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油箱外胶垫断裂失效分析   

作者

张鹏 梅笛 李冰蕊 许忆宁

凌云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武汉 430040

0 引言

某型飞机上安装于油箱外的牌号为5870的丁腈橡胶密封胶垫,在使用过程中胶垫突然发生断裂[1-6],油箱内的胶垫未发现异常,胶垫使用时间约两年。

本文通过对故障胶垫表面进行了宏观检查,对胶垫断口进行了宏微观观察,对胶垫进行了厚度测量和红外光谱分析,在以上试验的基础上对胶垫断裂性质和原因进行了分析。

1 试验结果与分析

1.1 外观观察

故障密封胶垫存在一处断裂,位于两个安装孔之间的中间位置(远离安装孔的位置),胶垫没有明显扭转、偏斜等变形迹象,见图1。断裂位置的A面表面存在弧形摩擦损伤痕迹,断裂处于损伤区的中间位置,见图2。检查胶垫的其它区域则未见明显摩擦损伤痕迹。

1.2  表面形貌宏观和微观观察

从体视显微镜可以看出,密封垫断裂区的A面存在明显的摩擦损伤痕迹和大量长约2mm的相互平行的裂纹,为典型的应力老化裂纹,对应区的B面未见明显摩擦损伤,小裂纹的数量少,尺寸也明显较短 ,见图3和图4。胶垫的摩擦损伤区发生了应力老化。

没有摩擦损伤的区域未见明显应力老化裂纹,安装孔未见明显变形与撕裂,见图5和图6。

1.3  断口形貌观察

扫描电镜下对断口进行了观察,断口较为平齐,起源于右侧的老化裂纹,向左侧扩展,过载断裂,源区未见明显机械损伤痕迹,但表面可见析出的固体粉末形貌,进一步表明材料已发生老化,见图7。

1.4  红外光谱测试

对胶垫进行了红外光谱测试,见图8。从故障胶垫的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判断,胶料为丁腈橡胶,未见明显异常。

图8  胶垫的红外光谱

1.5  厚度测量

对故障胶垫断裂和没有断裂的区域进行进行了厚度对比测试,见表1。结果显示故障胶垫不同区域厚度均1.83 mm左右,没有明显差异。结合形貌分析胶垫应没有明显受力不均的现象。

2 分析与讨论

胶垫断裂起源于应力老化裂纹,断裂主要是由于胶垫老化后强度不足造成的。

胶垫的胶料成分和厚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没有明显材料错用以及局部受力不均的现象存在。胶垫断裂区存在明显的摩擦损伤,存在摩擦损伤的区域存在大量的平行小裂纹,摩擦损伤的区域发生了应力老化。没有摩擦损伤的区域为见明显应力老化裂纹,分析摩擦损伤是导致应力老化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密封胶垫局部存在摩擦损伤,促进了材料的老化,从而导致局部强度不足,进而发生了断裂。

3 结论与建议

(1)胶垫断裂为过载断裂;

(2)断裂起源于应力老化裂纹,断裂主要是由于胶垫老化后强度不足造成的;

(3)胶垫老化为局部区域的应力老化,发生应力老化的区域存在明显摩擦损伤,即摩擦损伤是导致应力老化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张杰,赵洲峰,周宇通等.电气设备橡胶密封圈失效分析.橡胶工业[J],2024,(8),604-609.

[2] 袁朝俊.橡胶密封圈失效及裂纹形成原因分析.企业科技与发展[J],2023,(6),94-96.

[3] 史亚卜(编译).橡胶制品失效分析时需考虑的因素.橡胶参考资料[J],2023,(2),35-42.

[4] 杨林,林万洲,胡吉等.浮动唇形橡胶密封圈失效分析.天然气与石油[J],2021,(6),127-131.

[5] 毕忠华,孙黎,高梅.某型橡胶薄膜失效分析研究.特种橡胶制品[J],2020,(4),37-40.

[6] 任欣.橡胶密封圈的失效分析及预防.数字化用户[J],2019,(11), 247.

作者简介

姓名:张鹏、出生年月:1991年02月19日、性别:男、民族:汉、单位:凌云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称:理化检验工程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航空材料理化检测及故障件失效分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