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群文阅读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初探

作者

任洁 肖萍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 四川南充 637000

一、引言

1.1 研究背景

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仅对人才培养与需求提出了新的标准,也推动着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和改革。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出台,四川省于 2022 年加入到新高考、新教材、新课程的改革浪潮中。在这样的新形势下,高中英语教学将面临诸多挑战。高考试题中题型组合的调整,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新题型读后续写的纳入,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也对其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标准。沈剑蕾(2023)指出阅读与写作是高中英语学习的重要部分,二者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理想的读写结合课堂教学应有丰富的阅读体验与写作支撑,综合性地兼顾两者。所以,在三新的背景下,一线高中英语教师迫切需要思考如何调整读与写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组质量。

理论意义上,本研究以群文阅读教学理念为基础,形成高中英语群文阅读读写结合教学观,探索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实施路径,旨在为高中英语读写教学追溯理论原理、创新教育理念、理清教学思路。实践意义上,本研究针对高中英语群文阅读读写结合教学,为高中英语教学工作者的读写教学实施提供有效参考与借鉴,以期提升教学质量。

1.3 研究现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了英语教学中读与写的紧密关联,因此,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逐渐增多。梅德明和王蔷(2018)对相关核心概念的内涵以及意义进行了界定。他们认为通过“理解—反思—评价—表达”的教学理念,从重理解走向重反思,从再现文本信息到批判性重构信息,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教学活动的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王勇(2018)提出了思维型读写综合课的概念,并阐释其具体的课堂架构,即首先启动文本话题,呈现写作任务;再解读文本内涵,建构写作支架;最后,重返文本话题,迁移写作知识。

虽然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英语教学中读与写的关系,但将群文阅读与读写教学相联系的研究国内还极其稀少。沈剑蕾(2023)认为高中英语群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实践可依循以下路径,即研读大单元、明确读写目标;群文阅读、搭建写作支架;内化迁移表达、读写协同发展;贯穿性评价、反拨读写有效性。欧阳娟(2023)认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的群文阅读首先应制订生活主题,激发学生阅读写作兴趣;其次,整合多样资源,丰富学生阅读写作内容;最后,组织读写结合实践,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张进(2019)首先强调在群文阅读读写教学实践中教师导读的关键作用,同时提出了 1+X 的课堂模式。结合相关研究可以看出,将高中英语群文阅读和读写教学相结合是全新的尝试,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本研究提供了充足的施展空间。

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原因

本研究调查了某重点中学的部分高中英语老师,调查主题为高中英语读写结合课开展情况。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问卷内容主要涉及教师为学生搭建写作支架、写作评价方案、读写活动设计等方面。研究发现,以群文阅读为依托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2.1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互割裂的问题及原因

调查发现,读写教学常常呈现阅读教学有余,而写作教学不足的现状。阅读的支架作用止于语法和词汇,对阅读理解过程和思维能力的关注较少,写作任务或是因为时间原因而设置为家庭作业,缺乏过程性指导。阅读和写作没有进行整合,教师没有深入分析学生所读的文本和要写的作文在形式特征或内容方面的关联,两者处于割裂状态,未达到以读促写或以写促读的目的。

2.2 群文阅读读写课设计活动单一及原因

目前的读写结合课中,很多教师模仿或者直接采用高考写作题型,写作活动单一,且与阅读文本内容联系较弱,读写活动失衡,缺乏逻辑性。很多教师过度强调学生对语篇表层知识的机械记忆、被动接受和模仿,忽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难以在阅读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实现课程育人价值。

2.3 群文阅读读写课评价单一及原因

教师的读写课缺乏同伴评价的环节,基本上都是由教师完成对学生作品的评价。教师也未设计写作的评价量表。读写结合教学强调阅读与写作相互联系,彼此共生的关系,同时注重学习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从而达到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提高。群文阅读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深化理解力和促进写作灵感的有效手段,但若缺乏系统性的评价框架,就难以准确评估学生是否真正阅读,以及如何将阅读转化为有深度、有创意的写作。这种缺失导致的过程性评价不足,使得教学活动的连贯性和效果评估大打折扣,不利于形成读与写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

三、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基于群文阅读的读写结合教学实施路径

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开展基于群文阅读的读写结合教学,旨在通过多文本的协同阅读,为写作提供素材、结构和语言支撑,同时通过写作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与迁移。其实施路径需围绕“文本筛选—文本整合—续写任务—评价反馈”四个核心环节展开,具体如下:

3.1 文本筛选:搭建读写结合的“素材支架”

群文阅读的核心是“主题统领”,文本的选择需服务于读写目标的协同达成,这是实施的前提。主题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贴合课标主题语境:如“人与自我(成长与反思)”“人与社会(文化交流、科技影响)”“人与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确保读写内容与课程目标一致。(2)贴近学生生活经验:选择学生感兴趣或有认知基础的主题,降低理解门槛,激发表达欲。(3)具备读写迁移价值:主题需包含可讨论的观点、可分析的结构或可模仿的语言(如议论文主题需有争议性,记叙文主题需有情感共鸣点)。

3.2 文本整合:构建“多维度、有逻辑”的群文矩阵

·围绕主题选3-5 篇文本,形成互补或对比的“文本群”,避免简单堆砌。文本需满足:(1)体裁多样化:兼顾不同文体,为写作提供多元结构参考。(2)难度梯度化:文本难度需覆盖“基础理解—深层分析—迁移应用”层级,既有易读的信息类文本(帮助获取事实),也有思辨性强的议论类文本(提供观点碰撞)。(3)逻辑关联性:文本间需存在内在逻辑,为写作的逻辑构建提供隐性示范。

3.3 续写任务:读前激活—读中探究—读后迁移读前阶段:激活背景,铺垫写作动机

目标:通过预读任务激活已有知识,明确阅读方向,同时通过简短写作任务暴露认知盲区。任务设计(以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2019 版)Book2 Unit2 Developing ideas: Timefor a change 为例):

(1)头脑风暴:围绕主题提问,如“What do we usually do during the SpringFestival ?”,学生写关键词清单或短句。

(2) 预 测 文 本: 根 据 标 题 / 图 片, 写 “I think this passage will talkabout ____”,阅读后对比修正。

(3)问题驱动:针对主题写 1-2 个困惑(如 “What should be changed ? Whethershould it be changed?”),带着问题阅读。

读中阶段:解构文本,提取写作要素

目标:通过精读分析文本的“内容、结构、语言”,为写作积累素材和方法,此阶段是“以读促写”的核心。(1)内容层面:用“表格/ 思维导图”梳理群文信息。(2)结构层面:标注文本逻辑(如“首先… 其次… 最后…”“对比观点A 与B”),仿写框架。(3)语言层面:圈划主题词汇、精彩句式(如定语从句、非谓语作状语),设计“句式转换”任务。

读后阶段:迁移应用,完成写作输出

目标:整合群文信息,运用读中学到的结构和语言,完成具有创造性的写作任务,实现“以写深化读”。

任务设计:(1)基础层:基于单文本仿写;(2)进阶层:整合多文本观点;(3)高阶层:思辨性写作。

3.4 评价与反思:闭环优化教学效果(1)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跟踪读写效果

阅读评价:通过“文本分析表”“观点辨析题”判断学生是否理解群文逻辑(如“文本A 与文本 B 的观点冲突点是什么?”)。

写作评价:采用“双维度评分”:内容维度:是否有效整合群文信息(如论据是否来自文本);表达维度:结构是否清晰、语言是否准确(参考读中学到的句式/ 词汇)。

(2)反思调整:动态优化教学

根据评价结果反思:文本选择是否过难/ 过易?是否需补充解释性文本?

读写任务是否脱节?是否需增加中间过渡任务(如从“概括”到“论证”的阶梯)?学生语言障碍是否突出?是否需强化读中词汇/ 句式的专项训练?

四、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调查了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基于群文阅读教学理念,形成高中英语群文阅读读写结合教学观,探索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实施路径,即“文本筛选—文本整合—续写任务—评价反馈”四个核心环节展开,实现通过多文本的协同阅读,为写作提供素材、结构和语言支撑,同时通过写作深化对文本的理解与迁移。因此,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突破与创新,以期对英语阅读教学研究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 2020.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 )[S]. 北京 : 人民教育 出版社.

[2] 罗少茜、曾玲. 2018. 初中生的英语阅读体验与阅读困难调查研究[J]. 中小学外语 教学(中学篇),(4):7-12.

[3] 梅德明、王蔷 . 2018. 改什么?如何教?怎样考?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4] 欧阳娟. 2023. 读写结合的群文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 外语教学 与研究 , (8):87-88.

[5] 沈剑蕾. 2023. 指向读写协同发展的高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究[J]. 英语学习,(11) :41-47.

[6] 王勇. 2018. 高中英语思维型读写综合课的架构与实践[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 篇),(8):34-38

[7] 张进 . 2019. 初中英语群文读写结合的实践研究 [J]. 基础外语教育 , (21): 96-109.

本文系 2023 年南充市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基于群文阅读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NCJG23A00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