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积极情绪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影响分析

作者

李湘香

云阳县杏家湾小学 重庆  404500

实际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小学班主任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又需注重培养其综合素养,久而久之,强烈的疲惫感极易导致工作动力不足。这种情况下,小学班主任无法构建更完善的班级环境,难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思想品质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由此可见,正视积极情绪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产生的影响,是当前必须关注的方面。因此,研究此项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改善师生关系

在传统教育理念影响下,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时,多以单向管理模式为主,师生间难以形成良好关系,班级管理质量也得不到明显提升。相较之下,积极情绪有利于小学班主任打破“教师本位”的思维,形成平等意识,促使师生关系得到改善,班级管理效率也能获得显著提高。例如,小学班主任可经常深入学生之中,以朋友身份进行交流。期间,不仅要给予充分尊重,还应注重从多角度出发,提供关注和帮助。班主任展现出更强的亲和力,学生自然愿意积极交流和沟通。同时,小学班主任与学生沟通过程中,积极情绪还能增强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执行力。比如,学生表达个人想法或提出问题后,小学班主任需及时予以回馈,包括赞同、表扬等。这种正向引导能帮助学生建立强烈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激发其自信心,使其主动学习和遵守纪律。或者,师生交流时,小学班主任需采取差异化的沟通技巧。例如,学生的作文质量不高时,先并肩交谈,快速识别学生的问题并予以接纳。再遵循“三明治法则”进行交谈,即先肯定学习行为,给出针对性的建议,最后鼓励其重新写作[1]。

二、优化管理策略

积极情绪可使小学班主任的思维得到拓展且不会被固化,促使班级管理策略能得到合理优化,显著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以制定班级制度为例,积极情绪能让小学班主任正视传统教育理念的短板,重视融合先进教育理念来制定班级制度。例如,设计班级制度时,注重遵循“生本理念”,也就是由学生自主提出班级制度的相关条款,并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确定最终内容。实施班委会成员轮值制时,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体轮换。通过上述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还有利于发展团队协作意识,确保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或者,在实施班级管理过程中,积极情绪可让小学班主任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能具备运用多元化手段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意识。比如,当学生犯错时,小学班主任会将传统直接“纠错”的教育方式,转变为“科学引导”的管理模式,既避免伤害其自尊心,又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刻自我反思。若出现突发事件,积极情绪更能让小学班主任保持冷静,并根据紧急程度、冲突性质和涉及主体等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

三、营造良好氛围

积极情绪对营造良好班级氛围也具有重要价值。毕竟,随着学习内容持续增加,学生极易因学习压力而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久而久之,引发厌学问题的风险会持续上升。小学班主任可借助积极情绪的力量,打造轻松、愉悦的班级环境,帮助学生远离不良心理问题。例如,在积极情绪作用下,小学班主任可及时察觉到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异常行为,包括反复涂改作业内容、咬笔、烦躁易怒情绪等。然后,依照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的方法。以减缓学习压力为例,可打造动态学习环境,例如在适时调整座位的基础上,设置“圆桌式”座位排列方式。或者,构建舒适、健康的心理环境。具体方法为,设计“学霸守护小组”,即由至少 2 名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组成,并根据其具体优势,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帮助。也可以从语言角度出发,科学规范语言环境。比如,将“这么简单都不会”等易引发不良情绪的语言设置为“禁用语”,提倡使用具有引导和激励作用的“替代语”进行表达。另外,通过布置需要合作完成的作业、组织小组竞赛等活动营造良好的集体环境,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有助于提高班级凝聚力和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激发学生潜力

除了上述内容,积极情绪同样能够激发学生潜力,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多动力。首先,小学班主任需运用多种方式,实时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例如,借助信息技术,记录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包括上课主动做一次笔记和举手发言、作业工整度有所提高等。再以此为基础,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册”。学生在记录册中不仅能随时查看个人成长轨迹,提高学习自信心,也可在回顾中明确自身短板,便于逐渐形成主动纠正和弥补不足的意识。其次,提供“容错”环境。应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并提供适当引导,而非直接批评和指责。以学习时出现的错误习题为例,需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指出错误。比如,“出现了有难度的问题,我们一起尝试挑战一下”。这种方式能避免因直接指出错误而引起畏难心理。再次,在课堂上开展可调动积极情绪的活动。例如,让学生担任“老师”角色,讲解自己擅长的知识,体验传授知识期间带来的成就感。也可让存在矛盾的学生共同参与小组竞赛活动,既能增强协作意识,又有利于在合作中逐渐化解矛盾。最后,营造积极的情绪分享氛围。比如,鼓励小组成员每日相互讲述一件开心的事,或分享一句心得和感悟 [2]。

结论:

综上所述,在进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积极情绪不仅能有效调动学习能动性,还可为培养其综合素养提供助力。所以,小学班主任不仅要正视积极情绪对班级管理工作产生的重要影响,还应结合实际条件,科学完善师生沟通、管理方法、班级环境营造等方面的工作,确保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能在积极情绪的推动下得到显著提升,便于为实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赋予更多支撑和保障。

参考文献:

[1] 邱惠荣 . 小学班主任情绪管理与情感智慧培养 [J]. 文渊(小学版), 2022(7):61-63. .

[2] 周彦文 . 积极心理学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J]. 山西教育 : 管理 ,2025(01):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