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土壤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

冯佳伟

中检西北生态技术( 陕西) 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一、土壤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1.1 土壤质量与人类健康

土壤质量关乎人的健康与幸福,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表明,土壤里存在的重金属污染,像镉、铅、汞这些,已经变成全球公共卫生的大麻烦。我国部分地区土壤里的重金属污染致使农作物重金属含量超出正常范围,直接影响当地居民的健康,一份研究显示,中国某个重金属污染区的居民当中,有超过三成的人血液里的铅含量超出安全标准。土壤污染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的健康,而且还会通过地下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带来健康危险,所以土壤环境监测对预防和治理土壤污染,守护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非常重要。

1.2 土壤污染对农业的影响

土壤污染给农业带来的影响是长久而繁杂的,它既危害到食品安全,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形成严峻考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报告表明,全世界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土壤遭受污染,其中重金属污染现象最为突出。中国某些地方的土壤里镉、汞等重金属含量超出正常范围,使得农作物吸收这些有害物质,进而影响人类健康。土壤污染还会造成农作物产量下滑,有研究显示,土壤里重金属含量每提升1%,农作物产量大概会下降3% 到 5% 。污染土壤里的有害物质还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起来,给生态系统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所以土壤环境监测在评判土壤污染给农业带来的影响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依靠监测就能尽早察觉到污染状况,进而采取办法阻止污染蔓延,从而保证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

1.3 土壤监测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土壤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当中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它可以及时察觉到土壤污染问题,而且能给制订有效的土壤守护政策给予科学的依照,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报告来说,全世界每年因为土壤退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达 400 亿美元。土壤监测技术的进步,像遥感技术的使用,可以更加准确地评判土壤退化状况,进而采取相应的守护办法。土壤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技术,比如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大数据分析,能够更好地认识土壤污染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改变趋向,给环境保护决策赋予支撑。

二、土壤环境监测的关键技术

2.1 传统土壤监测方法

传统土壤检测方法在土壤质量评价当中仍然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像经典土壤 pH 值检测,利用 pH 试纸或者 pH 计就能很快知晓土壤的酸碱度,这对判断土壤是否适合种植某种作物非常重要。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土壤 pH 值哪怕发生一点点改变,都会对土壤里营养元素的有效程度造成明显影响,从而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传统的土壤养分分析,比如硝酸盐和磷酸盐含量测定,往往借助化学滴定或者光谱分析技术,这些方法虽然费时而且要专业知识,但是它们得到的结果准确可靠,在很多高科技方法面前都很难超越。

2.2 高科技监测技术的应用

科技发展起来之后,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由传统的采样与实验室分析,进步到借助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联网(IoT)以及大数据分析等高科技手段。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大范围土壤质量实施即时监测,不必直接接触土壤样本,这项技术在监测农业土壤肥力,污染分布以及土地利用改变等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力。土壤污染监测上,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让传感器网络能在农田、工业区等地部署,对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进行连续监测,比如智能土壤监测系统能实时收集土壤 pH 值、温度、湿度等数据,再通过无线网络传送到云端服务器,采用先进数据分析模型加以处理,这些模型可以预估土壤污染走向,从而给土壤改良与治理给予科学根据。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土壤环境监测领域,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成为提升监测效率及准确性的关键。传感器技术、物联网的发展,使得土壤监测设备可以实时收集大量数据,土壤湿度、pH 值、重金属含量等参数的持续监测,给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赋予了大量原始数据。在分析模型方面,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给土壤环境监测带来革命性改变。构建预测模型能够对土壤污染的趋势做出预测,给决策者给予科学的依据,比如用随机森林算法去给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做分类,这样就能有效地找出污染的源头以及污染的程度。数据可视化技术也是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把繁杂的数据变成直观的图表和地图之后,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明白土壤环境的状况。

三、土壤环境监测的发展趋势

3.1 点源监测向面源监测的转变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不断发展时,从点源监测到面源监测的转变意味着监测策略发生重大改变,点源监测一般针对特定污染源或者较小范围内的土壤状况展开监测,这种方式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局部数据,但是却不能完全体现较大范围内的土壤环境质量。传统监测也许只会重视某个工厂排放对周围土壤产生的影响,而忽略更大范围内的污染扩散情形。面源监测借助卫星遥感,无人机携带传感器等高科技手段,可以覆盖更广阔的区域,给予持续、动态的土壤环境数据,这种转变既提升了监测效率又增强了准确性,有益于形成更为全面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模型。

3.2 信息技术在土壤监测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起来,它在土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前景就显得越发宽广,信息技术可以提升监测数据的准确程度和即时性,还可以依靠大数据分析以及人工智能算法,给土壤污染的预防和治理给予科学根据。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土壤监测点可以立刻把数据传到云端,经过分析这些数据,就能马上察觉到土壤品质的变动趋向,进而采取相应的办法。遥感技术的进步为大规模,高频次的土壤监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这对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3.3 集成监测系统的发展趋势

科技发展之际,集成监测系统在土壤环境监测领域的发展趋向愈发明显,主要表现在从点源监测转向面源监测,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集成监测系统把多种传感器、遥感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整合起来,从而供应更为全面、准确的土壤环境数据。借助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做到对大面积土壤湿度,植被覆盖度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的及时监测,进而给土壤质量评判和污染控制赋予科学根据。集成监测系统发展过程中,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的进步尤为重要,采用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和人工智能模型,可对大量土壤监测数据展开深入分析,找到土壤退化的早期信号,预估土壤污染的潜在风险。如通过深度学习技术,研究人员可以从繁杂的土壤数据中筛选出关键的环境指标,建立起预测土壤健康状况的模型,这样不仅能帮助决策者制定出更好的土壤保护政策,也能给农民的种植活动提供指导,降低因土壤退化而造成的损失。

参考文献:

[1] 田 新 会 . 土 壤 环 境 污 染 监 测 技 术 应 用 研 究 [J]. 广 州 化工 ,2025,53(8):173-175.

[2] 徐晨 . 土木工程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J]. 中国地名 ,2025(6):014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