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互联网时代公安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探析

作者

孙汇森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00

引言

互联网时代,信息安全与国家安全紧密交织,公安院校学生的思想素质、安全意识直接关系到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成效。加强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可以维护网络空间安全,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并增强其使命担当与社会责任感,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公安院校应积极整合优质数字化资源,利用云计算技术,搭建在线共享平台,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推荐内容。

一、互联网时代加强公安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意义

(一)提高职业素养与加强道德操守

互联网时代丰富了国家安全的内涵,公安院校加强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可以顺应时代的发展节奏,突出互联网的时代特征,以网络安全为线索,贯穿整个国家安全布局,积极融入计算机取证、大数据分析等内容,使学生学会运用现代科技工具进行案件侦破,提高办案效率。模拟演练是国家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院校可以积极构建网络攻防对抗场景、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平台等,锻炼学生快速反应、协调各方资源的能力。公安工作涉及大量国家秘密、个人隐私信息,安全教育强调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可以教导学生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养成良好的保密习惯,在日常办公、执行任务中时刻遵守保密要求,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在撰写案件报告、整理卷宗材料时,力求准确无误,将严谨细致工作作风,贯穿于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公安院校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可以为学生讲述我国历史上抵御外敌入侵的英勇事迹,当代楷模捍卫国家利益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政治敏锐力和鉴别力,筑牢忠诚警魂 [1]。

(二)维护网络空间安全

互联网时代加强学生国家安全教育,可以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网络并非法外之地,促使学生主动提升自身的政治鉴别力,自觉抵御不良思想,在日常网络行为中时刻保持警惕,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迅速识别网络上歪曲历史、抹黑英雄的言论,并进行有力驳斥与纠正,防止错误观念蔓延扩散。当前网络犯罪手段层出不穷且日益智能化、隐蔽化,公安院校学生作为即将投身警务实践的新生力量,通过国家安全教育可以掌握扎实的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和精湛的侦查手段,积极学习密码学原理、入侵检测方法等内容,通过实践演练积累丰富的经验,促使学生在未来面对真实网络犯罪场景时,进一步迅速准确定位问题根源,采取有效的处置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程度。公安院校积极开展国家安全教育,可以促使学生了解全球网络治理体系的演变趋势、国家在网络安全领域的顶层设计,进而培养学生的大局观,为国家在全球网络安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在参与国际网络犯罪联合侦办工作中,可以有效维护我国企业和公民在海外的合法权益,展现中国警察的担当精神 [2]。

二、互联网时代公安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的策略

(一)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互联网时代,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且复杂多变,随着信息泄露、网络黑客等热点问题的频发,网络安全日益凸显,在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中,公安院校应积极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按照不同学科领域、知识模块,对学生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公安院校应设置资源浏览下载区、互动交流区等模块;互动交流区可以促进师生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和经验交流,资料模块将国内外国家安全的最新政策法规、典型案例分析等资料融入其中,并包含文字、音频等多种形式,积极组织专业技术团队对现有的教材进行全面审视优化,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互通共享彼此的特色资源。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中,还应严格审核内容,确保资源的导向正确,坚决杜绝任何歪曲事实、诋毁国家形象的错误言论,并参照学术论文的评价标准,避免抄袭剽窃行为的发生,注重保护知识产权。公安院校还应借助云计算技术,搭建在校共享平台,方便师生随时随地地使用资源库存的内容,安排专人负责资源的更新与维护,并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推送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内容。

(二)开展线上互动教学

互联网时代公安院校,应积极构建完善的线上教学平台,打造集课程直播、在线讨论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教学平台,确保平台界面简洁友好,操作方便快捷,积极鼓励教师通过直播平台进行远程授课,打破时空限制,使学生使更多学生有机会参与到课程中来,直播过程中设置问答环节,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做客直播间,分享其经验和见解苦干学生的事迹啊。公安院校应组建专业的技术团队,负责平台建设运行与维护工作,定期对平台进行升级优化、修复漏洞补丁,加强对教师、学生的技术培训,促使其提高平台功能的熟练程度和使用技巧。在线上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在线论坛、社交群组等工具围绕某一热点话题展开讨论,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安全典型案例作为教学素材,采用多媒体形式展示案例细节,引导学生逐步剖析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组织学生讨论案例中的关键点和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3]。

(三)加强网络舆论指导实践

互联网时代虚假信息泛滥,威胁社会稳定,一些网络舆情发酵迅速且难以控制,该时代背景下公安院校应加强网络舆情指导实践,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引导学生运用专业的舆情监测工具,对网络上的信息实时监控和分析。学校应整合现有的课程资源,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技术课等将知识点嵌入其中,设立独立的网络舆论引导实务课程模块,邀请业内专家、资深网评员走进课堂,分享其最新趋势和行业动态,使学生了解行业动态和最新趋势。在某重大活动期间,可以安排学生负责监测相关话题,及时发现并报告潜在的不稳定因素。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网络正能量传播活动,制作图文短视频等内容主流,教导学生如何识别和反驳网络错误言论和虚假信息,提高批判思维水平。公安院校还应选取典型的网络舆情事件作为教学案例,深入剖析成因、发展、处理过程,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探讨如何在类似环境下更好地进行舆论引导和管理,使学生掌握应对网络舆情的方法和技巧。

结束语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传播速度、范围、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网络空间成为各种安全威胁滋生和蔓延的场所,因此应加强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互联网时代公安院校在开展国家安全教育中,应优化课程体系构建,紧密追踪互联网发展的前沿动态,及时将新的典型案例融入教学内容中,同时还应创设高拟真的网络安全事故场景,推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借助微信公众号、校园广播等新媒体平台开设专题,发布国家安全动态资讯、安全提示预警信息等内容,进而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 蒋剑云 . 公安院校大学生国家安全能力培养探究 [J].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2025,38(02):113-120.

[2] 梁恩艋 . 新时代公安院校国家安全教育对策研究 [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23(22):130-132.

[3] 梁晓鹏.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公安院校开展国家安全教育路径研究[J]. 世纪桥 ,2024,(12):44-46.

作者简介:孙汇森, 出生年月:1997.10, 性别:男, 民族:蒙古, 籍贯:河北省遵化市, 学历:本科, 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公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