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重症医学科男护士面对死亡患者的心理调适与职业成长

作者

刘德先

温宿县医共体总院,843100

一、引言

重症医学科是救治危重症患者的前沿阵地,汇聚病情危急、复杂的患者,每分每秒关乎生死。男护士在此凭借独特优势,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发挥半护半医的关键作用。研究表明,男护士在应对紧急情况、承担体力型护理任务等方面有一定优势(张某某等,2023)。但因科室患者高死亡率,其心理状态与职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与机遇。深入研究他们心理调适与职业成长的内在联系,对完善重症护理体系、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意义重大。

二、重症医学科男护士面临的心理压力源

(一)高强度工作环境

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紧迫且繁重。男护士常需应对紧急状况,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突发心脏骤停,需在极短时间内准确实施心肺复苏;严重创伤患者失血性休克,要迅速判断病情并进行止血、输血等复杂操作。他们持续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身心易疲劳,心理压力攀升。李某某等(2022)研究指出,重症医学科护士工作压力评分显著高于其他科室,高强度工作节奏是主因之一。尤其接连通宵夜班时,他们需保持清醒头脑和随机应变能力,长期高压模式让他们错过生活美好,内心压力巨大。

(二)患者死亡的情感冲击

在重症医学科,目睹患者生命消逝是男护士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场景。每一次患者离世,都会引发他们复杂强烈的情感波澜。例如,长期护理且建立深厚情谊的年轻患者因绝症离世,男护士易陷入深深自责与悲伤,反复质疑自身护理成效,承受巨大情感折磨。王某某(2021)的质性研究发现,患者死亡带来的情感冲击是护士产生心理困扰的重要因素。

(三)社会与职业期望压力

社会固有观念认为男性应具备更强心理韧性,这使得男护士面对工作压力时倾向自我压抑,不愿表露脆弱与痛苦。同时,护理职业对男护士有严格专业和道德规范要求。患者死亡后,他们担忧遭受患者家属、同事及社会各方批评,进一步加剧心理负担。赵某某等(2020)调查显示,社会对男护士的职业期望与性别刻板印象,给其带来额外心理压力。

三、心理调适方法

(一)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

男护士需正视面对死亡患者时的情绪波动,认可负面情绪的合理性,这是心理调适的重要基础。他们可通过定期自我评估梳理分析近期心理状态,或撰写情绪日志记录内心感受,以更好理解和处理情绪。此外,采用渐进性肌肉松弛训练、正念冥想等方法,能有效舒缓紧张焦虑情绪,增强情绪调控能力,使其在高压工作环境中保持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研究证实,正念冥想能有效降低医护人员焦虑水平(陈某某等,2022)。

(二)寻求社会支持

构建和谐同事关系对男护士心理调适至关重要。经历患者死亡事件后,与同事分享感受和经历,既能收获情感共鸣,又能借鉴应对类似情况的经验。向亲朋好友倾诉,可获取家庭与友情的温暖慰藉,放松疲惫心灵。积极参与专业心理咨询活动或心理互助小组,能得到专业指导和有效应对策略,帮助走出心理困境。某某机构(2023)研究表明,良好社会支持系统能显著提升护士心理健康水平。

(三)职业认同与价值重塑

深刻领悟护理职业内涵与价值,是男护士保持积极心态的关键。尽管患者死亡有时不可避免,但护理过程中的每一份关怀、每一次努力都意义非凡。通过回顾成功救治患者的案例,男护士能真切体会自身积极作用,重塑职业成就感。以更乐观全面的视角看待死亡,能更好应对工作压力与挑战。刘某某(2021)提出,强化职业认同有助于护士更好应对工作挫折与压力。

(四)亲身经历与克服过程

笔者曾经历患者扎完留置针后生命体征急速下降的事件,虽全力抢救仍未能挽回生命,此后对扎留置针充满恐惧。但深知不能退缩,于是强迫自己面对,每次操作前自我鼓励,向同事请教,总结经验,虽有失误却不放弃,最终克服恐惧,重拾自信。这段经历让笔者明白,面对困难和恐惧,唯有迎难而上,才能实现成长和突破。

四、职业成长表现及案例分析

(一)专业技能提升

护士小李在一位严重脓毒症患者死亡后,反思自身在感染控制与液体复苏管理上的不足。之后,他主动参加多项重症感染护理专项培训,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向资深专家请教难题。后续面对类似患者时,能精准执行感染防控措施,优化液体复苏方案,显著提高救治成功率。这与张某某(2022)“经历特殊事件能促进护士专业技能提升”的结论相符,表明死亡患者事件能促使男护士主动查漏补缺,实现专业技能提升。

(二)沟通协作能力增强

护士小张在处理一位车祸重伤患者死亡时,因紧张和经验不足,难以有效安抚和解释家属的悲痛情绪。这次经历让他认识到沟通能力的重要性,于是参加沟通技巧培训,学习心理学知识。后来在患者临终阶段,能以温和专业的方式向家属解释病情,给予情感支持,并与医生默契配合,完成临终关怀及后续事宜。研究指出,有效的沟通协作是提升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杨某某等,

2023),此案例体现男护士在面对死亡患者后,通过学习和实践,沟通协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职业规划与发展

护士小王在经历多位患者死亡后,对临终关怀领域产生浓厚兴趣,认识到为临终患者提供全面人性化护理的重要性。他申请到专业临终关怀机构进修,学习疼痛管理、心理疏导、家属陪伴支持等知识技能。回到科室后,积极推动临终关怀服务开展,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更优质全面的护理。这说明死亡患者的经历能引导男护士调整职业规划,在特定护理领域深入发展,为重症护理事业开辟新方向。临终关怀需要更多专业人才投入(黄某某,2021)。

五、结论

重症医学科男护士面对死亡患者时,面临高强度工作环境、患者死亡的情感冲击以及社会与职业期望等多方面压力。但通过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寻求社会支持、职业认同与价值重塑等有效心理调适策略,他们能实现心理平稳过渡,并在专业技能、沟通协作、职业规划等方面获得显著职业成长。

医疗机构与护理教育部门应关注男护士心理诉求,提供心理培训、心理咨询等支持与引导,帮助其应对工作压力。同时,鼓励他们参与专业学习与培训,为其职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推动重症护理团队稳健发展,为危重症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伟 , 李明 , 王芳 . 重症医学科男护士工作优势及职业发展现状研究 [J]. 中华护理杂志 , 2023, 58(2): 234-238.

[2] 李娜 , 赵刚 , 张晓 . 重症医学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调查分析 [J]. 护理研究 , 2022, 36(5): 876-880.

[3] 王静. 重症医学科护士面对患者死亡的心理体验质性研究[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 2021, 37(12): 923-927.

[4] 赵伟 , 孙颖 , 刘强 . 社会期望与性别刻板印象对男护士心理压力的影响 [J]. 医学与社会 , 2020, 33(8): 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