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探讨新时代人事管理中政工干部的角色定位与职能拓展

作者

张文

湖南省核地质与核技术应用中心 湖南长沙  410000

一、新时代人事管理对政工干部的新要求

(一)适应管理理念转变

传统人事管理聚焦事务执行,重制度而轻员工发展;新时代则转向以人为本,视员工为核心资源,通过满足个性化需求激发潜能,推动员工与组织协同成长。这要求政工干部转变行政化思维,强化服务意识,主动对接员工职业规划、学习需求与生活难题,将员工利益与组织目标深度融合,助力员工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

(二)应对复杂员工思想状况

社会多元化加剧思想观念多元,员工价值取向日趋复杂,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倾向滋生,组织认同感下降。对此,政工干部需强化思想引导:通过谈心、调研等方式动态掌握员工思想动态,针对思想困惑精准施策,以正向教育助力员工树立正确价值观,凝聚团队合力,推动组织发展。

(三)融入数字化管理趋势

数字化浪潮推动人事管理向信息化转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在线培训平台等数字化工具的普及重塑了工作模式。政工干部需主动掌握数字化技能,既要通过线上平台创新思想教育形式,如推送学习资料、组织主题讨论,也要借助数据分析洞察员工思想动态,以精准施策提升工作效能,从而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人事管理要求。

二、新时代人事管理中政工干部的角色定位

(一)思想引领者

思想为行动先导,政工干部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借理论宣讲、主题党日等活动,让员工深刻领会党的创新理论,树立正确三观。同时,及时传达组织战略与价值理念,使员工思想与组织发展同频,为组织发展注入思想动力。

(二)组织协调者

人事管理工作繁杂,需多方协同。政工干部应充当桥梁,处理员工矛盾时秉持公正,耐心调解;协调部门工作时,明确职责,促进沟通,防止推诿。此外,还要做好员工与组织间的信息互通,营造和谐工作氛围。

(三)员工关怀者

员工是组织发展根基,政工干部要关注员工工作与生活。工作上助力职业发展,提供培训晋升机会;生活中关心员工需求,帮扶困难员工。以情感联系增强员工幸福感,激发工作积极性。

(四)文化建设者

组织文化至关重要,政工干部应参与提炼组织核心价值观,并融入人事管理各环节。通过举办文化节、拓展训练等活动,强化员工对文化的认同,培育团队精神,提升组织凝聚力与竞争力。

三、新时代人事管理中政工干部的职能拓展

(一)从单纯思想教育向综合素养提升拓展

传统政工侧重思想教育,新时代则要求员工具备多元素质。政工干部需据此制定培训计划,开展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培训,并组织创新活动,助力员工全面发展。

(二)从内部管理向外部沟通拓展

过往政工工作局限于内部,当下组织与外部联系紧密。政工干部应积极参与招聘,加强与人才市场、高校合作,协调人才培养方案,为组织争取外部资源。

(三)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拓展

以往被动处理问题易导致矛盾扩大,新时代政工干部需建立思想动态预警机制,通过调研和监督提前干预,将问题化解于萌芽。

(四)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拓展

传统政工依赖经验,新时代要求科学管理。政工干部需运用多学科理论分析员工需求,科学制定政策,借助信息化手段优化工作流程。

四、新时代人事管理中政工干部角色履行与职能拓展面临的挑战

(一)自身素质与时代要求存在差距

新时代对政工干部素质要求更高,需具备政治理论功底、思政工作经验,还有数字化技能等多方面素质。但部分政工干部长期从事传统工作,知识结构老化,对新兴技术和理念了解不足,缺乏创新意识与能力。面对数字化管理和复杂员工思想状况时力不从心,影响人事管理工作开展。

(二)工作方式与员工需求不相适应

时代发展使员工需求多样化、个性化,对思想教育、职业发展等有更高期待。一些政工干部仍用传统工作方式,如开大会、念文件等,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

这种方式无法满足员工需求,还易引发反感抵触,工作效果不佳。比如思想教育理论灌输难被接受,员工关怀缺乏对个体差异的关注。

(三)缺乏有效的激励与考核机制

激励与考核机制可调动政工干部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许多组织的激励与考核机制不完善。考核内容重数量形式,轻质量效果;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标准,主观性强;激励措施缺乏物质和精神激励,难以调动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这导致部分政工干部积极性不高,敷衍了事,不愿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影响角色履行和职能拓展。

五、新时代人事管理中政工干部角色优化与职能提升的路径

(一)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综合素质

政工干部要认识自身素质与时代要求的差距,主动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学习数字化和信息化知识,掌握信息化工作技能;学习管理学、心理学等知识,提高科学管理能力。同时注重实践锻炼,参与人事管理工作积累经验,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也应为政工干部提供培训学习机会,如举办培训班、组织考察学习等,助其提升素质,适应新时代人事管理工作要求。

(二)创新工作方式,满足员工需求

政工干部要摒弃传统工作思维和方式,根据新时代员工特点和需求创新工作方法。思想教育采用员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增强趣味性和实效性;员工关怀关注个体差异,建立员工档案,提供个性化帮助;组织文化建设开展多样化活动,鼓励员工参与,增强参与感和认同感。通过创新工作方式,贴近员工实际需求,提高工作效果和影响力。

(三)完善激励考核机制,激发工作动力

组织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激励与考核机制,调动政工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考核内容注重工作质量和效果,将员工满意度、组织凝聚力等作为重要指标;考核方式采用多元化评价方法,结合自评、互评、领导评价等,确保结果客观公正;激励措施将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对优秀政工干部给予奖励和表彰,如晋升、奖金、荣誉称号等。通过完善激励考核机制,认可和回报政工干部的工作,激发其动力和创造力,推动其更好履行角色和拓展职能。

六、结语

在新时代人事管理工作中,政工干部的角色定位和职能拓展至关重要。政工干部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积极拓展职能范围,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同时,组织也要为政工干部的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持,通过完善相关机制,推动政工干部更好地履行职责,为新时代人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贡献力量,促进组织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芦诗瑶 . 新时代国企政工工作的职能定位与模式创新 [N]. 山西科技报 , 2024-10-10 (B07).

[2] 朱素英 . 新时期国企政工工作的职能定位与模式创新 [J]. 中外企业文化 , 2023, (08): 85-87.

[3] 秦欢. 新时期国企政工工作职能定位及模式创新[J]. 现代企业文化,2022, (33): 61-63.

[4] 雷蓓蕾 . 新时期国企政工工作的职能定位与模式创新分析 [J]. 今日财富 , 2021, (22): 88-90.

[5] 黄志宏 . 新时代背景下政工管理工作分析 [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6, (19): 175.

作者简介:张文(1977.08)男,汉族,湖南湘潭,本科,政工师,从事组织人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