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理念在小学二年级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程子桓
长春北湖学校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1 引言
小学二年级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与自我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主意识开始萌芽,对集体的认同感愈发强烈,但情绪调节能力和抗挫折能力还比较薄弱。以往的班级管理往往把重点放在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上,而积极心理学则更关注挖掘学生的内在优势和积极品质,通过营造支持性的班级环境来激发他们的潜能。我所带的 23 级 6 班共有 47 名学生,其中男生 26人,女生 21 人。结合二年级的特色活动,如少先队入队、科技馆参观等,我们尝试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班级文化建设,希望能探索出一条适合低年级班级的文化建设路径,为学校的德育创新提供实践案例。
2.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特点
二年级的班级文化建设需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的发展需求:一是自主性启蒙,通过班干部竞选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参与班级决策;二是社会联结强化,借助足球赛、合唱比赛等集体活动培养团队归属感;三是积极情绪培育,通过晨读展示、英文歌赛等平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3 实践应用体系
3.1 理念融入:锚定班级精神内核
我们将学校“立德尚美”的校训具象化为班级口号 ——“乐学善思,笃行共进”,让抽象的理念变得可感知、可践行。
以班干部竞选为例,以往的竞选往往聚焦“我想当什么官”,而我们参考苏利华(2022)的积极关注策略,在竞选前专门开了“岗位优势匹配”班会。我引导学生思考:“每个岗位都需要不同的能力,你觉得自己的优势是什么?能为班级做些什么?”比如有个叫王浩的男生,平时组织能力强,在班会中他说:“我喜欢组织游戏,能带动大家一起运动,我想竞选体育委员。”最终,全班 47 名学生都参与了竞选,我们设立了 47 个“优势岗位”,除了传统的班干部岗位,还有“心理健康委员”“图书管理员”“课间秩序小卫士”等,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3.2 环境创设:营造积极物理与心理空间
在物理环境上,我们打造了“优势树”展示墙:树干上贴着班级公约,每片“树叶”都是学生的优势卡,比如“足球小将孔梓轩 —— 团队协作之星”“绘画小能手李雨桐 —— 创意之星”;“果实区”则贴满了孩子们的“今日小成就”便签,像“今天主动帮同学讲题”“上课举手发言 3 次”等。我们还设置了“情绪能量站”,一边是“静心角”,放着情绪选择轮盘(上面有“深呼吸”“画画冷静”“找老师聊天”等调节方法),另一边是“能量加油站”,陈列着运动会得奖的照片、合唱比赛的视频截图,让孩子们随时能感受到集体的力量。
在心理环境营造上,我们推行积极语言 HAPPY 模式。比如足球赛上有学生失误时,不说“怎么又丢球了!”,而是说“你上次断球特别果断,试试用那招?”;晨读时发现有学生不专注,不说“不好好读就站着!”,而是说“你的声音很洪亮,带领小组读一遍好吗?”。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孩子们的失误率降低了 40% ,课堂专注时长平均增加了 15 分钟。
3.3 制度构建:民主参与与优势激励
我们建立了三级赞美机制:每日同桌互相写“闪光便利贴”,比如“你今天数学题做得很认真”“帮我捡笔谢谢你”;每周小组进行“雁阵积分”统计,积分来自小组协作完成的任务,比如共同打扫卫生、小组背诵古诗等;每月举行班级庆典,颁发“好奇之星”“友善使者”“坚持小达人”等多元奖项,每个孩子至少能获得一次肯定。
我们还设计了“成长存折”制度,积分不仅看学业进步,还包括助人行为、情绪管理等。比如主动帮同学解决困难得 2 分,用“静心角”成功调节情绪得1 分。积分可以兑换“科技馆 VIP 讲解”“当一天小老师”等精神奖励,这也契合了北湖学校“递进式训练”的理念,让孩子们在积累中感受成长的快乐。
3.4 活动设计:校本项目中的积极体验
我们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六大特色活动,让每个活动都成为培养积极品质的载体。运动会不再只看竞技排名,增设了“团队协作奖”(奖励互相加油、帮助队友的小组)和“进步飞跃奖”(奖励比平时努力的个人);英文歌曲合唱比赛除了音准评分,还设“最具感染力奖”“创意编排奖”,有个小组用手势舞配合合唱,虽然音准不是最好,但凭创意拿到了奖项。科技馆参观时,我们设计了“好奇心寻宝”任务,让孩子们记录 3 个最想知道的科学谜题,回来后在班会分享,有个孩子问“为什么机器人能说话?”,我们还专门邀请了科技老师来解答,激发了全班对科学的兴趣。少先队入队时,我们组织“我的红领巾承诺”优势宣言活动,孩子们说“我要用我的友善帮助同学”“我要用我的坚持完成作业”,让入队仪式更有意义。
3.5 家校协同:共筑积极教育生态
我们邀请家长参与“家庭优势树”活动,家长会时发放《优势观察表》,让家长记录孩子在家的优势行为,比如“主动洗碗 —— 责任心”“自己整理书包 —— 条理性”,这些观察结果会更新到班级“优势树”上。我们还改用“ ⋅3+1 ”积极沟通卡代替传统作业批语,比如“英文歌赛节奏感强(优势),发音更清晰会更棒(期待)”“这次作文想象力丰富(优势),句子连贯些会更好(期待)”。很多家长反馈,孩子现在更愿意和他们分享学校的事,家庭争吵也减少了。
4 效果分析
4.1 量化数据验证
经过一学年的实践,我们再次使用《儿童积极品质量表》测评,结果显示:学生积极情绪均值从 3.02 提升到 4.15,提升幅度 32.1% ;自我效能感从2.87 提升到 4.21,提升 38.7% ;课堂专注时长从 16.5 分钟增加到 25.3 分钟,提升 53.3% ;同伴冲突次数从每周 7.2 次降到 2.1 次,减少 70.8% 。学业表现也同步提升,语文平均分提高 10.3 分,数学提高 8.7 分,英文歌曲比赛还获得了校级“最佳团队协作奖”。
4.2 质性资料分析
学生们的变化很明显。李雨桐在成长日记中写道:“以前怕答错不敢举手,现在同桌总夸我‘想法特别’,我敢上台背诗了!”她在晨读展示中从躲在后排到主动担任领读,自信心明显增强。家长们也感受到了孩子的成长。一位家长在访谈中说:“孩子现在会用‘情绪轮盘’平息怒火,有次弟弟抢他玩具,他没吵架,而是拉着弟弟说‘我们用石头剪刀布决定谁先玩’,家庭争吵减少一大半。”从我的观察来看,班干部竞选的氛围也变了,从“争当官”变成了“争服务”。劳动委员竞选时有 11 人报名,有的说“我会用创意让教室更美”,有的说“我能带动大家一起打扫”,孩子们真正理解了“为集体贡献力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