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聚焦“双减”,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实践探究

作者

王智能

中卫市第一中学 755000

引言: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地理知识,了解地理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也应当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这样才能使学生增强学习观念,为将来的高考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设置的课堂要从导入环节,讲授环节,复习环节等多个角度入手,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探究知识,把握知识,并有效利用知识。教师也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动态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持续不断地提高学习效果。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程度

在地理课堂构建过程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只有让学生形成较高的兴趣,才能集中注意力,全身心进行听讲,学习和探索。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好学习状态,这样也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比如在教授学生学习《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提前收集各种有效的教学资源,并且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为学生播放相关的海水运动视频,相信学生在视频的引导下,不仅能够感受到海水运动的多样性和规模性,同时还能够激发情感体验。当学生有良好的情感做基础之后,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每个学生都会积极参与,并且还会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再根据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这样就能够有效完成双减政策中的减负增效这一目的。除了为学生播放视频之外,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还可以通过悬疑导入法或游戏导入法,使所有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地理学习的乐趣。

二、增强人地关系讲解,树立人的协调理念

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根本目标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意识,对全世界的地理环境增强了解,还能够使学生的人文素养。课堂上教师就应当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到人与地理之间的关系,使学生透过教材内容,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思想观念,这样才能有助于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例如,在学习《山丘的形成》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从地理环境变化的因素中入手,然后让学生了解山岳的具体形成原因和整个形成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当为学生渗透一些人和地理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意识到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是互相影响的。一些学生也会在教师的讲解下,在生活中不断观察地理知识,并有效应用教材中的内容,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现象问题。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入一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的地理资源,这样也能够让学生从熟悉的角度入手,降低学习难度,减轻学习压力,使学习体验更加轻松。

三、有效借助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综合思维

教师在讲解地理知识时,会发现很多地理知识由于没有多大联系,呈现零碎性特点,学生记忆起来非常吃力,而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就可以有效借助思维导图,使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将不同的知识点进行串联,挖掘深度之间的相互影响,这样也能够让学生把厚书变薄书,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而这些技巧与方法也会使学生其他的科目学习受益。

例如,在教授学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时,教师首先可以为学生布置不同的预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完成,相信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还能够有独特的见解。在课堂上,教师首先解决学生在预习中的各类问题,然后为学生展示这一章节内容的思维导图和学生共同复习并完善思维导图。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会从各个城市不同的环境发展变化因素入手,并进行全面考虑学生,既能学会思维导图这一学习方法,同时,课堂上也能够有效减轻学习的任务,综合思维也能够得到增强。

四、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现阶段高中地理课堂上基本已经配备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这些设备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了解地理知识以及教师开展地理知识讲解时所必备的教学设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提前制作好课件或 ppt,课上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进行播放,一来可以节约教师的板书时间,二来可以让学生在音频,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资料的推动下,感受地理知识学习的乐趣。例如教师可以开展线上教学,微视频教学,白板互动式教学等,这些都能够满足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好奇心,同时,学生也可以借助课余时间,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下载进行学习。

例如,在使用微课视频教学时,教师可以在预习过程中为学生发布微课视频,让学生按照微视频的相关内容开展预习,并统计各类问题。课堂上利用白板互动式教学,让学生通过操作鼠标感受地理知识的新奇有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在课后作业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微课视频为学生布置多种多样的作业。例如探究性作业,开放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合作性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作业中巩固课堂学习内容,完善自身知识储备,而这一目的与双减政策的要求具有高度吻合之处。

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的到来,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带来深远的影响。教师不仅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同时还要认真学习立德树人的教育政

策,通过从学生学习的多个角度入手,让学生本着理论实践互相结合的原则,高效学习地理知识。双减政策要求教育要回归学校,因此教师也应当做好课堂阵地的守护者,以及教育情怀的发扬者,真正体现教育精神。

参考文献:

[1] 陈财生 . 双减政策背景下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探究 [J]. 成才之路 ,2022.

[2] 左振华 . 基于双减政策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建构研究 [J]. 世纪之星—初中版 , 2021(7):2.

[3] 自丽娇 , 张燕萍 , 王金亮 , 等 . 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认知结构的构建[C]// 第八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 2014.

[4] 汤林彬 . 翻转课堂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效果评价研究 [D]. 华中师范大学 ,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