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数学推理意识的教学策略
邹梅霞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汀州小学 366300
新时代出台的教学改革方案中,明确指出,在提高人才的综合素养方面,要把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放在首位,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1]。然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和增强学生的推理意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只有在培养了较强的逻辑能力以后,才能使他们的思维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使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将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从而获得更多的体验。为此,小学数学老师应该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新的目的来优化教学设计。
一、培养小学生推理意识的意义
(一)提高逻辑能力
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可以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能够精确地发现问题的原因,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逻辑推理思维是培养学生对这个世界进行准确认识的一种关键技能,而在数学课程中,因为它的本质是比较抽象的,如果同学们有一个好的逻辑思维,就可以使他们的知识架构变得简单,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独立的知识系统,从而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水平。推理思维是根据实际情况,归纳出它们的内部关系和规律等,由此得出结论的一种方法,而实际的内容都是存在着某种逻辑关系的,在对他们的推理意识进行训练的时候,就会对他们所包含的逻辑规则产生一种无形的影响。
(二)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在数学的学习中,要养成一种思维方式,根据原来的数学理论,进行更深层次的证明,用一种数学方式来证明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的规律和原理,对其进行多次的重复,从而促进他们对自己所学到的数学知识的全面理解,并且能够利用逻辑应用等方式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如果让孩子们习惯于根据原有的逻辑思维来思考一个数学问题,那么他们不但可以把问题的方式弄清楚,而且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去,让数学的教育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 [2]。比如,一个同学在实际的生活中,他用 21 块钱买了三公斤的水果,他会本能地用数学的方法来算出一公斤的价格。这样,他就可以将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纪律性都发挥出来,让自己的学科素养得到提升。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推理意识的有效举措
(一)情境引导激发推理兴趣
通过情境设置,让学生们对推理感兴趣,从而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进行推理意识的训练。在进行数学推理的时候,要将事实、命题和原理进行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既定的方式得出一个结论,这个过程比较繁琐,对小学生来说比较困难,而营造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利用富有情感色彩的教学情境,加强了教学的吸引力,并将其与信息科技相融合,创造出一种视觉和听觉的融合效果,促进了他们在感知的驱使下,拥有更强烈的好奇和渴望,从而在进行数学探究的时候,能够自发地形成自己的推理意识。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根据小学生喜欢讲故事的特点,采用网上的卡通形象来进行情境教育。视频中,两个孩子去了一家商场,购买了两条跳绳,两副羽毛球拍,沙袋四个,毽子六个,当他们采购结束后拿出一百元进行结账后,找回 32 元。给孩子们看卡通片能引起他们的注意,让他们能更好地去思考问题。情境导入和问题导入,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二)呈现推理过程强化意识
对小学生进行合理的推理能力的训练,与其所蕴含的逻辑和规则有着紧密的联系,只要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固有联系有所把握,那么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加强 [4]。推理意识是通过经验规则来实现的,它包括运用类比、归纳和总结等多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学习成果,但是,因为小学时期的孩子们的思想层次一般都比较低,所以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很难培养出更深刻的领悟能力和独立地进行推理的能力。所以,这就要求老师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进行适当的指导,让他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能失去信心,既要保证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又要保证他们最后能得出正确的结果,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分析和判断,才能在学习中实现推理意识的养成 [5]。
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中,老师可以先从比较容易的整数乘法开始,例如,我们要做五组计算 10×10=? 的问题。10×20=?10×30=?10×40=?10×50=? 在给学生一些自行计算的时间后,可以问他们五个算式的答案,他们的回答是
。等所有人都做完了,老师又开始了新的问题:“谁能告诉我,这几个算式的结论是有什么规律呢?”教师让同学们给出答案,同学们按照上面的五个公式来解答:“这五个问题都是整数的乘积,都是三位数,最后两个数字都是零。”老师可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地指导:“所以,请大家认真地看一看,这个算式结果里有两个 0,那这个算式里有多少个 0 ?”这和乘数是否存在某种联系呢?让学生仔细观察,并归纳出他们的结论。”在这个时候,老师可以让同学们进行讨论,在同学们的互动和交流中,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推理,并得出最后的结果。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一些同学说道:“在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都是 0 结尾,如果算式中有两个 0,就会得到两个 0 的结果,所以我们可以证明,如果公式中有几个 0,最后的结果也会有几个0。”
结语:
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意识是一种必备的学习技能,唯有具备了较好的推理技能,才能将数学规则和已有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根据生本原则,在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推理意识,要用情境指导,激发他们的推理兴趣,展示他们的推理过程,强化他们的意识,最终不断提升学生的推理意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阳 .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推理意识的培养策略 [J]. 小学生(中旬刊),2024(10):130-132.
[2] 张宗明 . 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推理意识的培养策略 [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4(25):102-104.
[3] 陈玉秀 . 数学教学中学生推理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以“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为例 [J]. 成才之路,2024(09):73-76.
[4] 毛小宁 .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策略 [J]. 家长,2022(32):16-18.
[5] 张万霞 . 运用数学语言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以“找规律”为例 [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25):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