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框架剪力墙结构综合楼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作者

丁锴

阳新县宏发建筑有限公司 湖北省黄石市 435000

引言

框架剪力墙结构凭借其良好的空间灵活性、较高的抗侧刚度和承载能力,成为综合楼建筑中广泛采用的结构形式。然而,框架剪力墙结构综合楼施工过程复杂,涉及多个专业工种和多种施工技术,施工质量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建筑的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功能。因此,深入研究框架剪力墙结构综合楼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对于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1 框架剪力墙结构综合楼施工特点

1.1 结构体系复杂

框架剪力墙结构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组成抗侧力体系,框架主要承受竖向荷载,剪力墙则承担大部分水平荷载。这种结构体系使得建筑内部空间布局更加灵活,但也增加了施工难度。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框架柱、梁与剪力墙的位置和尺寸,确保两者协同工作,同时还要处理好不同构件之间的连接节点,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1.2 施工工序繁多

框架剪力墙结构综合楼施工涉及土方开挖、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防水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多个施工工序,各工序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例如,基础施工质量直接影响主体结构的稳定性,而主体结构施工的进度又制约着后续装饰装修工程的开展。因此,需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加强各工序之间的协调与配合,确保施工过程有序进行。

2 框架剪力墙结构综合楼施工技术要点

2.1 基础工程施工

2.1.1 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前,应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和设计图纸,确定开挖方式和开挖顺序。对于大型综合楼,多采用机械开挖与人工开挖相结合的方式,先利用挖掘机进行大面积土方开挖,再由人工进行基坑边角和基底的修整。在开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开挖深度和边坡坡度,防止基坑塌方和超挖。同时,做好基坑排水措施,如设置集水井和排水沟,及时排除基坑内的积水,避免基底土受水浸泡而降低承载力。

2.1.2 基础施工

框架剪力墙结构综合楼的基础形式通常有筏板基础、箱形基础等。以筏板基础为例,施工时首先要进行垫层施工,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一般不低于 C15,浇筑后及时进行养护。垫层施工完成后,进行钢筋绑扎和模板安装。钢筋的规格、型号和间距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绑扎,钢筋连接可采用焊接、机械连接或绑扎连接等方式,确保连接质量。模板安装应牢固,拼缝严密,防止漏浆。最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避免出现冷缝。浇筑过程中,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

2.2 主体结构施工

2.2.1 高支模工程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综合楼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模板施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由于工程模板支设高度较大,需要考虑结构层高、板厚、梁截面、纵横水平杆步距、梁底主龙骨数量等因素,提前设置高支模布置方案。在材料准备完毕后,根据模板使用周期内安全性与稳定性要求,设置高大模板支撑体系。需要注意的是,工程全部部件拉杆均错开连接,并利用对接扣件连接,避免搭接。在确保每步纵横向水平杆拉通的情况下,在外侧周围从下到上竖向连续设置剪刀撑,剪刀撑纵向距离为 10.00m,横向距离为 5.00m±1.00m,与扫地杆夹角为 45°。在支撑设置完毕后,沿着主体框架轴线与边线,钉立面楞木方,并在底部锯 1~2 个 100mm×100mm 的方孔,为后期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内清扫提供支持。

2.2.2 钢筋工程

钢筋的加工和安装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钢筋进场后,应进行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加工包括调直、切断、弯曲等工序,加工后的钢筋应符合设计尺寸要求。钢筋安装时,应先进行框架柱、剪力墙钢筋的绑扎,再进行梁、板钢筋的绑扎。框架柱和剪力墙钢筋的连接应优先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以保证连接强度。梁、板钢筋的绑扎应注意钢筋的位置和间距,确保钢筋的锚固长度和搭接长度符合要求。同时,要设置足够的钢筋保护层垫块,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

2.2.3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设计强度等级和施工要求进行设计,并通过试配确定。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应严格控制,水泥应选用强度等级合适、质量稳定的品种,骨料的粒径、级配和含泥量等应符合要求。根据混凝土强度要求,在浇筑前,需要选择符合质量要求的低热化热矿硅酸盐水泥、含泥量小于 1% 的5~25mm 连续级配碎卵石、细度模数 2.5~3.2 中砂与Ⅰ级粉煤灰。根据设计砼配合比均匀拌合(控制粉煤灰掺量低于水泥用量 40% ),并利用降低拌合水温度、骨料用水冲洗、避开高温日晒天气等,最大程度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进而经泵送设备完成浇筑。梁连续浇筑,中间间隔时间小于1h,并每间隔 4~ 5min开泵 1 次,通过泵正转与反转推动 2 个冲程,避免混凝土输送管内泵凝结或离析;柱经模板侧后开门洞斜留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小于 3.50m ;板连续浇筑,浇筑方法为分层浇筑一次到顶的斜坡浇筑法,形成阶段式分层退打形式,确保混凝土上层与下层紧密结合。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 天,对于抗渗混凝土或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间应适当延长。

需要注意的是,框架剪力墙结构综合楼建筑工程主体混凝土泵送浇筑坍落度大、速度快且振捣环节横向流动产生水平推力大,正式浇筑前封堵模板宽度超出 1 mm 的缝隙,并检查上层钢筋荷载是否满足要求,避免混凝土浇筑振捣期间模板、钢筋移位。

2.3 防水工程施工

2.3.1 地下室防水

地下室防水是框架剪力墙结构综合楼防水工程的重点,常用的防水做法有卷材防水和涂料防水。在进行防水施工前,应先对地下室基层进行处理,确保基层表面平整、干燥、无油污和灰尘。卷材防水施工时,应注意卷材的铺贴方向和搭接长度,卷材与基层之间应粘贴牢固,避免出现空鼓和褶皱。涂料防水施工时,应按照规定的遍数和厚度进行涂刷,确保涂层均匀、无漏刷。同时,要做好地下室变形缝、施工缝等部位的防水处理,采用止水带、止水条等止水材料,防止地下水渗漏。

2.3.2 屋面防水

屋面防水施工应遵循“防排结合、刚柔并济”的原则。屋面基层处理完成后,先铺设保温层,保温层材料应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然后进行找平层施工,找平层应平整、光滑,坡度符合设计要求。卷材防水或涂料防水施工方法与地下室防水类似,但屋面防水还应注意女儿墙、天沟、檐口等部位的节点处理,确保防水效果。最后,在防水层上铺设保护层,防止防水层受到破坏。

结束语

框架剪力墙结构综合楼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复杂,涉及多个施工环节和多种施工工艺。只有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才能确保框架剪力墙结构综合楼的施工质量和安全。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和工艺,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推动框架剪力墙结构综合楼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伟 . 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J]. 居业 ,2024,(11):22-24.

[2] 宋建峰 . 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的实践探究 [J]. 建材发展导向 ,2024,22(21):43-45.

[3] 林 辉 . 框 架 剪 力 墙 结 构 工 程 施 工 技 术 分 析 [J]. 散 装 水泥 ,2024,(05):38-40.

[4] 丁江勇, 辜小川, 刘宇飞, 等. 浅谈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J].安装 ,2023,(S2):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