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作者

肖丽清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省长沙市

引言:

数字化时代下,电子商务平台逐渐成为国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企业对电商专业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其中,职业教育作为培育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结合作为职业院校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且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3+1+ζ ”能力和“T”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向职业教育,课题基于三螺旋理论围绕实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以此有效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产业发展需要。

1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校企研联合培养人才的职业教育重要性

三螺旋理论认为,大学、企业和政府是促进创新的主导因素,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实践中,高职学校作为知识提供者和人才培育者,学生在此开展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以及综合素质提升;企业作为技术需求者和用户,可为学生提供实习空间和工作现场体验,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及课程设置;而政府作为政策制定者和协调者,通过对相关政策法律的制定,指引并扶助校企合作,为其营造良好政策和社会环境。利用三螺旋理论可明晰利益主体的功能,使之协同作用,实现校企合作的高效、优质发展。

2 依托三螺旋理论的职业教育中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

2.1 充分发挥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桥梁作用

政府应针对电商专业产学研合作的实际需要,出台针对性、实效性的电商专业政策措施。如出台政策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给予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企业减免税费、财政补贴等;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规范和标准,明确其权责,保证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把电子商务企业的参与程度、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考核评价指标,促进职业院校不断提高办学质量、持续提升培养质量。通过构建区域性的校企合作服务平台,将区域内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企业、科研机构等有机地整合起来,为电子商务企业与职业院校之间的合作提供信息服务、项目对接服务、技术研发服务等。如建立校企合作信息库,及时发布电子商务企业的用工和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状况等信息,实现两者信息对称;通过校企合作项目洽谈会、产学研合作论坛等活动,给职业院校和电子商务企业双方提供合作交流机会,促进校企合作实际项目的落地和实施。政府要通过多种途径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开展积极的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对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可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进行校企合作的成功典型和经验进行宣传和推广,展现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产业发展上的积极作用,要通过评选活动,进行校企合作优秀单位和个人的奖励表彰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激发电子商务企业、职业院校主动参与校企合作的激情和积极性。

2.2 积极展现高等职业学校在与电子商务企业合作中的主导作用

高职院校应基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和市场变化调整优化设置专业,加强专业建设,例如深入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电商专业发展动向,电子商务企业所需人才,根据学校独特的优势和特色设置新兴专业和紧缺专业;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将电商专业的先进技术、工艺、标准融入课程教学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高职院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建设专业,邀请电子商务企业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参与课程开发,教材编写等工作,实现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电子商务企业的人才需求对接。“双师型”教师队伍作为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高职院校强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多种方式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例如支持教师到电子商务企业实践锻炼,了解电子商务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及技术发展趋势、积累实际工作经验;聘请电子商务企业的技术专家、技师等担任兼职教师,丰富教师队伍,把电子商务企业的生产实践经验和技术技能经验传授给学生;对教师进行培训、教学研讨等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同时高职院校建立健全“双师型”师资评价机制,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和电子商务企业实践经历纳入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激励教师积极参加到电子商务企业实践教学中,并开展教学改革研究。

2.3 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在与学校合作中展现主动性

从本质角度来看,电子商务企业作为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中的关键,电子商务企业应该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明确电子商务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应尽的社会责任,积极主动参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将人才培养上升到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如电子商务企业与高职院校建立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和就业岗位;电子商务企业派员到学校参加教学活动,给学生授课、举行讲座、介绍电子商务企业的历史和发展、电子商务企业文化以及技术创新成果等,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和认同电子商务企业。此外,电子商务企业参与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形式还有很多,不仅仅是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和就业岗位,还可与高职院校进行科研项目、技术研发、课程开发合作。电子商务企业可和高职院校共同搭建联合实验室、研发中心等平台,以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也可与高职院校合作开发校本教材和在线课程,在教学中体现电子商务企业的案例和经验;可设立电子商务企业奖学金、电子商务企业助学金,奖励和支持优秀生和困难生。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明确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式人才实践育人机制中政府、高职院校与电子商务企业在人才培养中所扮演的角色与承担的责任,即三螺旋理论的职业院校与电子商务企业联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明晰了职业院校三螺旋与基于“3+1+2”能力建构体系所培养的人才特点与规格,实现人才培养“T”型能力目标定位;通过构建以“T”型能力目标内涵与培养目标实现路径研究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人才培育体制机制,为构建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条件平台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与职业教育学生“T”型人才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持与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 张志斌 . 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下高职生双创能力培养研究 [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22(02):99-101.

[2] 杜熙垚 . 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主体体系分析——评《职业教育要义》[J]. 新闻爱好者 ,2020,(03):113-114.

课题项目:校级课题,名称:基于三螺旋理论的职业教育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研究,编号:KY2025YBKT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