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土地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突破路径

作者

王胜 张红

1.411322198803051695 2.370306198701075625

引言

土地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高效性至关重要。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土地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数字化转型能够使土地资源管理从传统的手工操作和粗放式管理模式向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近年来,我国在土地资源管理数字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建立了土地信息系统、开展了土地调查监测数字化等工作。但整体来看,数字化转型仍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阶段,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管理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管理要求日益提高,传统的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现实需求。数字化技术的快速更新换代,也对土地资源管理部门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深入研究土地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困境,并探索有效的突破路径,对于推动土地资源管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土地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困境

1. 数据困境

数据是土地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当前,数据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转型的进程。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在土地调查、登记等过程中,由于人为失误、技术手段有限等原因,导致部分数据存在错误、缺失等情况。例如,土地权属数据可能存在登记不准确、信息不完整的问题,这给后续的土地管理决策带来了很大的风险。数据标准不统一。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在数据采集、存储和使用过程中,采用的标准和规范存在差异,导致数据难以实现有效的整合和共享。比如,在土地分类标准上,不同行业和部门可能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这使得数据在跨部门、跨地区应用时面临很大困难。数据共享困难也是一个突出问题。部门之间存在数据壁垒,出于安全、利益等方面的考虑,不愿意共享数据,导致数据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形成了“信息孤岛”现象。

2. 技术困境

在技术应用方面,土地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信息技术领域的新技术层出不穷,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土地资源管理部门需要不断学习和应用这些新技术,但由于技术更新速度过快,往往难以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部分地区的土地管理部门仍然使用相对陈旧的技术和系统,无法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优势,导致管理效率低下。技术与业务融合不足。虽然一些土地管理部门引入了先进的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技术与业务流程没有实现深度融合。例如,在土地审批业务中,虽然使用了信息化系统,但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实际业务流程存在脱节,无法真正提高审批效率,反而增加了工作人员的操作负担。技术应用的安全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数字化程度的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数据和信息面临着更多的安全威胁,如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等,如何保障技术应用的安全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土地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的突破路径

1. 数据治理路径

为解决数据困境,加强数据治理是关键。应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治理体系,涵盖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共享与安全等环节。提高数据质量,需建立多级数据质量审核机制,引入自动化校验工具与异常数据预警系统,强化对遥感影像、权属信息、地籍数据等关键数据源的准确性验证。加强对数据采集人员的专业培训与绩效考核,提升其技术操作规范性与责任意识,降低人为误差。在数据采集环节推广高精度 GNSS、无人机航测与三维建模等先进技术,提升空间数据精度与时效性。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体系,制定覆盖全国的土地资源管理数据标准,明确数据语义、格式、元数据规范与交换接口,推动自然资源、住建、农业农村等部门间标准协同。重点统一土地分类、土地权属编码、用途管制属性等核心数据标准,实现跨层级、跨区域数据互认互通。打破数据壁垒,需构建基于政务云平台的国家级与省级土地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推动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数据共享机制。制定数据共享负面清单与权责清单,完善数据开放的安全审查、访问控制与审计追踪制度,确保共享过程合法、可控、可溯。探索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确权与共享机制,提升数据流转的透明度与可信度,全面破除“信息孤岛”,实现土地数据资源的高效整合与价值释放。

2. 技术与人才协同发展路径

在技术应用方面,要深化技术与业务的融合。加强对土地管理业务流程的梳理和优化,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技术,确保技术能够真正服务于业务。例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土地市场数据进行分析,为土地供应计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的智能识别和预警。要注重技术的创新应用。鼓励土地管理部门与科研机构、企业合作,开展新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和实践探索。例如,探索区块链技术在土地权属登记中的应用,提高登记的安全性和可信度。在人才方面,加强专业人才培养至关重要。高校和职业院校应加强相关专业的建设,开设土地资源管理数字化相关课程,培养既懂土地管理业务又具备数字化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土地管理部门要加强员工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定期组织数字化技术培训和业务交流活动,提高员工的数字化技能和综合素养。要建立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数字化专业人才,为土地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提供人才保障。

结论

土地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土地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面临着数据、技术、人员和制度等多方面的困境。要突破这些困境,需要综合施策。在数据方面,加强数据治理,提高数据质量,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共享机制;在技术应用上,深化技术与业务融合,推动技术创新应用;在人员方面,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员工的数字化素养;在制度层面,完善政策法规和管理体制。通过这些措施的协同推进,为土地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创造良好的条件,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深入,土地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土地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 尹长林 , 朱佩娟 , 崔海波 , 等 . 新时代存量土地治理的困境及其转型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23,46(04):113-122.

[2] 李倩 . 数字化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与前景探索 [J]. 高科技与产业化 ,2025,31(0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