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读写为主的高中英语教育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作者

李亮

大同市第一中学校 037000

引言

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高中阶段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关键时期,然而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将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分开训练,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学生在实际应用中难以融会贯通。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强调阅读与写作的相互促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为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提供了良好载体。

一、读写结合的理论基础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语言技能。阅读是输入性活动,通过阅读,学生可以积累词汇、语法、句型等语言知识,了解不同体裁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范例。写作是输出性活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将阅读中获得的知识进行内化和运用,通过组织语言、表达观点,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司托茨基的研究表明,写作活动对提高阅读理解非常有用,反之,通过阅读来提高写作的方法也证明是有效的。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符合语言输入和输出的理论,能够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

二、人教版教材特点与读写结合的契合性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以主题单元为框架,每个单元包含阅读文本和写作任务。教材选文体裁丰富,涵盖了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多种类型,为学生提供了不同风格的写作范例。例如,必修二 Unit 4 的阅读文本《TheVirtual Choir》介绍了虚拟合唱团的运作模式,其写作任务是介绍一个创新项目,学生可以借鉴文本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完成写作。教材还注重语言知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通过阅读文本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不同语境下的词汇和句型,为写作提供语言支持。

三、读写为主的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一)主题关联构建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主题内容(What)与主题意义(Why),并将其迁移至写作任务。以必修三 Unit 5《The Value of Money》为例,教师可提出问题链:文本中人物如何理解金钱的价值?作者通过故事想传递怎样的价值观?如果让学生写一篇关于“金钱与幸福”的文章,会如何组织结构?通过这些问题,学生能将阅读中的批判性思维转化为写作中的观点表达能力。

(二)语篇结构分析

引导学生拆解阅读文本的结构,提炼写作框架。如必修一 Unit 2《Travelling Around》的写作教学,可指导学生分析文本的“总—分—总”结构:引言提出旅行主题,主体分点描述目的地特色,结论总结旅行体验与建议。学生仿照此结构撰写旅行攻略,既能掌握说明文写作规范,又能融入个人体验。

(三)语言特征学习

教材阅读文本中包含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句式结构,教师可设计针对性活动帮助学生内化语言特征。例如,在必修二 Unit 1《Cultural Heritage》教学中,标注文本中的修辞句(如“Heritage is like a bridge connecting thepast and the future”),分析其表达效果,并设计仿写练习,要求学生在写作中运用至少两种修辞手法。

(四)过程性写作指导

采用“预写作—草稿写作—同伴评价—修订完善”的流程支持学生写作。以必修三Unit 3《Diverse Cultures》的写作教学为例,学生需撰写关于“家乡文化特色”的短文。教师可组织小组互评,利用教材评价标准(如内容完整性、语言准确性)进行反馈,学生根据反馈修改初稿,优化语言表达。

四、实践案例分析

以必修二 Unit 5《Music》为例,本单元阅读文本为 Sarah Williams 的演讲稿《How Music Changed My Life》,写作任务是写一篇关于“音乐如何影响生活”的演讲稿。

(一)情境导入

播放学生熟悉的音乐片段,讨论“音乐与情感”的关联,激发写作动机。

(二)阅读分析

标注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句“Music is…Music is…Music is…”),分析段落功能(引言段提出主题、主体段举例论证、结论段升华意义),提炼写作框架:个人经历 + 音乐作用 + 情感共鸣。

(三)写作输出

学生仿照文本结构,撰写关于“音乐与成长”的演讲稿,要求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并包含“引入—论证—总结”三部分。

(四)效果评估

通过课堂展示和同伴评价,发现学生写作中修辞手法使用率提升 40% ,段落结构合理性提高 35% ,且 85% 的学生表示更愿意主动表达个人观点。这一案例验证了教材读写板块的设计有效性。

五、实践效果与反思

(一)效果

学生能力提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显著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语言知识,在写作中运用所学,形成良性循环。

学习兴趣激发:多样化的读写活动和丰富的教材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更愿意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表达个人观点。

核心素养培养:该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例如,通过分析文本中的文化元素,学生增强了跨文化交际意识。

(二)反思

学生水平差异:部分学生因语言基础薄弱,难以完成仿写任务。教师可采用分层教学,为不同水平学生提供差异化阅读材料和写作任务。

时间分配矛盾:读写结合教学需更多课堂时间,易挤压语法讲解进度。教师可将读写活动拆解为课前(预习阅读)、课中(分析写作技巧)、课后(完成写作)三阶段,缓解时间压力。

评价标准模糊:同伴评价中,学生可能因语言能力不足无法提供有效反馈。教师可先示范评价方法,引导学生从“内容、结构、语言”三维度点评范文,逐步掌握评价技巧。

结语

读写为主的高中英语人教版教育教学模式通过主题关联、语篇分析、语言学习和过程指导等策略,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人教版教材的主题单元设计和丰富选文为该模式的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如何结合数字技术优化读写反馈效率,或开发跨单元主题的读写整合任务,以适应新课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 基于核心素养的英语读写思辨能力框架建构与量表编制 [J]. 赵勇 ; 兰春寿 ; 杨成林 . 外国语言文学 ,2022(05)

[2]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以读写课为例 [J]. 朱兰婷 . 校园英语 ,2022(33)

[3] 基于产出导向法理论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研究 [J]. 刘启育 . 校园英语 ,2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