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探索“四季养生,五禽五护”理念在幼儿健康饮食与活动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李乐

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 河北省石家庄市050000

一、引言

幼儿期(3-6 岁)是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其饮食与运动习惯直接影响终身健康。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提出“顺四时而适寒暑”的养生原则,强调人体与自然的动态平衡。“四时四律”指根据春、夏、秋、冬四季变化规律调节饮食,“五禽五护”则基于华佗五禽戏,通过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动作,实现对肝、肾、脾、心、肺五脏的养护。本文旨在将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幼儿教育结合,探索科学的健康管理路径。

二、“四时四律”:基于季节特征的幼儿饮食策略

(一)理论基础

中医认为,春季属木,主疏泄;夏季属火,主生长;秋季属金,主收敛;冬季属水,主收藏。幼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饮食需顺应四季阴阳变化,避免“过食生冷”“过食肥甘”。

(二)分季节饮食方案

春季养肝:升发与疏泄

1. 原则:减酸增甘,健脾疏肝。

2. 食材选择:菠菜(补铁)、荠菜(清热)、山药(健脾)、鸡肉(益气)。

3. 食谱示例:菠菜猪肝粥(每周2 次)、荠菜豆腐羹(清热利湿)。

夏季养心:清热与防暑

1. 原则:清热解暑,益气生津。

2. 食材选择:绿豆(解毒)、苦瓜(降火)、西瓜(补水)、鸭肉(滋阴)。

3. 注意事项:避免冰饮,可饮用常温绿豆汤或菊花茶。

秋季润肺:滋阴与润燥

1. 原则:滋阴润肺,少辛增酸。

2. 食材选择:梨(润燥)、银耳(滋阴)、百合(止咳)、南瓜(健脾)。

3. 食谱示例:银耳雪梨羹(每日1 次)、百合粥(每周3 次)。

冬季补肾:温补与藏精

1. 原则:温补阳气,固护肾精。

2. 食材选择:羊肉(暖身)、核桃(益智)、黑豆(补肾)、红枣(补血)。

30 注意事项:适量摄入坚果,避免过度滋补导致上火。

(三)饮食实践要点

定时定量:每日三餐两点,晚餐宜少,避免积食(引用《小儿病源方论》“三分饥与寒”理念)。

性味平衡:避免单一食材过量,如夏季少食辛辣,冬季少食生冷。

感官刺激:通过食材颜色(如春季绿色蔬菜、秋季橙色南瓜)和形状(动物造型面点)提升幼儿食欲。

三、“五禽五护”:基于传统导引术的幼儿运动方案

(一)理论基础

五禽戏通过模仿动物动作,实现“形神共养”:虎戏强筋(肝)、鹿戏壮骨(肾)、熊戏健脾(脾)、猿戏灵活(心)、鸟戏宣肺(肺)。现代研究表明,改编后的幼儿五禽戏可提升肺活量 12% ,降低脊柱侧弯发生率 37%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5)。

(二)幼儿五禽戏动作设计(简化版)

幼儿五禽戏动作设计(简化版)包含以下五个核心动作序列,均依据 3-6岁幼儿生理特点适度简化,动作幅度小、节奏舒缓,强调趣味性与安全性:

1. 虎戏(强筋护肝):幼儿站立微屈双膝,双手成爪状向前扑击后收回,重复5-8 次,模拟猛虎扑食。重点锻炼四肢肌肉与筋骨柔韧性,促进肝气疏泄。

2. 鹿戏(壮骨固肾):幼儿单腿交替抬起,双臂侧平举伸展如鹿角,保持身体平衡 3-5 秒后换腿,循环 3-5 轮。通过小幅轻快跳跃提升下肢骨密度与平衡能力,强化肾脏功能。

3. 熊戏(健脾益胃):幼儿双脚开立,身体左右缓慢摇摆,双臂环抱身前如熊抱树状,持续1 分钟。动作着重核心稳定,改善脾胃运化,有效预防积食。

4. 猿戏(灵活养心):幼儿快速交替屈伸双臂,模仿猿猴摘果动作,配合轻快跳跃,重复10-15 次。增强心肺耐力与反应速度,对应心脏养护。

5. 鸟戏(宣肺理气):幼儿双臂展开如鸟翼,踮起脚尖缓慢旋转,伴随深呼吸舒展双翼,持续 30 秒至 1 分钟。提升肺活量与呼吸节奏控制,改善呼吸道健康。

实践建议:每日晨间或课后练习 10-15 分钟,动作频率以幼儿舒适为准,避免过度疲劳;幼儿园可融入音乐与游戏元素,如设置动物角色扮演环节,激发参与热情。研究表明,该简化设计能显著提升幼儿运动协调性(引用《中国学校卫生》2024 年数据,协调性改善率达 28% )。

(三)运动实施策略

趣味性:将动作融入故事(如“小熊过桥”“小鸟学飞”),配合儿歌或乐器节奏。

安全性:去除高难度动作(如倒立、过度弯腰),采用游戏化形式(如“虎

爪摸地”改为“摸脚尖”)。

规律性:每日累计运动60 分钟,分3 次进行(晨间20 分钟、课间20 分钟、傍晚20 分钟)。

四、讨论与建议

(一)理论创新

传统与现代融合:将“四时四律”精髓与现代营养学深度结合。例如,春季着重补充维生素 D(预防佝偻病,促进骨骼发育),夏季强调水分与电解质平衡(如增加瓜果摄入),秋季突出锌元素强化(提升免疫力,减少呼吸道感染),冬季侧重蛋白质与铁质摄入(增强耐寒能力)。方案需结合不同地域气候特点,确保科学性与实效性。

个体化适配:针对过敏体质幼儿,替换易致敏食材(如夏季以冬瓜替代芒果,冬季用山药代替海鲜);针对肥胖幼儿,增加猿戏跳跃强度(单次活动延长至 15 分钟);针对发育迟缓幼儿,引入温和鹿戏动作,辅以高钙膳食方案。适配需基于动态体检数据持续优化,精准提升干预效果。

(二)实践挑战

教师培训:需系统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中医养生素养,通过定期工作坊、情景模拟与线上课程,规避动作指导或膳食方案的执行偏差(如误判季节养生要点)。培训应涵盖基础理论、实操技能及应急处理,确保教师独立实施安全方案的能力。

家长认知:部分家长对“三分饥与寒”存在误解(如误读为过度节食或忽视保暖),需借力社区讲座、科普短视频(如动画解析科学原理)及互动问答澄清误区。同步建立家长反馈渠道,收集高频疑问并定制教育材料,有效提升理念接受度。

(三)推广路径

政策支持:推动将“四时五禽”理念纳入《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纲要,引导教育部门出台配套政策。联合卫生部门将其融入地方健康规划,促进跨机构协同落地。

资源开发:编撰幼儿版《五禽戏绘本》(含图文指南与安全提示)及《四季饮食手册》(附食谱案例与营养解析)。同步推出教师用书与家长手册,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如小程序打卡体系),全面提升推广覆盖面与可持续性。

五、结论

“四时四律,五禽五护”理念为幼儿健康管理提供了系统化框架:通过季节饮食调节实现“食养”,通过传统运动干预实现“动养”,二者协同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未来研究可进一步量化该模式对幼儿身高、体重、免疫力等指标的影响,为幼儿园健康教育提供循证依据。

参考文献(示例格式,实际撰写需规范引用)

[1] 中华中医药学会 . 中医养生学 [M].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3.

[2] 安徽省中医药大学 . 五禽戏对幼儿体质影响的追踪研究 [J]. 中国妇幼保健 , 2025, 30(2): 289-292.

[3] 杭州市康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国医育国娃:幼儿中医健康管理实践 [R].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