全面掌控施工中的安全状况。该系统的硬件设备包括传感器网络和数据采集模块以及通信设备,传感器负责采集施工现场结构应力和温度变化以及设备振动等参数,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初步处理和存储获取的数据【4】。通信设备指的是利用无线和有线方式向远程中心传递数据。该系统的软件平台的数据分析算法可以深度挖掘数据,对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识别。同时利用用户界面为管理人员提供可视化工具,有利于实时监控施工状态。此外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历史数据,为风险评估和决策提供支持。
结束语:
跨线架梁施工工期紧凑,在实际施工中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规定,在结束施工之后也要检查施工现场,总结施工内容,保证整体施工的安全性,顺利完成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仝荣荣.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评价[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5,48(04):126-129.
[2]王慧婷.城市道路桥梁施工及安全管理措施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04):145-147.
[3]马姣,杨宇宁.城市桥梁施工中的工程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石材,2024,(10):109-111.
[4]吴孟霖.论桥梁工程 T 梁运输及安装阶段的施工安全管理[J].交通科技与管理,2024,5(15):166-168.
项目:2025 年教育科技创新项目(2025B-386),世界大交通环境下中外桥梁技术标准对比分析。
第一作者:居春光(1981-),男,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