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与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的策略研究
徐惠雅
蕉岭县蓝坊镇中心幼儿园 514100
摘要:在全球化浪潮越来越汹涌澎湃的今天,文化多元性正以空前之势影响着社会各阶层。对幼儿教育领域来说,在这一大潮中如何坚持和继承本民族传统文化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根基,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价值观与审美情趣。基于此,本文分析绘本与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融合价值,探讨有效融合路径。
关键词:绘本;幼儿园;传统文化;融合
幼儿园阶段是个体认知的启蒙发展时期,这一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对于幼儿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绘本作为一种深受幼儿们喜爱的阅读方式,因其形象生动的图画和言简意赅的语言而成为传播知识和文化的高质量载体。绘本融入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不仅符合幼儿认知特点,也给传统文化教育带来新生机,开拓出具有创新性和实效性教育路径。
一、绘本与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融合价值
(一)激活文化传承新路径
在幼儿园教育情境中,借助绘本可以让古老文化符号、传统习俗穿越时空,用幼儿容易接受的形式展示出来。这一整合对传统文化传承模式进行革新,由过去单一口耳相传向多元图文交互转变,使得文化传承植根于幼儿启蒙阶段富有情趣和想象的场景中,它给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持续的生机,保证代际传递过程中文化脉络的生动和完整[1]。
(二)构筑幼儿素养培育基石
从认知层面上看,绘本中丰富的图片激发幼儿的视觉感知,诱导幼儿积极探究传统文化背后隐藏的秘密,扩大知识边界;从情感维度上看,传统文化所蕴涵的家国情怀,伦理道德等通过绘本故事巧妙感染着幼儿,让他们萌发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之情,滋养着积极的情感态度;从审美领域来看,绘本中传统艺术风格的展现。多维度影响交织在一起,从各方面巩固幼儿素养的根基,为幼儿今后的发展铺就一条扎实而又丰富多彩的路径。
二、绘本与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策略
(一)精挑细选传统文化绘本,匹配幼儿认知水平
幼儿处在认知迅速发展时期,他们的思维呈现出直观形象性特征。传统文化的内容丰富多采,如果想要通过绘本向幼儿们进行有效地传达,精心挑选与幼儿们认知水平相匹配的绘本是非常关键的。一方面应充分考虑幼儿年龄特点,低龄幼儿比较适合图画简单、文字较少、故事线索简单的绘本如《小粽子,小粽子》等,以憨态可掬的粽子图像为主线,运用浅显有趣的故事,使幼儿对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于年龄稍大的幼儿们,他们可以选择那些内容更为丰富、情节更为复杂的绘本,例如《团圆》。通过其细致的插图和故事情节,这些绘本展示春节家庭团聚的传统习俗,同时其所蕴含的深厚情感也更容易被年纪稍大的幼儿们所理解。另一方面要注意绘本中文化内涵的展现方式,应该是鲜活而又容易被幼儿所接受的,切忌隐晦地表现出来。可借鉴一些国际幼儿绘本文化传播的成功经验,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中关于情感表达的精巧展示,吸取其运用幼儿易于理解的方法来表现深刻内涵,精选能够把传统文化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幼儿面前的绘本。
(二)设计趣味绘本教学活动,渗透传统文化元素
就幼儿园教育而言,教学活动就是一种重要的知识传递方式。在趣味绘本教学活动设计中巧妙地渗透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大大提高幼儿对于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可以多维度地设计活动、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如《大闹天宫》绘本的解读、角色扮演游戏的设置、幼儿单独饰演孙悟空等、玉皇大帝这类人物,他们在对人物进行摹写的同时,深刻地领悟故事中包含的传统文化,比如传统神话里人物形象的特征、等级观念[2]。再者,也可以与艺术创作活动相结合,依托《青花瓷》绘本,指导幼儿们绘制青花瓷图案,认识青花瓷这门传统工艺所具有的特殊魅力,其中包括它的颜色,纹样等要素。同时,通过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例如制作与绘本有关的动画视频,可以动态展示绘本中的故事,增强视觉效果,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容。
(三)开展家园绘本共读活动,深化传统文化认知
家庭作为幼儿教育中重要的伙伴,家园绘本共读活动可以进一步加深幼儿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幼儿园首先可以通过组织家长讲座等方式向家长们宣传传统文化绘本阅读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意义和如何开展有效亲子共读,如引导父母阅读时进行开放性提问,引导幼儿对绘本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反思。创建一个家园共读的资源库,为家长们提供一系列丰富的传统文化绘本推荐,并会定期进行更新。在这些推荐清单中,明确标注适合不同年龄段的绘本以及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与此同时,还举办线上与线下亲子共读分享活动,在线下分享活动中,父母与幼儿一起展示阅读成果比如表演绘本故事,交流阅读心得等等;线上以班级群为平台,让家长们共享亲子共读图片,视频并交流共读时的心得与疑问。通过这类活动,提高家长的参与程度,形成家园教育的合力,使幼儿们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解,同时也受到家庭、幼儿园等各方面的共同作用。
(四)创设绘本主题文化环境,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环境这一隐性教育资源对于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营造绘本主题文化环境可以给幼儿们创造一种浓郁而身临其境的传统文化氛围。幼儿园公共区域比如宽敞走廊,空旷大厅等都可以布置以绘本为主题的大文化墙。文化墙是以广受喜爱的传统文化绘本为基础,精心设计大量的故事场景,比如以《嫦娥奔月》绘本为基础,绘制嫦娥飘向月宫的场景、玉兔捣药等精致的画面,旁边还配有简明扼要的文字描述,包括故事的背景、涉及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相关习俗等,使幼儿每天穿梭在走廊、大厅中,就会很自然的接触和认识传统文化。在班级教室里,注重绘本阅读角的创设,既展示丰富多采的传统文化绘本又能巧妙地安排绘本有关手工作品。另外充分利用幼儿园户外空间建立传统文化体验区。借助绘本中的内容,例如《传统建筑之美》,使用环保材料构建一些简单的传统建筑模型,例如四合院和徽派建筑,这样可以让幼儿们直接进入这些建筑模型进行触摸和体验、观察传统建筑之构造,体会它特有之空间布局,建筑装饰特色如四合院对称布局和徽派建筑马头墙。通过室内和室外全方位,多层次地创设环境,使幼儿始终沉醉于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中,不自觉地接受陶冶和教育,并逐步积淀起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三、结语
在文化多元碰撞时代语境中,将绘本融入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种整合开辟传统文化传承的新途径,将文化认同之种子撒播于幼儿心田,为幼儿综合素养培育发挥着奠基作用。借助多元融合策略可以激活教育活力,让传统文化为幼儿教育注入新活力。它既丰富幼儿教育内容,又守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根基,筑牢培养既具有文化自信又具有全球视野未来人才的基础,有助于新时期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成槿怡.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与幼儿园绘本课程的融合探究[J].教育界,2025,(03):107-109.
[2]牛方颖.借助传统文化绘本,培养幼儿归属感[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5,(03):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