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探究班主任德育管理的“心”路向

作者

罗巧笑

广东省江门市三埠街道办事处春华小学 529300

德育工作在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占据主导地位,加强班级德育管理不仅是班主任的职责所在,更是推动班级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今教育环境下,提升班级德育管理效能成为班主任面临的重要课题。班主任树立“心”理念,从“心”出发,对学生进行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心理辅导与疏导,是德育管理的新路向。

一、做“知心朋友”: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认知

德育认知是班级德育的基础。缺乏正确、科学的认知,学生的品德发展极易出现偏差。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对学生的认知关注应是多维度且细致入微的。不仅要留意学生的思想动态、观点倾向,还要关注他们对各类事件的意见、态度,以及对同学、朋友、老师等相关人物的评价等。这些看似琐碎的方面,实则反映了学生内心深处的认知世界,是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切入点。班主任在引导、启发、点拨学生认知时,必须坚决摒弃强迫、强制的手段。传统的“说教”“告诉”式引导方式,往往难以真正走进学生内心,甚至可能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班主任应深入学生中间,以平等、真诚的态度与学生对话交往。从学生的内心需求和兴趣点出发,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从而逐步改变和提升认知。

例如,班级里有两位同学因为一点小事发生了矛盾,互不相让,甚至影响到了班级的氛围。我在了解情况后发现,这两位同学对这件事情的认知存在很大偏差。其中一位同学认为对方是故意针对自己,所以坚决不肯道歉;另一位同学则觉得自己的做法没有错,是对方太小心眼。

我分别与这两位同学进行了谈心,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然后,引导他们换位思考,让他们站在对方的角度去重新审视这件事情。通过我的引导,两位同学逐渐冷静下来,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他们意识到,同学之间应该相互友爱、相互帮助,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破坏了珍贵的友谊。这次事件也让其他同学认识到,在处理同学关系时,要学会换位思考,以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去对待他人。

二、做“情感共情者”:班主任要触动学生的心灵

情感是学生内心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和行为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班主任作为学生情感的共情者,要敏锐感知学生的情绪变化,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与学生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纽带。

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表情、动作和语言,从细微之处捕捉学生的情感信号。当学生取得成绩时,班主任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老师的关注;当学生遭遇挫折和困难时,班主任要给予安慰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勇敢面对挑战。同时,班主任还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为他们提供一个情感宣泄的出口。

班上有一位性格内向的女生,平时很少与同学交流,总是独来独往。在一次期末检测中,她的成绩不理想,情绪变得十分低落。我发现后,并没有立刻找她谈话,而是在课间休息时,悄悄走到她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给了她一个鼓励的眼神。放学后,我把她叫到办公室,先和她聊了一些轻松的话题,如她喜欢的书籍、电影等。渐渐地,女生的情绪放松下来,我才温柔地说:“老师知道你这次没考好,心里一定很难过。但一次考试并不能代表什么,每个人都会有失误的时候。老师相信你有足够的实力,只要调整好心态,下次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女生听了我的话,眼中闪烁着泪花,她感受到了我的理解和关爱。此后,我经常关注这位女生的学习和生活,鼓励她多参与班级活动,与同学交流。在我和同学们的关心和引导下,女生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

三、做“行为引领者”:班主任要塑造学生的品格

行为是品德的外在表现,班主任作为学生行为的引领者,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学生的模仿能力强,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自身修养,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同时,班主任还要制定明确的班级规则和行为准则,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执行规则时,要做到公平公正、一视同仁,让学生感受到规则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对于学生的良好行为,班主任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强化他们的积极行为;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班主任要耐心纠正,引导他们认识错误,及时改正。

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就非常注重环保,随手关灯、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在班级里,我组织开展了“环保小卫士”活动,制定了详细的环保规则,如不随地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等。每周评选一次“环保小卫士”,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和奖励。在我的引领下,学生们积极参与环保活动,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环保习惯。有一次,学校组织校园卫生大扫除,班上的学生们主动承担起校园角落的清洁工作,不怕脏、不怕累,将校园打扫得干干净净。他们的行为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也让其他班级的学生深受感染。

总之,班主任德育管理从“心”出发,做学生认知的知心朋友、情感的共情者、行为的引领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班主任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提升自身的德育素养和管理能力,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班级立德树人的总体目标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