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图应用技能培养的高中地理课堂实践与效能提升
王智能
中卫市第一中学 755000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以促进学生熟练阅读、积极运用、深度解析地图为抓手,来强化对学生的地图技能培养。其目的在于通过对地图的引领、驱动作用发挥,来落实对学生的读图、解图、用图能力培养,且为学生从地图视觉入手,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学习地理指明了方向。基于此,教师应以切实培养学生的地图技能为着力点,来加强对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的优化与革新。在充分用好地图的基础上,就地理学习领域的抽象理论、关键内容、主要知识等,以最易被学生所接受的方式予以呈现、反馈、展示,来引领学生的地图技能建立与发展。
一、从解析地图入手,来强化对学生地图技能的培养
读图能力是地图技能的基础,更是引领学生认识、了解、分析地图的突破口 [1]。而学生在参与地图阅读的过程中,其对于地图信息的加工、整合必然会更加充分,这自会为其精准解析地图而夯实根基。因此,教师在落实对学生的地图技能培养时,应以充分开发各类地图资源为铺垫,将教材中的主要内容、关键知识等,与地图有机衔接起来,以此来引领学生投身至对地图的解析,并为其思维的激活、理解的深化而助力。同时,为了使学生解析地图的能力得以充分发展,教师更要在教学中对学生多引导,以逐步强化其从地图入手,来突破学习难点、把握学习重点的意识,为学生在解析地图的基础上发展地图技能而提供保证。而在教师的多领域引领下,学生对地图的分析、理解自会更加充分,这必然会不断强化其地图技能。例如,在“水循环”教学指导中,可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水循环”地图为铺垫,组织学生从地图入手,来观察、分析、判别、探讨不同情况下的海水流动特征。以借助地图的刺激,来增进师生、生生的课堂互动,为学生的精准把握“水循环”涉及的地理原理而提供保证,来实现对学生的地图技能培养。
二、从制作地图着力,来落实对学生地图技能的培养
学生在填图、作图、绘图、制图等过程中,其对于一些重点地理理论的理解与记忆自然更加深刻,这也更利于其地图技能的发展 [2]。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指导时,应以切实调动学生的动手操作积极性为着力点,来落实对学生的地图技能培养。让学生在充分利用课内所学的基础上,从实践、操作、尝试等层面入手,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开展对不同类型的地理地图绘制、地理模型制作,使静态的地图得以动态化呈现,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地图技能提升。同时,学生在地图制作中所开展的思考、探索、尝试等,必然会进一步增强其课堂参与度与存在感,这也会在无形中促进学生良好地图意识的建立。例如,在“地球的表面形态”教学中,可针对流水地貌和风成地貌这两大学习重点,为学生即时提供卡纸、彩笔、剪刀等道具,组织学生结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来开展对不同形式“地貌图”的制作。让其在用彩笔描绘、用卡纸制作等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教学重点的内化。而在学生完成地图制作后,应借助分组展示、合作评价等方式,引领学生在充分兼顾具体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自己所制作的地图进行深层次修正、完善,来确保其地图技能培养目标的达成。
三、从运用地图切入,来抓好对学生地图技能的培养
能够运用地图来开展对生活地理现象的认识、地理问题的解决,是新课标对高中地理教学所做出的新定位 [3]。因此,教师在落实学生地图技能培养时,应以充分发展学生运用地图的意识为侧重点,就教材中、课堂外各类地图资源进行深度开掘。并利用地图来讲解主要地理概念、原理、思想、方法等,使地图的运用与教学改革的推进深度衔接。以通过对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的不断强化,为其地图技能的形成而提供坚实保证。同时,在学生运用地图的过程中,应对其所出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等,选用多种方式予以解答,使地图成为帮助学生充分领略地理内涵的工具,来助推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培育,例如,在开展“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教学中,可针对气旋和反气旋等难点内容,将其与辅助性图示、图例等有机结合起来,来引导学生借助地图开展探索,以切实促进其地图技能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双重提升。此外,为了使地图的作用得以切实发挥,还可通过对信息技术、媒介资源等的利用,来构建一些动态化、模拟性地图,让学生随着地图的引导,积极开展对一些抽象地理理论的理解,使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更加充分,并更好作用于学生的地图技能培养。而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与地理有关的现实生活问题,也应多倡导学生通过对地图的运用,来找寻其突破口,于循序渐进中培养学生的地图技能。
四、结论
总之,由于地图的呈现形式更为多元、丰富,以致以地图技能培养为抓手的全新地理教学导向确立,必然更利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与核心素养塑造。同时,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地图更是引领学生开启全新地理认知视域的重要选择,尤其是教材中与水文、地质、农业、工业、气候等有关的各类地图,更易提升地理教学的形象性与丰富性,同时对学生从多领域、多层面参与至对重点地理理论的内化与学习,搭建了宽泛平台,其自然更易促进学生兴趣的培养、潜能的开掘、素养的塑造。因此,教师应以充分培育学生的地图技能为目标,来做好对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各类示意图、景观图、地貌图、轮廓图等的利用,以借助地图的引领与刺激,来学生思维与理解由抽象向形象迁移而助力。并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参与地图绘制、解析、阅读、运用的机会,为其在丰富多样的地图带动下高效学习地理而注入新鲜血液。在充分发挥地图的引领与驱动作用基础上,来促进学生的地图技能提升与强化,使高中地理教学更加科学高效。
参考文献:
[1] 张均平 . 高中地理教育教学中学生地图技能的培养探析 [J]. 高考 ,2021(12):77-78.
[2] 尹 晓 明 . 高 中 地 理 教 育 教 学 中 学 生 地 图 技 能 的 培 养 [J]. 智力 ,2020(30):147-148.
[3] 吴新强 . 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图技能的培养研究 [J]. 试题与研究 ,2020(07):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