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深度融合
方龙鑫
河南油田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测试队 河南南阳 473132
一、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与挑战
1.1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党建工作不但为企业供应政治上的保证,而且还赋予企业发展以强大的精神动能。根据统计来看,国有企业里面的党员数量占职工总数量比例比较靠前,这就显示党员对于企业而言相当重要。某国企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创建来完成党员占员工比例超过 30% ,并且它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改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生产力这些事上表现突出,党建工作深入开展以后,企业就能够更好地把党的方针策略实行下去,保证企业朝着正向的方向行进。
1.2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
当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存在不少挑战,其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国有企业想获取经济效益时如何维持党建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以及群众性成了一大问题。其二国有企业推进改革进程之时,怎样保证党建工作同公司经营治理紧密结合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很多国有企业的党建和经营结合不紧密,并且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还面临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自身发展,创新党建的方式方法,提升党组织吸引力、感染力等问题,这就需要国有企业不对断进行研究和解决。
二、经营管理与党建工作的关系
2.1 经营管理与党建工作的互动关系
国有企业属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基层党建工作同经营管理相融合的程度愈深,愈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目前国有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里,企业面临竞争和内外环境的挑战,党建工作需要同经营紧密结合,形成合力。经营管理与党建工作彼此影响,不只是经济效益得到改善,企业文化创建以及职工团结度的提升也都包含在内,通过党建活动的执行,国有企业能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引领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营造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理论联系实际,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同经营管理深度融合,需要一套科学的分析模型和评价体系,通过创建起一个全面的评价体系,企业就可以更清楚地看见党建工作同经营管理的相互影响和促进,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促使企业整体业绩有所改进。
2.2 党建工作在经营管理中的定位与功能
在国有企业中,党所做的工作的定位与功能是保证国企的发展能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同时保证经营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开展,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支撑,其党建工作不仅关系到国有企业的稳定与成长,还影响着整个国家经济是否处于一个健康的运行环境中。根据《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可知,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应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的作用,保障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企业中贯彻落实。
三、国有企业党建与经营管理融合的策略
3.1 创新党建与经营管理活动的融合方式
国有企业党建与经营管理融合过程中,创新党建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结合方式十分重要,把党建活动同企业核心业务流程联系起来,就能切实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行效率和竞争力。某国有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时采用了“党员责任区”制度,把党员安排到不同的业务部门和项目组里面,保证每个关键业务环节都有党员参加并加以监督,这样做既提升了党员的责任意识,又依靠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使业务目标达成。国有企业可以采用现代管理理论,比如平衡计分卡模型,把党建目标和企业战略目标结合起来,构建起一套综合评价体系。通过设置党建活动和经营运作活动的共同指标,直观地评判党建活动给经营运作带来的贡献。在具体操作层面,国有企业可以参照国内外那些成功的公司,像华为的“狼性文化”同党建工作相结合,从而加强团队精神和执行能力,促使企业文化做到内化和外化。定时安排党员参加企业战略规划的议论和实行,让党员在企业决策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种结合方式既有益于提升党员的业务水平,又有利于加强党组织在企业内部的影响力,给国有企业党建同经营运作的融合给予有力的支持。
3.2 党建与经营管理融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国有企业党建和经营管理融合的评价体系创建过程中,重要之处在于要确立一套科学又合理的评价指标,从而把党建活动同经营管理活动的融合状况加以量化。拿平衡计分卡模型来说,可以把党建工作的成果同企业的财务表现、客户满意度、内部流程效率以及学习和成长这四个维度联系起来,进而形成起一个全面的评价体系。凭借设定一些具体的量化指标,比如员工的满意度,党组织参加决策的次数,党建活动对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所作出的贡献度等等,就能更为直观地体现出党建同经营管理融合的成效,同时采用第三方评估机构来进行定期评价,也可以保证评价结果做到客观而又公正。
3.3 增强党组织对企业决策的影响
国有企业党建与经营管理融合的实践中,党组织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加强,这是企业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关键。党组织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不仅仅表现在对企业战略的引导上,还表现在保证企业决策符合国家政策走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某国有企业在做重大投资决策的时候,党组织深入分析市场走向和企业自身情况,给出契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长远规划的建议,最后的决策结果既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又提升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水平。通过这样的实践,党组织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得以具体展现,而且给企业带来不错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四、国有企业党建与经营管理融合的政策建议
4.1 健全法律法规,为融合提供政策支撑
国有企业党建和经营管理融合的实践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是形成牢固政策根基的关键,比如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条例》,明晰党组织在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各个方面的职责和作用,从而给党组织参与企业治理给予法律依照。参照国际上公司治理的优良经验,像英国的《公司治理守则》和美国的《萨班斯 - 奥克斯利法案》,联系中国实际状况,制订出符合中国特点的国有企业党建和经营管理融合的法规体系,借助平衡计分卡之类的经营手段,把党建工作的成果纳入到企业业绩评定体系当中,保证党建工作同企业经营运作目的达成一致。
4.2 强化党组织在企业治理结构中的地位
在国有企业党建与经营管理相融合的实践过程中,加强党组织在企业治理结构中的地位,这是保证企业朝着正确方向发展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规定,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要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如某国有大型企业在内部设置党委常委会,把党组织的决策同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该企业的党委在做重大问题决策时,会事先展开深入调研并加以论证,从而保证决策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以及企业发展战略。通过“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也就是重大问题,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以及大额资金使用均需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决策的透明度与合理性得到提升,这种模式既加强了党组织在企业治理中的地位,又给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4.3 增强党员干部的经营管理能力
国有企业党建与经营管理结合时,提升党员干部经营管理能力,对于企业高效运转,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党员干部要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知识,把握市场经济规律,经过定时培训,实际操作锻炼,提高他们对市场变动的敏感性及应对能力。党员干部要有良好的决策能力,这既需要丰富管理经验,又需要深刻领会党建工作,凭借案例分析,模拟决策练习,党员干部就能更好在企业决策中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前瞻性。党员干部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比如运用大数据分析工具来预测市场趋势,为企业制定战略规划提供数据支持等,党员干部在党建与经营管理相结合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玉霞 . 国企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深度融合的策略分析 [J]. 新丝路 ,2025(9):0179-0181.
[2] 刘露 . 国有企业党建与经营管理协同机制优化路径 [J]. 区域治理 ,2025(20):0043-0045.
[3] 杨 坤 . 探 析 国 有 企 业 党 建 与 公 司 治 理 的 融 合 [J]. 塑 料 包装 ,2025,35(3):357-35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