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在孙家炉村五育融合项目化活动中的实践路径与教育价值研究
庄雨竹
长春市一三六中学 130062
一、孙家炉村五育融合项目的背景与现状
孙家炉村位于吉林省偏远山区,经济相对落后,教育资源有限。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孙家炉村引入了多项教育改革措施,强调五育融合,推动素质教育发展。村里的学校积极探索以项目化活动为载体,将数学教学与德育、体育、美育、劳育有机结合。
目前,孙家炉村的高中数学教学面临一些挑战: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足、实践活动缺乏创新、教师资源有限等。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学校结合本地实际,设计了以数学为核心的五育融合项目,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实践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二、高中数学在五育融合中的理论基础
1.学科核心素养与五育融合
高中数学不仅是培养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的重要学科,也是实现五育融合的重要载体。数学中的问题解决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创新思维等,既符合智育目标,也能促进德育、劳育等的落实。例如,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2.项目化学习的教育理念
项目化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真实的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实践能力。在五育融合中,项目化学习能够将不同育人目标有机结合,使数学教学具有更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3.地域文化与数学教育的结合
孙家炉村具有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如传统手工艺、农业生产等。将这些元素融入数学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激发学习兴趣,实现地域文化与数学教育的深度融合。
三、高中数学在孙家炉村五育融合中的实践路径
(一)构建以项目为核心的数学实践活动
1.主题设计与资源整合
结合孙家炉村的地域特色,设计与数学相关的实践项目。例如,“ 农村经济中的统计分析” 、“ 传统手工艺的几何模型” 、“ 农业生产中的数据管理” 。这些项目既贴近生活,又具有实践操作价值。
2.分阶段实施
项目实施分为准备、实践、总结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项目背景和目标;实践阶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数据收集、模型建立、问题解决等活动;总结阶段,学生展示成果,反思过程。
3.多元评价体系
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评价内容包括项目设计的合理性、数据分析的准确性、成果展示的创新性等。
(二)融合德育:培养责任感与合作精神
在数学项目中融入德育元素。例如,团队合作中强调责任分工,遇到困难时培养坚持不懈的精神。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弘扬诚实守信、合作共赢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
(三)融合体育:激发学习动力与团队合作
设计数学与体育相结合的活动,如“ 数学运动会” 、“ 数学闯关游戏” 。学生在运动中应用数学知识,增强体质的同时培养合作精神。比如,利用几何知识设计体育场馆布局,结合体育比赛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四)融合美育:提升审美与创造力
通过数学与艺术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利用几何图形设计艺术作品,研究对称、比例等美学元素。组织数学绘画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审美情趣。
(五)融合劳育:实践操作与劳动技能培养
结合农村实际,开展数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例如,利用数学知识优化土地利用、灌溉方案设计、农产品价格分析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价值,增强劳动技能。
四、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分析
以“ 农村经济中的统计分析” 项目为例,具体实践路径如下:
1.主题引入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介绍统计学在农业、养殖等方面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数据收集
学生走访村民,收集农业产量、收入、成本等数据。结合实际,学习如何设计问卷、采集数据。
3.数据处理与分析
利用Excel 或其他工具,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算平均值、方差、增长率等指标。
4.结果展示
学生制作统计图表,撰写分析报告,展示农村经济的变化趋势。
5.反思与总结
讨论数据分析的意义,反思实践中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统计学基础知识,还培养了合作、责任、创新等五育目标。
五、教育价值分析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将高中数学融入五育融合项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审美情趣,实现学科素养与品德素养的共同提升。
(二)激发学习兴趣与实践能力
项目化活动贴近生活,具有实际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实践,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应用技能。
(三)推动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有限,创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具有农村特色的创新型人才,为农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四)实现五育的有机融合
数学作为核心学科,通过项目化活动,可以有效融合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形成多维度、多层次的育人体系。
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1.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部分农村教师缺乏项目化教学经验,建议加强教师培训,提升其跨学科整合能力。
2.资源有限,实践活动受限
缺乏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实践场所。应争取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丰富教学资源。
3.学生基础差异大,个性化指导不足应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个性发展。
4.评价体系不完善
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注重过程评价和能力培养。
七、未来发展方向
未来,应继续深化五育融合,丰富项目类型,拓展实践空间。利用信息技术,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加强校企、校地合作,提供更多实践平台。推动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复合型教育人才。
结语
高中数学在孙家炉村五育融合项目中的实践探索,为农村教育提供了宝贵经验。通过项目化、实践性强的教学路径,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也促进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这一模式充分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未来,应不断总结经验,优化策略,推动农村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秀梅.“ 项目化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学数学》,2018(5):67-70.
[2]陈鹏飞.“ 五育融合背景下的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研究” 《课程教材教法》,2019(11):89-92.
[3]张红梅.“ 以项目化活动促进高中数学课程创新实践” 《基础教育课程》,2021(4):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