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方法研究

作者

丁锴

阳新县宏发建筑有限公司 湖北省黄石市 435000

引言

建筑施工具有工期长、人员流动性大、现场环境复杂等特点,是安全事故的集中发生领域,平均每年因建筑施工导致的人员伤亡可达千人,直接经济损失约百亿元,这不仅会影响行业发展,还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然而,很多施工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安全意识有待加强,在施工期间多凭借自身经验,使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居高不下。因此,进一步研究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建筑工程安全监督与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国家各种建筑工程法律、地方性法规的相继出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和工程监理制度的不断推动发展,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国家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各地也大力推动开展“建筑安全生产年”“建筑安全生产月”“建筑安全生产周”等活动,重点抓建筑安全生产。(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危大工程包括:基坑工程、模板工程及支撑系统、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脚手架工程、拆除工程、暗挖工程。针对危大工程,按照目前建筑工程的飞速发展模式,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安全监管意识,因此相应的管理工作水平也难以提高,这就需要有效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工作。(2)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是建筑工程安全监督与管理的核心内容。为了尽可能避免经济损失,必须建立健全风险分级管控以及隐患排查治理双重机制,施工技术需要不断优化,施工流程需要不断完善,建设设备以及施工手段需要不断引进与创新。(3)建筑工程的进度和质量相辅相成。从源头上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可以大大降低建设过程中的费用支出,有效控制建设施工成本。从而在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减少各种重新返工的现象,降低建筑工程后期维护保养费用。

2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方法

2.1 加强前期安全培训和日常安全巡检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作业落实前,加强安全培训是提升施工人员安全认知的重要举措。在施工现场必须严格检查施工人员是否经过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经过培训的人员能真正了解施工阶段可能遇到的风险,并提前掌握应对举措。安全员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积极组织施工人员共同学习安全知识,教授其一些安全操作技巧,并引导其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施工操作,特别是在一些危险性较高的作业环节,如机械作业、高空作业等,灵活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在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前,安全员要组织开展技能考核工作,并核对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针对已经接受过培训的施工人员,评估其在安全领域掌握的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保证进入现场的人员熟知安全知识,且安全意识较强。此外,管理层也要做好本职工作,在施工现场利用广播、海报等形式,向施工人员宣传安全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其安全意识。要想打造安全的施工现场环境,日常安全巡检工作至关重要。施工单位应围绕现场工序,全面建立巡检标准,其应涵盖整体施工区域,结合施工步骤,根据作业中的风险情况,对不同的风险点进行级别划分,以便巡检人员据此调整巡检次数。安全员在巡检过程中,若遇到风险问题,就必须进行细致记录,并在完成巡检工作后编写报告,统计、整合巡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再通过共享渠道将报告提交给相关管理人员。针对巡检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安全员需要密切跟踪改进举措的落实情况,关注其中安全隐患的变化趋势。如果风险情况较为严重,安全员应立即将情况上报给上级领导,并暂停相关作业,以避免事故发生。

2.2 强化现场监督与检查力度,做好安全检查记录

为确保监督管理策略的有效执行,应加大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监督检查力度,并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结合严格的绩效评估,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并采用高科技监控手段,实现全天候监管,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提升现场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施工顺利进行。首先,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来挑选合适的检测方式并增强日程的安全监控管理强度,同时提升员工对于日常安全管控任务的关注度。接下来,必须把注意力放在关键性的建设步骤上加强安全防护布置。所有参与者都应遵循建筑项目的具体规范行事,保证安全预防策略得到有效的执行。此外,要高度重视各种参考资料的搜集整理,确保护理和使用符合项目要求的物资。严格依照施工的标准流程去检验装备和材料,避免因不符合标准的设备或材料导致的问题发生。最后,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其安全监督管理与其现场的施工管理有直接联系,施工现场的安全日常监督管理要建立相关的记录,做好施工中的日常记录,通过对工程施工安全检查进行记录可提高检查工程项目的效果,在施工安全及设备有异常情况发生时,施工记录可帮助管理人员更好地找出施工中具体负责的人员,从而对事故更好地解决。在工程项目完成时,施工记录也是施工质量评定标准的重要依据。

2.3 推广信息化监督管理技术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构建智能化监管平台,实现对施工现场的远程监控与数据分析,提高隐患发现与处理的效率,推动施工安全监管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另外,强化施工单位、监理方及监管部门间的协同作业,通过定期联席会议与即时通讯工具,提升隐患响应速度与处理效率,形成监管合力。大型项目可以集成BIM 技术,帮助安全监理,通过构建 3DBIM 模型,直观地展示监理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同时对隐患展开数字化分析,充分保障监督体制的科学性。此外,建设方需要清晰定义其内部的安全监察部门职责范畴,防止因任务责任含糊、边界不明朗、遇到问题互相回避、重复监督和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发生。

2.4 做好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面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安全事件,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是应对风险的关键。安全管理部门在这一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要以全面的视角检查施工现场,充分评估其中的风险因素,找出发生概率较高的风险情况,如人为操作失误等。基于对风险的全面评估和深入分析,安全管理部门需要制定周密、详细的应急方案。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各级人员能够保持顺畅的联系,及时获取和传递重要信息,施工现场需要配备性能优良的通信设备,利用无线通信手段,确保施工环节的紧急指令能够快速传达。为保证信息在紧急情况下能于规范时间内公布,还要在现场设立声音广播系统,并选择比较显眼的区域安装电子信息屏。

结束语

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是整个施工项目的重中之重。只有开展科学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才能使建筑施工单位持续健康发展。为此,建筑施工单位要想在建筑行业立足,就必须高度重视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引进现代化的技术和思维,革新安全监督管理模式,提高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屹航 , 耿杰 , 张肖 , 等 .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措施分析 [J].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24,46(03):195.

[2] 黄莉 .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探讨 [J]. 建材发展导向 ,2024,22(08):97-99.

[3] 范协永 . 建筑房建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研究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2024,(04):44-46.

[4] 徐雪芬 .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 [J]. 居舍 ,2023,(34):14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