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产教融合的中职图案基础课程内容优化策略

作者

刘璇

耒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421800

引言

在当今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市场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专业化。中职教育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的重任。图案基础课程作为中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思维和设计表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中职图案基础课程内容存在与产业需求脱节、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产教融合作为一种将产业与教育紧密结合的教育模式,为中职图案基础课程内容的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 基于产教融合的中职图案基础课程内容优化意义

基于产教融合对中职图案基础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具有多方面重大意义。从学生层面来看,能显著提升其就业竞争力。优化后的课程内容紧密贴合产业实际需求,使学生所学即所用,毕业后能更快适应企业工作环境与岗位要求,减少就业适应期,增加就业机会。同时,在与企业合作的项目实践中,学生能锻炼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职业素养,为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从学校层面而言,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专业知名度。

2 中职图案基础课程内容现状分析

2.1 课程内容陈旧,与产业前沿脱节

当前中职图案基础课程内容呈现出明显的陈旧性,与快速发展的产业前沿严重脱节。在图案题材方面,教材和教学内容多聚焦于传统的花鸟鱼虫、神话传说等元素,对于当下流行的文化符号、科技元素以及新兴的社会热点题材涉及极少。例如,在数字化时代,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图案设计需求日益增长,但课程内容中却鲜有提及。

2.2 课程内容结构松散,缺乏系统性与逻辑性

中职图案基础课程内容在结构编排上存在松散的问题,缺乏系统性与逻辑性。各个知识点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和合理的过渡,学生难以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在讲解图案的构成方法时,分别单独介绍单独纹样、适合纹样、连续纹样等内容,但并没有深入阐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在实际设计中的综合运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只是机械地记忆各种构成方法的特点和绘制步骤,却无法理解如何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灵活运用这些方法。

2.3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不足

实践教学是中职图案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实践教学环节却十分薄弱,导致学生动手能力不足。在课程设置上,理论教学占据了大量课时,实践教学时间被严重压缩。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是听老师讲解理论知识,进行一些简单的课堂练习,缺乏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参与到实际的设计项目中。例如,在讲解图案设计的应用领域时,只是通过图片和案例进行简单介绍,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实际的商业设计项目中,无法亲身体验图案设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流程和方法。

3 基于产教融合的中职图案基础课程内容优化策略

3.1 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动态更新课程内容

产教融合的核心在于使教育内容与产业需求紧密契合。中职学校应建立常态化的企业调研机制,安排专业教师定期深入相关企业,了解行业最新动态、技术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对图案设计人才的具体需求。

3.2 构建项目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应用能力

以实际项目为导向构建中职图案基础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一系列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项目,如为企业设计品牌标志、包装图案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图案基础课程的知识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图案设计的基本理论、构成方法和表现技法。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产教融合能力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于基于产教融合的课程内容优化至关重要。中职学校应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实际设计项目,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设计标准,积累实践经验。例如,安排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到合作企业进行为期数月的实践,参与企业的产品设计、广告宣传等工作,将企业中的实际案例带回课堂,丰富教学内容。同时,邀请企业的设计师和专家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为学生开设讲座和实训课程,传授行业最新技术和实践经验。

3.4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职业能力培养

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是保障课程内容优化效果的重要环节。在评价主体上,应实现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企业评价等。教师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程度、技能运用能力等方面进行;学生自评和互评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同时学习他人的优点和长处;企业评价则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设计作品是否符合市场需求、是否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产教融合的中职图案基础课程内容优化是提高中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培养适应市场需求人才的重要举措。通过结合产业需求选取课程内容、以项目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以及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等策略,能够使课程内容更加贴合产业实际,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然而,课程内容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中职美术设计产品包装课程的生活化教学研究. 周辉; 靳玉明. 上海包装 ,2023(08)

[2] 坚持“以用为尚”, 突出职高应用文教学的“应用性”. 郜晔 . 职业教育 ( 中旬刊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