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途径研究
宋军
辽宁省铁岭县素质教育学校112600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已成为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历史教师关注的重点内容。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理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前,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历史学科素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丰富,涉及到世界历史、中国历史和文化历史等。在对学生进行历史学科知识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初中阶段学生的发展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同时,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跨学科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不同学科之间进行知识的迁移与转化,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提升。此外,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变为跨学科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不同学科之间进行知识迁移和转化,让学生对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并通过跨学科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历史知识[1]。
(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初中历史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科核心素养与跨学科教学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掌握跨学科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技巧和方法。教师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过程中应结合新课改理念和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首先,教师应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其次,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单一、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最后,教师应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历史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更高的价值与意义。在初中阶段进行历史学科教学时,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通过跨学科教学方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教师还应充分利用跨学科教学法进行跨学科知识整合和知识迁移。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初中生进行跨学科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培养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学习、合作探究以及创新实践等综合能力;第二、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第三、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第四、要培养学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认识。
二、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策略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运用跨学科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认识和了解历史事件,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跨学科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合理选择跨学科教学内容
教师应合理选择跨学科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要合理设计跨学科教学内容,将历史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整合,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选择跨学科教学内容时应充分结合教材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进行整合,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相关历史知识。例如,在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时,教师可以从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角度入手,对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进行分析。教师可将经济学中的有关概念与社会学中的有关概念进行结合,以加深学生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应合理设计跨学科教学内容。例如,在讲《欧洲文明的形成》时,教师可将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在历史课中增加世界地理、历史考古等方面知识。通过跨学科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2]。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跨学科活动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跨学科活动,如探究历史、模拟历史等,使学生在活动中实现历史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我国古代科技有哪些成就?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为什么比西方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全面认识我国古代科技发展水平,还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讲《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之本》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原因是什么?各族人民如何做到民族团结统一?”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全面认识中华民族发展史,还能加深对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交流合作的认识。
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对世界有什么影响?”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情况。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历史知识和课外读物来分析“为什么明朝是我国封建王朝中寿命最长的一个朝代?从明朝灭亡原因上看有哪些启示?”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明朝灭亡原因和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发展情况,还能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中外文化交流、世界历史发展情况等方面的认识。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既能让学生学习到丰富的历史知识,也能让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教师应结合当前新课改对初中历史学科提出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挖掘历史课程资源,充分发挥跨学科教学的优势,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讲《春秋战国时期》时,教师可结合教材中的《孟尝君田文》一文进行跨学科教学。教师可先向学生讲解《孟尝君田文》中有关田文的内容,让学生对田文有一个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思考:田文为什么会被称为“战国四公子”?他身上有哪些闪光点?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阅读《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和《汉书·外戚传序》中对田文的评价,并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上对田文有何评价?通过这样的跨学科教学方法,可使学生深入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3]。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课改对初中历史课程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适应新课改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应该不断进行尝试和探索新课程标准下开展历史学科教育活动方式方法等方面问题的研究。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开展初中历史学科跨学科教育活动对学生发展、学校教育改革以及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同时还应充分发挥初中历史教师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等优势条件来开展初中历史学科跨学科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杨洁.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研究[J].求知导刊,2024,(35):20-22.
[2]王琳娜.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实践[J].文科爱好者,2024,(03):109-111.
[3]王国军.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4,(23):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