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面向高效运营的发电厂编码数据建设中的数据治理技术应用与实践

作者

操宇

朗坤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210000

一、引言

随着电力行业的竞争加剧和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发电厂对运营效率的提升有着迫切需求。编码数据作为发电厂信息系统的基础,涵盖设备编码、物资编码、人员编码等各类关键数据,贯穿于发电厂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准确、规范且高质量的编码数据能够促进信息的高效传递与共享,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决策的科学性,从而助力发电厂实现高效运营。

然而,在实际的编码数据建设过程中,常面临数据不一致、不完整、错误以及数据安全等问题。数据不一致可能导致不同部门对同一设备或物资的认知差异,影响协同工作;数据不完整会使数据分析和决策缺乏依据;错误的数据更可能引发生产事故或管理失误。数据治理技术通过一系列的策略、流程和工具,能够对编码数据进行全面的管理和优化,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安全性,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为发电厂的高效运营提供有力支持。因此,研究数据治理技术在发电厂编码数据建设中的应用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数据治理技术在发电厂编码数据建设中的应用

(一)编码数据标准化

数据标准化是数据治理的重要基础,在发电厂编码数据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数据治理技术通过制定统一的编码规则和标准体系,确保各类编码数据的规范性和一致性。首先,明确编码结构和组成,如设备编码可包含设备类型、所属系统、生产厂家、设备序号等字段,每个字段都有明确的定义和取值范围。物资编码可按照物资类别、规格型号、材质等属性进行分类编码,保证编码的唯一性和系统性。其次,建立编码数据的标准库,将所有已定义的编码及其含义进行集中存储和管理,为各业务系统提供统一的编码数据源。

(二)编码数据质量管理

数据质量直接影响着发电厂运营决策的准确性和业务流程的顺畅性。数据治理技术从数据质量评估、数据清洗、数据修复等方面对编码数据进行全面管理。在数据质量评估方面,设定一系列的数据质量指标,如数据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时效性等。通过数据质量评估工具对编码数据进行定期检测,根据各项指标的达标情况生成数据质量报告,直观地展示编码数据的质量状况。对于存在质量问题的数据,采用数据清洗技术进行处理。数据清洗能够识别和去除编码数据中的重复记录、错误数据和无效数据。利用数据清洗算法对设备编码数据进行查重,去除重复的设备编码;对于物资编码中存在的错误字符或格式不规范的数据,进行自动修复或提示人工干预。此外,针对缺失的编码数据,采用数据修复技术进行补充,如通过关联其他相关数据或利用数据挖掘算法进行数据预测和填充,确保编码数据的完整性。

(三)编码数据安全管理

编码数据包含了发电厂的众多敏感信息,如设备参数、物资采购信息、人员权限等,数据安全至关重要。数据治理技术通过访问控制、数据加密、数据备份与恢复等手段保障编码数据的安全。在访问控制方面,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BAC)模型是常用的方法。根据发电厂不同岗位和职责,划分不同的角色,如生产人员、管理人员、维护人员等,并为每个角色分配相应的编码数据访问权限。生产人员只能访问与生产相关的设备编码和运行数据,而管理人员则可以访问更广泛的编码数据用于决策分析。同时,采用数据加密技术对编码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在存储介质或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取或篡改。利用对称加密算法或非对称加密算法对设备编码和物资编码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只有拥有正确密钥的用户才能解密和访问数据。

三、发电厂编码数据建设中数据治理技术应用面临的挑战

(一)数据治理意识淡薄

部分发电厂员工对数据治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数据治理的意识和主动性。在编码数据建设过程中,仍然沿用传统的工作方式,忽视编码数据的规范性和质量问题。有些员工随意定义编码,不遵循统一的编码规则,导致编码数据混乱。这种对数据治理的忽视使得数据治理技术难以有效实施,影响了编码数据建设的质量和发电厂的运营效率。

(二)数据治理技术能力不足

数据治理涉及多种复杂的技术和工具,对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然而,一些发电厂缺乏具备专业数据治理技术能力的人才,技术团队对数据治理工具的掌握程度有限,无法充分发挥数据治理技术的优势。在应用数据质量评估工具时,不能准确设定评估指标和阈值,导致评估结果不准确;在使用数据加密技术时,加密算法选择不当或密钥管理不善,存在数据安全风险。

(三)数据治理与业务流程脱节

数据治理的目的是支持业务运营,但在实际应用中,数据治理往往与发电厂的业务流程脱节。数据治理工作没有充分考虑业务需求和业务流程的特点,导致制定的数据标准和规范无法满足业务实际需要。数据治理过程中,没有与业务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业务部门对数据治理工作的参与度不高,使得数据治理工作难以落地实施,无法真正为发电厂的高效运营提供有力支持。

四、应对策略

(一)加强数据治理意识培训

通过组织培训、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发电厂全体员工的数据治理意识。开展数据治理专题培训课程,向员工介绍数据治理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在编码数据建设中的作用,使员工了解数据治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在培训过程中,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让员工深刻认识到不规范的编码数据对业务运营的负面影响。同时,在发电厂内部宣传栏、内部网站等平台宣传数据治理的重要性和成果,营造良好的数据治理文化氛围,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数据治理工作。

(二)提升数据治理技术能力

加大对数据治理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一方面,对发电厂现有技术人员进行数据治理技术培训,提供参加专业技术培训课程、学术交流活动的机会,使其掌握最新的数据治理技术和工具。另一方面,引进具有丰富数据治理经验的专业人才,充实技术团队力量。建立数据治理技术研究小组,针对发电厂编码数据建设中的技术难题进行攻关,不断优化数据治理技术方案。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共同研究和探索适合发电厂的数据治理技术,提升发电厂的数据治理技术水平。

(三)促进数据治理与业务流程融合

在数据治理过程中,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将数据治理工作与业务流程紧密结合。在制定编码数据标准和规范时,充分征求业务部门的意见,了解业务需求和业务流程特点,确保数据标准和规范能够满足业务实际需要。建立数据治理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定期召开沟通会议,及时解决数据治理过程中出现的与业务流程相关的问题。将数据治理工作纳入业务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提高业务部门对数据治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促进数据治理与业务流程的深度融合,使数据治理真正为发电厂的高效运营服务。

五、结语

在发电厂追求高效运营的道路上,编码数据建设是重要的基础工作,而数据治理技术则是保障编码数据质量和价值的核心手段。通过应用数据治理技术实现编码数据标准化、提升数据质量、保障数据安全,能够为发电厂的生产、管理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尽管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着数据治理意识淡薄、技术能力不足以及与业务流程脱节等挑战,但通过加强培训、提升技术能力和促进业务融合等策略,可以有效应对这些挑战。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数据治理理念的深入,持续优化数据治理技术在发电厂编码数据建设中的应用,将为发电厂的高效运营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助力发电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范玉顺.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2]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5 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朱扬勇,熊赟.数据治理:概念、方法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