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自然教育理念下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与实践研究

作者

李美花

曲沃县西城幼儿园

引言

在幼儿教育领域,自然教育理念逐渐受到广泛关注。自然教育强调让幼儿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在自然环境中学习和成长。幼儿园的户外游戏环境是幼儿接触自然的重要场所,良好的户外游戏环境能够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和探索机会,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然而,当前部分幼儿园的户外游戏环境存在着缺乏自然元素、空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无法充分满足幼儿在自然教育理念下的发展需求。因此,研究自然教育理念下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自然教育理念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幼儿身体发展

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地形和活动空间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运动机会。例如,在草地、山坡上奔跑、跳跃,能够锻炼幼儿的腿部肌肉和平衡能力;攀爬树木、绳索等活动,可以增强幼儿的上肢力量和身体协调性。与室内相对单一的运动环境相比,自然环境中的运动更加自由和多样化,有助于幼儿身体机能的全面发展。

(二)提升幼儿认知能力

自然是一个天然的知识库,幼儿在户外游戏中可以观察到各种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四季更替的自然现象等。通过亲身体验和探索,幼儿能够直观地了解自然规律,丰富自己的认知经验。例如,观察花朵的开放过程,幼儿可以了解植物的生长周期;观察蚂蚁搬家,能够让幼儿对昆虫的生活习性有更深入的认识。

(三)培养幼儿情感和社会交往能力

自然环境能够给幼儿带来愉悦和放松的感觉,有助于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情感。在户外游戏中,幼儿可以与同伴一起合作、分享,共同探索自然的奥秘。这种合作与互动能够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让幼儿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提高幼儿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自然教育理念下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创设的原则

(一)自然性原则

户外游戏环境应尽可能保留自然元素,如泥土、沙石、花草树木等。让幼儿能够直接接触和感受自然,减少人工材料的使用。例如,可以设置自然种植区,让幼儿参与植物的种植和养护过程,亲身体验自然的生命力。

(二)开放性原则

户外游戏环境应具有开放性,为幼儿提供广阔的探索空间。避免设置过多的限制和障碍,让幼儿能够自由地选择游戏内容和方式。要鼓励幼儿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同伴进行互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安全性原则

在保证自然性和开放性的前提下,必须确保户外游戏环境的安全性。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和处理,如检查树木是否有枯枝、地面是否平整等。要为幼儿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垫、安全网等,保障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安全。

(四)适宜性原则

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游戏的需求和能力不同,因此要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设置不同难度和类型的游戏区域。例如,小班幼儿适合简单、趣味性强的游戏,如沙水区、涂鸦区等;大班幼儿则可以参与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游戏,如探险区、建构区等。

三、自然教育理念下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创设的策略

(一)引入自然材料

在户外游戏环境中大量引入自然材料,如木材、竹子、石头等。这些自然材料不仅具有天然的美感,而且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例如,可以用木材搭建木屋、攀爬架等游戏设施,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自然材料的质感和特性。

(二)打造多样化的游戏区域

根据自然教育理念和幼儿的发展需求,打造多样化的游戏区域。除了常见的沙水区、种植区外,还可以设置自然探险区、昆虫观察区、野营区等。每个游戏区域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教育价值,能够满足幼儿不同的兴趣和需求。

(三)融入文化元素

将当地的文化元素融入到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中,让幼儿在游戏中了解和传承本土文化。例如,可以在户外设置传统的民间游戏区域,如踢毽子、跳皮筋等;还可以利用当地的特色植物和建筑风格来装饰户外环境,增强幼儿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利用周边自然资源

充分利用幼儿园周边的自然资源,如公园、河流、山林等。组织幼儿到周边的自然环境中开展户外游戏活动,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大自然。可以与周边的社区和自然保护区建立合作关系,为幼儿提供更丰富的自然教育资源。

四、自然教育理念下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创设的实践路径

(一)规划设计阶段

在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的规划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自然教育理念的要求。邀请专业的设计师和幼儿教育专家共同参与设计,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幼儿的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自然元素的融入和游戏区域的布局,确保户外游戏环境既符合自然教育理念,又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

(二)材料采购与投放阶段

在材料采购和投放阶段,要选择符合自然性和安全性原则的材料。优先采购自然材料,如天然的木材、石头、花草等。要根据不同游戏区域的特点和幼儿的需求,合理投放材料。例如,在沙水区投放各种模具和工具,让幼儿能够进行创造性的游戏;在种植区投放种子、肥料等,让幼儿能够参与植物的种植和养护。

(三)环境管理与维护阶段

在环境管理和维护阶段,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确保户外游戏环境的整洁和安全。定期对户外游戏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损坏的材料和设备。要培养幼儿爱护环境的意识,引导幼儿参与户外环境的管理和维护。例如,可以组织幼儿开展环保活动,让幼儿学会垃圾分类、爱护花草树木等。

(四)活动组织与实施阶段

在活动组织和实施阶段,要根据户外游戏环境的特点和幼儿的发展需求,设计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鼓励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和发现。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为不同能力和兴趣的幼儿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例如,对于胆小的幼儿,可以引导他们从简单的游戏开始,逐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提供更具挑战性的游戏任务,激发他们的潜能。

结论

自然教育理念下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的创设与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合理的环境创设和实践活动,能够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自然体验和学习机会,促进幼儿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发展。在创设户外游戏环境时,要遵循自然性、开放性、安全性和适宜性等原则,采用引入自然材料、打造多样化游戏区域等策略,确保户外游戏环境符合自然教育理念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黎馨瞳 . 自然教育理念下澳大利亚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 [J]. 山西教育( 幼教 ),2022,(05):15-17.

[2] 罗礼柳 . 自然教育理念下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探析 [J]. 福建教育 ,2021,(42):42-43.

[3] 齐文静 . 自然教育理念下幼儿园户外游戏的实践探索 [J]. 家长 ,2024,(34):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