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三维建模精度优化研究

作者

孙浩 鲁爽

临沂安测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引言

随着遥感技术和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倾斜摄影已成为三维建模的重要技术手段。无人机搭载摄影设备,从多个角度获取影像数据,这些数据可通过图像匹配和计算机视觉技术生成高精度的三维模型,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地形测绘、建筑建模和考古保护等领域。然而,尽管无人机倾斜摄影已取得显著成果,建模精度仍面临诸多挑战。影响精度的因素不仅包括飞行高度、相机分辨率、影像重叠度等,还涉及数据处理误差、地面控制点选择和影像匹配算法等问题。如何优化三维建模精度,提升数据可靠性,成为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发展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影响建模精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提升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三维建模精度。

一、无人机倾斜摄影的原理与特点

无人机倾斜摄影是一种通过无人机平台携带数码相机拍摄地面目标的遥感技术。与传统的正射影像不同,倾斜摄影通过改变相机与地面的拍摄角度,能够获取多个视角的影像数据。这些影像数据不仅能够获取地面正射影像,还能够提供对建筑物立面、屋顶等结构的立体观测,具有较强的空间表现力。通过对这些多视角影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可以获得高精度的三维模型。相比于传统的地面测量和航拍技术,无人机倾斜摄影具有灵活、高效、成本低等优势,能够快速采集大范围的高分辨率影像,特别适用于复杂地形或人类无法轻易进入的区域。

然而,尽管无人机倾斜摄影具有显著的优点,但在三维建模过程中仍然面临许多挑战。首先,无人机拍摄时,由于飞行高度的限制,地面信息的采集精度受到影响。其次,影像的重叠度、拍摄角度和飞行轨迹等因素也会影响影像匹配的质量,进而影响三维建模的精度。此外,倾斜摄影的图像匹配算法在处理复杂场景时可能出现匹配误差,导致三维重建的精度下降。因此,如何优化影像数据的处理过程,提升建模精度,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二、影响三维建模精度的主要因素

1. 飞行高度与重叠度

飞行高度是影响三维建模精度的关键因素之一。飞行高度过高会导致影像分辨率降低,细节信息难以提取,进而影响建模精度。反之,飞行高度过低则可能导致拍摄范围过小,影像的覆盖区域不足。合理的飞行高度能够确保影像的分辨率和覆盖范围达到最佳平衡。与此同时,影像重叠度也是影响建模精度的重要因素。较高的重叠度能够提高图像匹配的准确性,减少影像失配的概率,进而提高三维建模的精度。通常,较高的重叠度(如 70% 以上)可以有效减少误差的积累。

2. 拍摄角度与相机参数

拍摄角度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获取影像数据的立体性。倾斜摄影中,相机的拍摄角度通常包括水平和倾斜角度。相机倾斜角度过大可能会导致部分区域影像的畸变,影响三维重建的精度。因此,合理的拍摄角度是确保影像数据质量的关键。此外,相机的焦距、光圈、快门速度等参数对影像的清晰度和曝光度有重要影响,不同的相机设置会导致图像质量差异,从而影响后期的影像处理与三维建模精度。

3. 地面控制点的选择与分布

地面控制点是三维建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参考点,其精度直接决定了最终模型的准确性。合理选择和布设地面控制点是优化建模精度的重要措施。通常,地面控制点的分布应覆盖整个建模区域,并且控制点的精度应符合建模精度的要求。地面控制点的数量和分布密度决定了三维建模的精度,过少的控制点或分布不均可能导致建模误差的累积,影响建模结果。

三、三维建模精度优化策略

为了提高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三维建模精度,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优化。首先,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飞行高度和重叠度设置,以确保影像的分辨率和覆盖范围达到最佳平衡。针对不同场景,飞行高度和重叠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避免因过高或过低的设置导致影像模糊或覆盖不足。其次,合理设置相机的拍摄角度,避免过大或过小的倾斜角度,确保获得清晰、无畸变的影像。适当的拍摄角度不仅有助于提高影像的质量,还能增加图像间的重叠区域,从而提高后续图像匹配的准确性。

此外,通过优化影像匹配算法,提高图像之间的匹配精度,减少匹配误差,是提升建模精度的关键步骤。采用先进的图像匹配算法,如基于特征点的匹配或深度学习算法,可以有效减少由于纹理变化、光照影响或影像畸变造成的误差,从而提高三维模型的精确度。在地面控制点的布设方面,应确保其分布的均匀性和控制点的高精度,尤其是在大范围区域的建模中,可以通过增加控制点数量和密度来进一步提高建模精度。合理布设的控制点有助于优化整体模型的几何精度,并有效减少模型的误差积累。通过综合优化这些因素,可以有效提升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三维建模精度,从而在实际应用中获得更可靠、更

精确的三维地理信息数据。

四、实验与结果分析

为了验证所提出的精度优化策略,本文通过实地实验对不同飞行高度、重叠度设置、拍摄角度等因素对三维建模精度的影响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合理的飞行高度和重叠度设置下,模型的精度得到了显著提高。具体而言,适当的飞行高度能够确保影像数据的分辨率足够高,同时保证了覆盖范围的广泛性,有效提升了模型的细节表现。重叠度的提高也增强了影像匹配的精度,减少了因视角差异导致的误差。在此基础上,拍摄角度的优化也有效减少了影像畸变,提升了三维重建的精度。通过优化地面控制点的布设,尤其是在较大范围区域内,增加了控制点的数量和密度,建模精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尤其在复杂地形或建筑物立面建模中,优化策略展现了明显的优势。实验结果验证了优化策略的有效性,表明在多因素协同优化的条件下,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三维建模精度能够获得显著提升。

五、结论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三维建模精度受飞行高度、重叠度、拍摄角度及地面控制点等因素影响。通过优化这些因素,可以显著提高建模精度并减少误差积累。本文提出的优化策略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随着无人机技术和图像处理算法的进步,三维建模精度将进一步提高,支持城市规划、建筑建模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精准数据需求。

参考文献

[1] 徐景明 . 无人机实景三维建模技术在矿山智能测绘与规划应用分析[J]. 世界有色金属 ,2024,(22):153-155.

[2] 金佳栋 , 仪然 . 基于三维激光扫描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多测合一 作 业 模 式 [J]. 北 京 测 绘 ,2024,38(11):1575-1579.DOI:10.19580/j.cnki.1007-3000.2024.11.011.

[3] 张金平 , 王松 , 程小勇 , 等 . 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的高速公路危 岩 体 稳 定 性 评 价 [J]. 路 基 工 程 ,2025,(02):161-166.DOI:10.13379/j.issn.1003-8825.2023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