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思政元素挖掘与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闫艳

河北省邯郸市第七中学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深入推进,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成为教育目标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物理学科蕴含丰富思政资源,如何挖掘这些元素并融入日常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要途径。分析高中物理教学中思政元素融入存在问题,探索有效挖掘策略与渗透方法,旨在推动物理教学由单纯知识传授向价值引领与能力培养转变,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提供参考。

一、高中物理教学中思政元素融入现状调查

高中物理教学中思政元素融入现状呈现多样化特点,然而存在诸多亟待解决问题,部分教师对物理学科思政价值认识不足,往往将教学重点局限于物理概念公式讲解,忽视蕴含其中思政教育机会。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采用传统知识讲授模式,很少主动挖掘教材中隐含思政元素,导致思政教育与物理知识传授两张皮现象普遍存在。即使部分教师尝试融入思政元素,方式也较为单一多局限于对科学家事迹简单介绍,缺乏深度挖掘与系统设计无法形成有效育人合力,教学评价体系仍以知识掌握程度为主要标准,缺乏对思政元素融入效果评估机制,使教师缺少融入思政元素动力与方向指引。从学生角度看,他们普遍认为物理学习就是掌握知识点与解题技巧,对物理学科育人价值认识不足,缺乏从物理学习中汲取思想滋养意识,导致思政元素即使被引入也难以产生实质性育人效果。

物理教材资源建设方面同样存在问题,现有教材虽然包含一定思政素材但呈现方式较为碎片化,缺乏系统性安排与明确指引,教师难以把握思政教育切入点。配套教学资源如教师用书、课件等对思政元素挖掘指导不足,未能为教师提供充分支持,校本课程建设中思政元素与物理学科融合课程相对缺乏,难以形成体系化育人格局。物理实验教学环节思政元素融入更为薄弱,多数实验设计聚焦验证物理规律,忽视科学方法论与科学精神培养,跨学科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物理与思想政治、历史等学科缺乏有效合作,无法形成育人合力。信息技术支持不足也制约思政元素有效融入,多媒体资源建设滞后难以满足思政元素形象化呈现需求,高中物理教学中思政元素融入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认识不足、融入浅表等问题,亟需探索更加科学有效融入策略与方法。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思政元素挖掘策略构建

高中物理教学中思政元素挖掘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策略体系,应从物理学科发展历史脉络中挖掘思政元素,物理学发展史是科学家不断探索真理历程,蕴含着丰富思政价值。教师应该围绕重大物理发现与理论突破,展现科学家勇于质疑、追求真理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科学观与价值观,例如学习牛顿力学时结合牛顿生平介绍其专注探究、勇于创新品质,学习电磁学时通过法拉第、麦克斯韦等科学家故事,展现科学家严谨求实作风与无私奉献精神。物理学重大发现背后往往隐含着科学家克服困难、持续探索精神,教师应当通过讲述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过程,培养学生迎难而上、坚持不懈品质。物理学发展中充满争鸣与合作,教师借此引导学生形成开放包容、协作共赢意识,培养健全人格与正确交往观念。

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描述第三节“位置变化快慢描述——速度”教学中,思政元素挖掘从中国高铁发展脉络入手,教师在课前设计中国高铁速度变迁导入环节,通过展示我国高铁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引领世界历程,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课堂中引导学生思考速度概念提出背景,揭示人类对运动认识不断深入过程,体现科学认知规律从感性到理性发展,还应该结合复兴号创造世界铁路商业运营最高速度记录案例,引导学生认识物理学科知识对国家发展重要支撑作用。实验环节通过小车匀速运动实验,引导学生体会科学精确测量重要性培养严谨求实科学态度,这种思政元素挖掘既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又自然渗透价值引领避免生硬说教,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

三、高中物理教学中思政元素渗透方法优化

高中物理教学中思政元素渗透方法需要突破传统灌输模式,探索多样化教学路径,情境创设法能将抽象物理概念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场景中感受物理规律与思政价值共存。探究体验法则注重学生主体参与,通过设计探究任务引导学生在亲身实践中体验科学精神与思想价值,案例引领法选取物理学史上经典案例或前沿科技应用实例,通过深入分析案例背后科学家精神品质或科技发展意义,实现价值引领。多媒体辅助法借助视频、动画等直观呈现物理现象与思政元素关联,增强教学吸引力,跨学科融合法则打破学科壁垒,将物理知识与历史、地理等学科内容有机整合构建思政大格局。

在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第一节“重力与弹力”教学中,思政元素渗透采用情境创设与探究体验相结合方法,课堂伊始教师创设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情境。播放短片展示探测器从月面起飞返回地球过程,提问:“探测器为何能克服月球引力返回地球”,引发学生思考并自然引入重力概念,在此过程中渗透中国航天精神。随后设计探索物体受力情况探究活动将全班分组,每组学生手持不同物体(如篮球、气球等),讨论物体受何种力作用及如何验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既加深对重力与弹力理解又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重力加速度讲解环节引入不同星球上宇航员行走姿态比较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重力大小与宇宙探索关系激发探索未知勇气,弹力讲解中结合港珠澳大桥抗震减震设案例,介绍桥梁如何利用弹性元件抵抗自然灾害,渗透中国工程师攻坚克难精神。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通过对高中物理教学中思政元素融入现状调查与分析,发现目前存在思政意识薄弱、融入方式单一、评价机制缺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构建了思政元素挖掘策略,包括从物理学科发展历史脉络中挖掘爱国情怀与科学精神,从物理知识与社会发展联系中挖掘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探索了思政元素渗透方法如创设情境教学、开展探究活动等,表明基于核心素养理念合理挖掘并科学渗透思政元素,能够实现物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促进学生德智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郝奎 , 杨亚舒 , 蒋秋萍 , 等 . 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课程思政实施策略探究 [J]. 湖南中学物理 , 2023(4):84-87.

[2] 谢志华 . 探究课程思政与核心素养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融合——以”静摩擦力”为例[J]. 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 2023:32-33.

[3] 刘蕾 .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思政跨学科教学实践案例与评价研究[J]. 2024.

本文系邯郸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教学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3YB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