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传播中新媒体平台的信息可信度研究
刘常满
中国政法大学
引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新媒体平台成为公众获取健康信息的重要渠道,促进了健康传播质量与效率的提高。新媒体平台具有较好的开放性,在提高健康传播效率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错误信息的出现几率。在相关部门今后开展健康传播的过程中,需加大对于新媒体平台的管理力度,使得健康传播环境得以优化,有效发挥新媒体平台在健康传播中的应用效能。
一、健康传播中新媒体平台的信息可信度影响因素
(一)信息来源
近年来,我国的社会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较于从前来说具有较大程度上的提高,也使得公众对于健康的关注度具有显著的提升,为健康传播在新媒体平台中的应用提供了先决条件。从新媒体平台健康信息传播特点来看,其可实现健康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传统健康信息传播大多由专业媒体以及医疗机构等开展,而新媒体平台由于准入门槛较低,使得自媒体创作者、普通民众以及企业等均可作为健康信息的发布者。并且新媒体平台在传播形式上较为多样化,能够以更为生动的形式呈现健康知识。从健康传播中新媒体平台的信息可信度影响因素来看,信息来源因素是其中的关键。
在具体的表现上,若健康信息由权威医学专家或者知名医疗机构所发布,则通常被公众认为具有较好的可信度。反之,若信息的来源渠道不明或者健康信息由缺乏专业资质的机构或者个人所发布,则将导致其信息可信度受到质疑。与此同时,信誉口碑是信息来源因素中的重要内容,即信息发布者在新媒体平台中的口碑与信誉也会对于信息可信度产生较大的影响。若信息发布者所发布的健康信息均为高质量且准确的信息,则会使得其积累良好的口碑,所发布的信息更容易被公众所接受。若信息发布者存在发布虚假信息的情况,即使后续所发布的信息均为真实信息,也无法获得受众的认可[1]。
(二)信息内容
信息内容也是影响新媒体平台健康传播信息可信度的因素之一。由于健康信息的特殊性,其内容需基于医学实践以及科学研究所得出才能保证信息内容的准确性。若所发布的健康信息包括未经科学验证的信息或者错误的医学知识,则会导致其可信度受到较大的影响。其次,完整且具有较高深度的健康信息可提高信息的可信度。例如针对较为复杂的健康问题,即某种疾病的治疗方法等,不仅应介绍相应的治疗方法,更应将病因、症状以及注意事项等作为健康传播内容才能更好地提高其信息的可信度。最后,由于医学研究的发展速度较快,健康领域的知识与研究也处于动态更新的过程中,包含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医学进展的健康信息则具有更好的可信度。反之,若信息的出现时间较早,可能会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不再适用,降低了其参考价值,也将导致其可信度下降。
(三)传播渠道
从健康传播中新媒体平台信息可信度的影响因素来看,传播渠道占据重要地位。在具体的表现上,一方面,不同新媒体平台的性质与定位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于信息的可信度产生一定的影响。若传播平台为专业性较强的健康类平台,其对于健康信息的审核较为严格,所发布的信息则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若传播平台为综合类的社交平台,由于其信息发布的门槛项目相对较低,导致其在信息质量上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另一方面为平台管理因素,完善的平台管理将使得其对于所发布的健康信息进行严格的审核,例如信息发布者资质以及内容真实性等,可减少虚假信息的传播概率。若平台在审核机制上存在不足,将增加虚假健康信息的出现几率,影响了健康信息的可信度。
(四)受众群体
受众作为健康传播的主要接受者,使得受众因素也成为新媒体平台健康传播信息可信度的影响因素之一。在具体的表现上,一方面为受众的健康素养水平。若受众具有较高的健康素养,则可利用科学知识以及理性思维对于健康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也将导致其在信息选择中更为倾向于权威信息以及科学信息;若受众的健康素养相对较低,则将导致其更为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另一方面为个人情感因素。若健康传播信息符合个人的期望或者价值观,则将导致其对于信息真实性的判断受到影响。例如针对具有较高减肥需求的群体,则其相较于普通群体来说更为容易相信一些快速减肥的虚假信息。若受众针对特定的信息来源或者信息话题存在偏见,也将会导致其对于信息的真实价值出现忽视情况。
二、提高新媒体平台健康传播信息可信度的策略
(一)信息来源规范
为提高新媒体平台健康传播信息的可信度,需结合影响因素制定改进计划,首先是针对信息来源进行规范。在实施中,一方面,新媒体平台需做好针对信息发布者的资质审核工作。可构建完善的信息发布者资质审核机制,针对发布健康信息的个人或者机构,应要求其提供相关的专业资质证明,例如医生执业证书或者医疗机构许可证等。针对自媒体创作者,可利用培训以及考核等方式评估其对于健康知识的掌握水平。若自媒体创作者达到一定的标准,则可给予其健康信息的发布权限,使得信息发布门槛得以提高,从而降低虚假信息的出现几率。
另一方面,新媒体平台可制定信息发布者的信誉评级机制。可为健康信息的发布者建立信誉档案,结合其信息发布质量、信息准确性以及用户反馈等进行评级。针对信誉评级较高的健康信息发布者,可给予其更高的流量;而针对发布虚假健康信息的账号应给予一定的惩治机制,例如警告以及限制发布等。针对情况严重的信息发布者应对其进行封号处理,并对其信誉评级进行降低。可借鉴微博的管理形式,针对违规发布健康信息的账号进行禁言或者封号,并针对违规信息进行公示,以此来实现针对其他信息发布者的警示效果 [2]。
(二)信息内容优化
针对新媒体平台发布的健康传播信息,需做好内容的优化。一方面,新媒体平台可积极邀请医学专家以及医疗机构等专业群体入驻平台中,引导其创作高质量的健康传播内容,并给予其一定的流量扶持以及奖励措施。在这一过程中,新媒体平台需建立专业的内容审核团队,针对平台中的健康信息进行审核,保证所发布的健康信息均具有科学性以及准确性。可借鉴今日头条形式,今日头条与多家权威医疗机构进行合作,打造出健康辟谣观等一系列的活动,邀请专家针对热门健康话题进行解读,并针对其中的虚假信息进行辟谣,有效地提高了健康传播信息的准确性与内容可信度的水平。
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手段被应用在新媒体平台的管理中。在健康信息内容优化中,平台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等对健康信息进行筛选与分类,利用识别关键词以及语义分析等方式快速识别虚假信息以及误导性信息,为用户精准推送高质量的健康信息以及权威的健康信息,并针对不良信息进行屏蔽处理,利用多样化的技术手段促进健康信息内容质量的提高 [3]。
(三)传播渠道管理
在传播渠道的管理中,需明确新媒体平台的定位,制定完善的健康信息发布规则。针对综合性的社交平台,需加大对于健康信息模块的管理力度,做好健康信息与娱乐性信息的划分。而针对健康类的专业平台,需强化其专业性与权威性的角色定位,提高健康信息的质量标准。在开展传播渠道管理的同时,需加大对平台中的用户管理力度。新媒体平台应针对用户的评论行为以及转发行为等进行管理,及时删除虚假性或者误导性的评论,针对传播虚假信息的用户应进行提醒,针对存在反复传播虚假健康信息的用户应实施一定的惩治。与此同时,可鼓励平台中的用户针对虚假信息以及误导性信息进行举报,构建快速响应的举报处理机制。针对用户所举报的虚假健康信息,平台应及时进行审核并处理,处理结果应及时向用户进行反馈,提高用户对于平台管理的满意度。
(四)受众素养提升
受众欠缺健康素养也是影响健康传播中新媒体平台信息可信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需加大针对用户的素养提升力度。在实施中,新媒体平台可组织健康素养教育活动,将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在线上活动设计中,可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健康素养科普视频以及科普文章,以简明易懂的形式向公众普及健康知识以及针对虚假信息的辨别方法。而在线下活动的设计上,新媒体平台可与社区以及学校等进行合作,利用召开讲座以及开设课程等方式向公众传播健康知识与健康技能,促进公众健康素养的提高。与此同时,新媒体平台应发挥自身在宣传中的优势,以宣传引导的方式提高受众信息判断能力,鼓励受众在接收健康信息中以多角度求证的方式进行判断,避免出现盲目相信健康信息以及传播健康信息的情况,从受众的角度夯实新媒体平台信息可信度提高基础 [4]。
结语:新媒体平台在健康传播中的信息可信度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信息来源、信息内容、传播渠道以及受众群体等。在提高新媒体平台健康传播信息可信度的策略上,需做好信息来源的规范以及信息内容的优化,并加大传播渠道的管理力度,促进新媒体平台健康传播信息可信度的提高,从而更好地满足公众对于健康的更高需求。
参考文献:
[1] 宋明军.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生态——传媒平台、用户参与和信息可信度 [J]. 传奇故事 ,2024(2):120-122.
[2] 李锐 . 新媒体信息可信度感知影响因素研究 -- 以今日头条为例 [D].湖北 :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3] 顾熠男 . 中老年人对网络健康信息可信度认知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信息完整性和社会认可度的差异 [J]. 东南传播 ,2020(9):110-113.
[4] 李丹珉. 信任评价与信任排序: 矛盾性健康信息如何影响社交媒体用户 [J]. 新媒体与社会 ,2024,33(1):278-293.
作者简介:刘常满,身份证号:362426199106058412,(出生年月:1991-6)男,汉,江西吉安人,本科,研究方向: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