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建筑工程住宅地基基础及桩基础施工工艺

作者

胡志鹏

阳新县正恒建设有限公司 湖北省黄石市 435000

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中,建筑工程住宅建设质量紧密依赖于地基基础工程的稳固。地基设计、施工及质控关乎建筑安全、寿命及民众安全。随着建筑高度增加,地基工程面临荷载增大、地质复杂及施工精度提升等挑战。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复杂性凸显地基工程重要性,从深基坑支护到钢结构安装,均需精准控制以确保结构稳定,协同发展推动建筑技术进步及城市建设水平提升。

1 建筑工程住宅地基基础施工工艺

1.1 土钉墙支护技术

工程队伍需对底板钉墙施以精准细致的布置,与混凝土融合借此来牢稳基坑,此即所谓的土钉墙支护技术。此项技术的施行要以深度探究地质构造为前提,还应精准测定钻孔的深度,如此方能保障设计规划准确可行。在施工初始阶段,工程队伍得精准判定钻探作业的位置,严格依循设计规划展开施工,令所有施工程序贴合既定规范,特别是钻孔操作务必掌控到位,谨防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沉降状况,同时也要优化混凝土的喷射效能以获取最优施工成效。

1.2 换填技术

在房屋建设过程中,地基改造技术重点在于针对那些承载力不足的土层实施翻新处理,具体操作是直接移除原始低强度的表层土壤,然后运用具备较高承载力的紧实材料取代,凭借这一系列操作旨在全面提升地基土的承受能力以及稳定性,进而实现对其承载性能的有效优化。在实际施工阶段,必须紧密结合现场特有的地质条件以及建设需求来精心制定科学合理的换填方案,同时还要严格监督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从而充分保障地面基础具备足够的牢靠程度。就换填工艺而言,其在开展前期需要对地基土相关的各项性质、承重性以及湿度状况展开审慎且周全的考虑,依据考虑结果精准敲定需要处理区域的具体范围以及相应深度。而在正式启动换填工作时,第一步要做的是把不符合规格要求的底土或者不稳固的土层彻底移除干净。此后,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相匹配的合适填充物,再依照既定流程有条不紊地填进挖掘出来的坑槽之中,并且在此过程中需要同步运用有效手段逐步压实。针对待填筑的材料来说,通常要借助像振动压实设备之类的专业手段予以压实,凭借此种方式显著提高填缝材料自身的密实度,基于此,地基土的承载力以及稳定性都将得到有效提升。当压实工作全部顺利完成之后,随即展开地基承载能力测试以及密实度检验便成了切实确保地基整改效果达标的核心环节,凭借这两项重要测试也为最终建成能够符合承载要求的优质建筑物筑牢了坚实根基。

1.3 强夯处理技术

强夯方法适应处理松散砂石和轻微饱和的尘土类土壤,也适用于干燥沙土以及天然或人工填埋土壤,强夯法创新的地基加固技术能高效处理工业与建筑废物组成的填充物质。例如某个基础由部分变质砂岩与泥岩构成的项目,因工程量庞大且有深层填埋要求,挖孔桩和分层压制技术成本高昂且耗时久,这时强夯法就显示出工期短、操作便利、能加快加固活动的优势,强夯施工的义务笃定性可借助规划实施前的试验性强夯保障。具体是利用现场试验性强夯采集数据深入分析,凭借预测性细微调整初步开发计划来不断优化方案,进而保障工程质量。

1.4 抛石挤淤处理技术

当面对部分地基承载力低、土质浅薄的特殊环境时,抛石挤淤法是业内所广泛采纳的手段,主要原理是借由石块填充土间隙进而增强地基承载能力稳定地基。在运用此技术前,必须全面开展场地勘察、地面清理并细致探查土质及地下水状况,依循勘查所得结果,方能确定特定区域的抛石挤淤施工方案。正式施工过程中,首步便要除去地表杂草与障碍物,而后挖掘地表展开综合地质评估。基于探测所得,精心选用适配的石块与压实设备,再精准地在所划定施工区域铺设石块构建石层。继而使用振动压路机等专业设备对土层进行压实挤密,作用在于挤压间隔,强化土壤结构及承载力。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合适的石料品类同压实地段的选择以及合理的挤压工艺都重要,施工力度和疏密程度都需要严格管控,谨防根基坍塌以确保结构安全。

2 桩基础施工工艺

桩基础作为住宅地基基础的重要类型,根据施工方法和材料的不同,可大致分为预制桩、灌注桩和钻孔桩等类型。预制桩通常在工厂中预先制造,运至施工现场进行打桩,其优点在于质量易于控制,施工迅速,但是需要综合考虑运输和安装的难度。灌注桩是在现场通过浇筑混凝土形成的,适用于土层复杂或对桩长要求较高的工程,能够灵活调整桩长和直径,但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扰动较大。钻孔桩是通过钻孔后放置钢筋笼,再进行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桩类型,其适用于需精确控制施工过程的地质条件复杂区域,对施工机械要求较高。依据不同工程需求,还可以选择螺旋钻孔桩、振动沉桩等其他方法,以适应多样化设计要求并满足特定地质条件下的施工需求。每种桩基础的选择均需综合考虑地质条件、荷载要求和施工环境,以达到理想的工程效果。

桩基础的施工工艺与材料选择是决定基础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预制桩通常通过工厂化生产,并通过机械打入,适用于承载力要求较高且土质较好的场合。选用高强度钢筋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确保其优良的承载性能。灌注桩则在现场成孔后浇筑混凝土,适用于土层复杂、含水量高的地质条件。施工时需采用高强抗渗混凝土,以确保整体稳定性和耐久性。钻孔桩通过机械钻孔并灌注混凝土制成,适用于空间局限且精度要求高的工程。其材料选择强调耐腐蚀性能,以满足长期使用的要求。有效控制材料质量与施工精度是保证桩基础可靠性的基础。

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包括桩位偏差、桩体倾斜、混凝土缺陷以及基桩承载力不足等。为应对这些问题,应加强施工前的勘测和设计优化以减少桩位偏差,并采用先进的定位技术和设备确保桩位精准。对于桩体倾斜,应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桩机垂直度,并对不良地质条件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混凝土缺陷可选择高质量的材料和优化浇筑工艺进行预防。提高基桩承载力则需通过合理的施工工艺和现场监测来加以保障,有效提高桩基础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提升住宅的使用耐久性以及抗风险的水平。

结束语

住宅建筑施工中,地基与基础工程对结构安全、沉降调节及稳定性提升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质环境多样且施工过程复杂,所以需要合理的施工技术和精准的管理措施才能保证高质量住宅项目稳定安全,要求精选基础形式、深入地基勘察处理以及持续提升工程师专业素养,未来城市发展中的住宅建筑会更坚实稳固,对推进居住区可持续发展,保障人们生活质量以及实现建筑工程高效化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谢森 , 张博 , 卢金生 , 等 . 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加固工程施工技术 [J].价值工程 ,2024,43(36):60-62.

[2] 杨 孝 川 . 住 宅 建 筑 地 基 基 础 工 程 的 施 工 技 术 要 点 [J]. 居舍 ,2024,(28):74-77.

[3] 朱 向 科 . 住 宅 建 筑 结 构 地 基 基 础 工 程 施 工 方 法 分 析 [J]. 居舍 ,2024,(08):55-58.

[4] 李培, 何敏锐, 资鸿俊. 住宅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J].居舍 ,2023,(13):90-93+123.

[5] 蔡燕娟 . 高层住宅建筑地基基础的岩土工程勘察 [J]. 住宅与房地产 ,2018,(2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