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视域下高中历史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的实践路径研究
聂飞
沈阳市第一七 0 中学 110034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项目化学习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完成具有挑战性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升综合能力。将项目化学习引入高中历史教学,为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一、项目化学习与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的契合性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
项目化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体。这与家国情怀素养培养中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内在动力的要求相契合。学生在自主探究历史问题、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家国情怀内涵,产生情感共鸣。
(二)强调实践与体验
项目化学习注重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开展项目化学习,学生可以参与历史资料收集、实地考察、角色扮演等活动,亲身体验历史情境,从而更真切地感受家国情怀,将抽象的家国情怀概念转化为具体的情感体验和行为认知。
(三)促进知识整合与迁移
项目化学习往往围绕综合性的主题展开,学生需要整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项目。在历史项目中,学生可以将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历史知识进行整合,理解家国情怀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延续与演变,并将这种认识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二、项目化学习视域下高中历史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的实践路径
(一)合理设计项目主题
1.立足教材与乡土资源:以高中历史教材为基础,挖掘其中蕴含家国情怀元素的内容,如重大历史事件、杰出历史人物等,设计项目主题。同时,结合当地乡土历史资源,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项目,如“家乡抗战历史探究”“本地历史文化名人与家国情怀”等,让学生从熟悉的事物入手,更易产生情感共鸣。
2.联系现实生活:将历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设计具有现实意义的项目主题,如“从历史看当代国家发展战略”“传统文化在家国情怀传承中的作用”等,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对现实的启示,增强学生对国家发展的关注和责任感。
(二)构建多元项目活动
1.资料收集与整理:组织学生开展历史资料收集活动,包括文献资料、图片、实物等。学生在收集过程中,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感受其中的家国情怀。例如,在“辛亥革命与家国情怀”项目中,学生通过收集辛亥革命时期的文献、报纸、信件等资料,体会革命先辈为国家独立和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精神。
2.实地考察与调研: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遗址等,直观感受历史氛围。如参观当地的革命纪念馆,了解家乡在
革命时期的贡献;调研传统村落,探究传统建筑中蕴含的家国文化元素。
通过实地考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情感体验。
3.角色扮演与历史剧创作: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历史场景,如模拟“五四运动”生的游行示威、“遵义会议”中的讨论等,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动机,感受他们的家国情怀。鼓励学生创作历史剧,将历史故事以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创作和表演过程中加深对家国情怀的理解。
4.小组合作与成果展示: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项目,学生在小组中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每个小组通过制作手抄报、撰写研究报告、制作 PPT 等形式展示项目成果,并进行班级交流分享。在合作与展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同时促进学生对家国情怀的交流与探讨。
(三)完善评价体系
1.多元化评价主体:建立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学生自评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在项目中的表现和收获;互评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教师评价则从专业角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指导和反馈。
2.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并重:不仅关注项目最终成果,更注重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能力、探究能力、情感态度等。通过记录学生在资料收集、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环节的表现,全面评价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发展情况。
3.情感态度评价:专门设置情感态度评价指标,考察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和认同程度,如是否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国家观等,引导学生重视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培养。
在项目化学习视域下培养高中历史家国情怀素养,通过合理设计项目主题、构建多元项目活动和完善评价体系等实践路径,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在今后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项目化学习的方式方法,更好地落实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的未来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17 年版 22 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2.
[2]崔允漷.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大单元教学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19(4):1.
[3]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挑战与应对[J].课程·教材·教法,215,35(6):79-86.
[4]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18.
[5]于友西.历史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