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实施

作者

范文龙

身份证号:211422199007132657

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与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升温的背景下,建筑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期。然而,大规模的建筑施工活动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其中施工现场扬尘污染尤为突出且备受关注。建筑施工扬尘不仅会显著降低施工现场及周边区域的空气质量,引发雾霾等恶劣天气,加剧大气污染程度,还会对施工人员及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日益觉醒以及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有效控制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已成为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积极践行绿色施工理念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深入开展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实施策略探讨,对于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1 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控制的理论基础

1.1 施工扬尘来源分析

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的产生源于多个环节。在土方工程阶段,土方的开挖、回填与运输过程中,土壤颗粒脱离原有稳定状态,在机械扰动和风力作用下进入空气,形成扬尘;建筑材料的全流程管理环节易滋生扬尘问题,砂石、水泥等粉状或颗粒状材料在装卸时的抛洒、堆放时的表面松动,以及运输过程中的颠簸散落,都会导致扬尘的产生;建筑垃圾清理与运输过程中,若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破碎的砖石、混凝土块等在搬运和装卸过程中会扬起大量尘土;此外,施工车辆在未硬化或清扫不及时的工地道路上行驶,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及碾压,也会使地面尘土飞扬,进一步加重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状况 。

1.2 扬尘污染影响因素

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程度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气象条件是关键的外部影响因素,风力大小直接决定扬尘的扩散范围与速度,大风天气下,扬尘可远距离传播;空气湿度则与扬尘沉降密切相关,湿度较高时,粉尘颗粒易与水汽结合增重,从而加速沉降;气温和气压变化也会影响大气的稳定性,进而影响扬尘的悬浮与扩散。施工自身因素同样不容忽视,施工工艺的先进性与合理性至关重要,粗放落后的施工工艺往往伴随更多扬尘产生;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也起到决定性作用,物料堆放是否规范、清扫保洁是否及时、防尘措施是否到位等,都会对扬尘污染程度产生显著影响。此外,施工现场周边的地理环境与人口分布情况,如临近商业区、居民区或学校等人员密集区域,会放大扬尘污染带来的危害 。

2 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控制技术

2.1 围挡封闭技术

围挡封闭技术作为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控制的基础防线,通过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连续、密闭的围挡设施,形成物理屏障。围挡高度需严格符合相关规范标准,确保能够有效阻挡扬尘外溢。在材料选择上,可采用坚固耐用的金属板材、彩钢板或新型复合材料,这些材料不仅具备良好的防风性能,还可进行表面涂装和美化处理,提升施工现场整体形象。同时,在围挡顶部或侧面增设喷淋系统,通过定时喷洒水雾,进一步吸附围挡周边的悬浮粉尘,增强降尘效果。围挡封闭技术不仅能有效减少扬尘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还能为施工现场营造相对独立、整洁的作业空间,保障施工安全有序进行 。

2.2 洒水降尘技术

洒水降尘技术是一种应用广泛且行之有效的扬尘控制手段。在施工现场,可通过多种方式实施洒水作业,如设置固定的自动喷淋装置,对施工道路、物料堆放区、土方作业面等易产生扬尘的重点区域进行定时定量喷洒;使用洒水车进行机动洒水,根据不同施工时段和区域的扬尘情况,灵活调整洒水路线和频率。在干燥、大风等扬尘高发天气,需适当增加洒水次数和洒水量,保持地面湿润,降低尘土飞扬的可能性。

2.3 覆盖遮蔽技术

覆盖遮蔽技术着重从扬尘产生源头进行控制,主要针对建筑材料和裸露土方。对于砂石、水泥、石灰等粉状或颗粒状建筑材料,优先采用封闭仓库储存,若条件限制需露天堆放,则必须使用高强度防尘网、篷布等进行严密覆盖,确保物料表面完全遮蔽,防止风力作用下产生扬尘。在土方开挖后,对暂时不进行施工的裸土区域,应及时铺设防尘网或喷洒生态覆盖剂,减少土壤暴露面积;对于建筑垃圾,在清理、堆放和运输过程中,同样要采取覆盖措施,避免运输途中的洒落和扬尘。通过覆盖遮蔽技术,可从根源上减少扬尘的产生,降低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水平 。

3 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控制技术的实施

3.1 组织管理保障

强化组织管理是确保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控制技术有效实施的核心。施工企业应成立专门的扬尘污染控制领导小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统筹协调各部门工作,明确项目部、技术部、安全部等相关部门在扬尘污染控制工作中的职责与分工,建立层级清晰、责任明确的管理体系。将扬尘污染控制工作纳入施工组织设计和项目管理全过程,制定详细的扬尘污染控制实施方案,明确各阶段的控制目标、技术措施和时间节点。

3.2 制度建设完善

完善的制度体系是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控制技术实施的重要保障。施工企业需建立健全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制度,明确扬尘污染控制的标准和规范,对施工现场的物料管理、车辆出入管理、洒水保洁、覆盖遮蔽等各个环节制定具体的操作流程和要求。制定扬尘污染应急预案,针对大风、沙尘等极端天气以及突发扬尘污染事件,明确应急响应程序、处置措施和责任分工,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建立扬尘污染控制考核制度,将扬尘污染控制工作与施工人员的薪酬待遇、绩效评定、职务晋升等挂钩,对在扬尘污染控制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制度规定、造成扬尘污染问题的进行严肃处罚,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

结束语

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实施是一项系统且长期的工程,对于推动建筑行业绿色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意义重大。通过深入探究扬尘污染控制的理论基础,综合运用围挡封闭、洒水降尘、覆盖遮蔽等传统技术,以及智能监测、机械除尘等新型技术,并从组织管理、制度建设、监督考核等方面构建完善的实施保障体系,能够显著降低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水平。但随着建筑行业规模的持续扩大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升,扬尘污染控制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持续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探索更高效、更环保的控制技术;同时,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强化各方责任落实,推动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控制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实现建筑行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共进 。

参考文献

[1]乔方方.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污染及保护问题探讨[A] 2023 年智慧城市建设论坛西安分论坛论文集[C]. 中国智慧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 中国智慧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 2023: 2.

[2]高军, 蔡宏芳. 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问题及处理措施探讨[J]. 四川水泥, 2022, (01): 289-290+285 .

[3]常宏宇. 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治理措施探讨[J]. 建设监理, 2021,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