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体育与健康跨学科整合的教学策略探索
宋玉婷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逸夫小学
引言
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宏观角度来看,小学体育跨学科教学是可以用来促进学科核心素养教育落到实处的必要手段,它对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教师可以将小学体育与多个学科内容建立关联与衔接,从而为学生搭建起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小学体育跨学科主题教育系统,进一步为学生设计基于共同要素的小学体育跨学科活动,这样才能推动小学体育教学从零散化逐步地向整合化转变,从而有效地增强小学体育跨学科教学的实践属性与综合特性,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持续提升。
一、小学体育与美术学科的跨学科学习
在小学教育阶段,体育与美术这两门学科看似分属于不同的领域,实则二者是紧密相连的关系,教师将二者融合开展跨学科教学,不但有助于学生从多个维度去认真地理解身体运动与艺术表达的关系,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育动作的原理,使学生能有效地打破学科界限,以充分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以人教版教材《认识身体》为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可以先组织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之后再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拉伸、跳跃等动作,使学生可以亲身地感受到身体各部位的运动状态。随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美术内容,引导学生以刚才的运动场景为蓝本进行绘画创作。如学生可以画自己在做拉伸动作时身体的形态或者是跳跃瞬间的姿态。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为学生讲解人体结构在运动中的变化情况,如手臂伸展时肌肉的拉伸、腿部弯曲时关节的角度等美术知识。在学生完成创作后,教师可以安排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互相分享自己对身体运动与美术表现的理解程度,以有效地实现体育与美术学科的有机融合[1]。
二、小学体育与道法学科的跨学科学习
体育与道法学科的跨学科教学,不但能将体育活动中的拼搏精神、团队协作与道法课程中的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还能是学生在参与体育竞赛和团队活动的过程中,切实地体会到公平竞争、尊重对手、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这些正是道法学科所倡导的价值观,如此一来,也才能让学生将抽象的道德观念在体育实践中具象化,不断地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塑造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
教师在教学人教版教材《我国运动员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取得的辉煌成绩》的时候,就可以在体育课堂上组织学生参与到小型的体育竞赛中,如接力赛跑、拔河比赛等。在比赛过程中,教师要格外的为学生强调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的重要性,从而引导学生在运动中做到尊重对手和裁判。
在比赛结束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道法课程的内容,详细地为学生讲述我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拼搏故事,如中国女排在赛场上的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最终夺得冠军的事迹。同时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运动员们在赛场上展现的精神与我们在日常体育活动中遵守的规则、秉持的态度有何联系,这样就能将体育实践与道法教育相结合,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三、小学体育与音乐学科的跨学科学习
音乐学科的节奏、旋律可以为体育活动增添更多的活力,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运动节奏,从而全面地提升学生运动的表现力;而体育活动不但能让学生在身体律动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还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以及艺术审美能力。
以人教版教材《韵律活动和舞蹈》为例,教师在实施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就能先为学生播放一段节奏明快的音乐,引导学生认真地倾听音乐的节奏,从而充分地感受音乐旋律的强弱与快慢变化情况。然后教师可以根据音乐节奏为学生设计相应的体育韵律动作,如简单的拍手、跺脚、跳跃等,从而让学生可以自主地跟随音乐进行练习 [2]。
在学生熟悉基本动作后,教师还能逐步地加入更多的舞蹈元素,如手臂的摆动、身体的旋转等,从而使动作可以更加优美且富有表现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充分地掌握韵律活动和舞蹈的技巧,还能在音乐与体育的融合中全面地提升自身的节奏感和艺术修养,从而实现体育与音乐学科的协同育人。
结束语: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组织开展跨学科主题活动,是教师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切实手段,对此教师可以巧妙地为学生设计多元化的跨学科活动,把体育教学与美术、道法和音乐深度融合,如此才能够全方位地增强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而推动学生在体育方面实现全面发展,为学生今后的成长打下稳固的根基。
参考文献:
[1] 马慧芸 .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健康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研究 [D]. 上海师范大学 , 2025.
[2] 施李国 . 小学体育跨学科教学课堂实践 [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5, 6 (08): 51-53. DOI:10.20155/j.cnki.issn2096-8485.2025.08.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