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AM 理念的小学英语与艺术融合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陈雪芳
鹰潭市第九小学 江西省鹰潭市月湖区 335003
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语言能力已成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然而,当前小学英语教学多以语言知识传授为主,教学内容割裂,学生学习兴趣不足,难以满足 21 世纪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在这一背景下,STEAM 教育理念以其独特的跨学科特性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该理念强调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与数学相融合,倡导通过真实情境、项目任务和创造性表达激发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将英语与艺术等学科融合,不仅能够优化课堂内容,还能提升学生语言表达、审美认知与创新实践的多维素养,拓展英语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一、STEAM 理念的理论基础
STEAM 教育这一理念源自 STEM 教育,主要指的是将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以一种综合方式呈现的课程教育教学方式。STEAM 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全面的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践活动和问题引导的方式进行,并且在教学方式中注重艺术的教学,不再是狭义上的对于美和形式的表现,艺术本身还能够提供培养创造力和拓展思路的方法。在小学教育阶段,STEAM 理念的产生是基于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具有了实现STEAM理念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方案,可以创造出一个更为开放、灵动而综合的环境。
二、基于STEAM 理念的小学英语与艺术融合教学活动设计路径
(一)主题统整下的教学内容整合路径
以主题统整为基础开展的英语与艺术的融合教学能够打破学科间的隔阂,促进知识间的融会贯通。从 STEAM 的教育理念出发,课程内容不再是纯粹对英语语言技能的死记硬背或是单纯呈现艺术技能,而是围绕共享主题开展全方位学习。例如,“ Seasons(季节)” 作为一个主题,英语课堂会学习气候变化、季节性和各种活动的相关词汇和表达方法,在艺术活动中,教师会指导孩子运用颜色和线条将自己对每季度的感知画出来。“ Seasons"“ 春天是暖风习习的,风很大” 这样的感觉,运用画笔将其具象化。
(二)语言与艺术表达的任务设计路径
在 STEAM 理念中,强调跨学科的能力培养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这个背景下,鼓励他们通过语言和艺术两种形式来达到更高层次的任务完成。例如,“ DescribingMyPet” 小学英语课程项目包含用英语来完整地讲述和描述宠物特征和日常生活习惯等等,还有他们幻想的宠物形象通过铅笔绘画、手工或简单的拼贴作业呈现出来。语言和艺术相互促进,需要学生把感官经验转化为文字,而且运用艺术手段对主题做深入的理解和表达。在这个任务的设计时,教师关注的是任务的弹性和创新性,鼓励学生自己主动设计,激发表达的需求和积极思维的倾向,使其英语语言和艺术实践活动有机整合,以达到动力的提升和深入程度。
(三)创作导向的教学环节组织路径
创作导向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构建,最终完成具有独创性和表现力的作品。在英语融入艺术的教学中,将任务设置为创意型任务,可以激发学生将已学知识全部调动、应用起来,完成有情感、有逻辑的作品。例如在“ FoodandHealth” 主题教学结束后,要求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张名称为“ HealthyMenu” 的宣传海报,英文写出菜单名称、搭配原则,采用艺术知识表现食品特色等。此教学单元的流程包括单词学习、句子学习、构思画面及制作展板等,每个环节都有语言学习的意图,也有艺术能力的参与。
三、基于STEAM 理念的小学英语与艺术融合教学活动的实践策略
(一)引导学生开展项目式探究的实施策略
项目式探究强调学生围绕真实问题进行合作学习与创造性表达,是STEAM 教学的重要方法。这个“ 城市与建筑” 的主题模块由教师引导学生,以“ MyDreamCity” 作为题目开展研究性活动,使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理想城市必须拥有的元素,如公园、学校、图书馆等,以艺术的方式设计建筑物的外观、规划道路等。这个过程被细分为五个阶段:搜集资料、词汇积累、初步设计、团队建设、最终汇报。每一位学生既要负责英语表述,也要参与到城市模型的设计当中。在最后的展报过程中,学生需要用完整的句子介绍自己的城市功能及设计的核心理念,使语言输出运用具有实用性。
(二)融合多模态资源提升课堂参与的策略
多模态资源的运用是提升小学课堂参与度与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教师在设计融合活动时,通过图片、视频、实物、手势、绘画等多元表达手段,为学生营造丰富的感官刺激与语言情境。例如在“ Animals and Habitats”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播放真实动物栖息地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细节,随后展示不同动物图片引出关键词汇,并配合实物玩偶进行口语操练。艺术环节中,学生使用剪纸、拼贴等方式创作“ 动物之家” ,巩固词汇表达并延展视觉表达。课堂中,学生在听、说、看、做中全身心投入,激发了表达欲望与思维联动能力。
(三)构建过程性评价促进综合素养发展的策略
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与表现,是衡量融合教学效果的重要工具。在英语与艺术融合活动中,教师通过观察记录、学生自评与小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动态掌握学生语言表达、艺术表现与合作能力的发展情况。以“ 环保主题海报制作” 项目为例,教师设计“ 任务清单”和“ 表现观察表” ,记录学生在资料查找、英语口语表达、色彩构图、团队分工等各阶段的表现,并给予个别反馈。学生也根据“ 自我成长卡” 记录每日完成情况,学会反思与调适学习过程。
结语:在 STEAM 理念引导下,将小学英语与艺术融合,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语言应用场景,也丰富了其审美体验与创造表达方式。通过主题统整、任务驱动与创作导向的融合路径设计,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实现多维度成长。实践表明,融合教学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综合素养,促进语言与艺术能力协同发展。未来,应进一步优化融合设计策略,强化项目实践与评价机制,使融合课程真正成为提升小学生创新思维、跨学科能力与综合表达力的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张子悦.基于 STEAM 理念的小学英语教学探索[J].新课程研究,2023(19):45-47.
[2]刘玲艳.基于 STEAM 理念的小学英语教学研究[J].科幻画报,2023(6):0067-0069.
[3]朱昱晓.适性扬才 由学而能——STEAM 理念下小学英语教学融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探究[J].文科爱好者, 2022(4):167-169.
作者简介:陈雪芳(1991.10),女,汉族,福建尤溪,本科(学历),中小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