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泵站建设中的施工管理措施
姚祥虎
身份证号:340202196704142015
引言
水利工程泵站在水资源合理配置、防洪排涝、农业灌溉以及城乡供水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泵站建设涉及土建工程、机电设备安装、电气系统构建等多个专业领域,施工过程复杂,技术要求高,施工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因此,深入研究并优化水利工程泵站建设中的施工管理措施,对提高泵站建设水平、保障水利工程功能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水利工程泵站建设中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保障工程建设质量
施工管理通过对水利工程泵站建设全过程的把控,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设计标准和使用要求。从施工材料的采购检验,到各施工环节的工艺控制,再到工程成品的质量验收,严格的施工管理能够规范施工行为,保证每一道工序都符合技术规范。通过建立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质量责任,加强质量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避免质量缺陷和安全隐患的产生,从而保障泵站工程在建成后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发挥其应有的水利功能。
(二)有效控制建设成本
科学的施工管理有助于实现水利工程泵站建设成本的合理控制。通过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资源配置,可以避免因施工计划不合理导致的工期延误和资源浪费,降低人工、材料和设备使用成本。在施工过程中,严格的成本管理措施能够对工程费用进行动态监控,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并采取纠偏措施,防止成本超支。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损耗,进一步节约建设成本,使工程建设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确保施工安全与进度
施工管理在保障水利工程泵站施工安全和进度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培训、设置安全防护设施等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施工人员创造安全的作业环境。合理的进度管理则通过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跟踪和调整,及时解决影响施工进度的各种问题,确保工程按照预定的时间节点顺利推进。安全与进度的有效保障,不仅能够减少工程建设中的风险和损失,还能为工程早日投入使用、发挥效益奠定基础。
二、水利工程泵站建设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设计与施工衔接不畅
在水利工程泵站建设中,规划设计与施工环节的衔接存在不足。部分设计单位在进行泵站设计时,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调研不够深入,导致设计方案在施工过程中难以实施。设计图纸与施工实际需求存在偏差,施工单位需要频繁进行设计变更,不仅增加了施工难度和成本,还可能延误工期。同时,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使得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技术应用与管理不足
水利工程泵站施工涉及多种复杂技术,当前在施工技术应用与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些施工单位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积极性不高,仍然沿用传统的施工方法,导致施工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现代泵站建设的技术要求。在施工技术管理上,缺乏完善的技术交底制度和技术档案管理,施工人员对施工技术要点和质量标准掌握不全面,容易出现施工操作不规范的情况。此外,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无法有效解决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制约了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三)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部分水利工程泵站建设项目的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存在漏洞。安全管理方面,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严格,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防护设施设置不规范、施工人员违规操作等问题,安全隐患较多。质量管理方面,质量检验制度不健全,对施工材料和构配件的检验把关不严,隐蔽工程和关键工序的质量验收不严格,导致工程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同时,缺乏有效的质量追溯机制,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难以准确查找原因和追究责任,影响工程质量的持续改进。
三、水利工程泵站建设施工管理优化措施
(一)优化施工规划与组织协调
加强水利工程泵站建设前期的施工规划工作,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单位应与设计单位密切配合,深入开展施工现场勘察,对设计方案进行充分论证,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流程、施工方法、资源配置和进度计划,为施工过程提供指导。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各方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协作,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定期召开工程例会、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等方式,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准确,实现施工过程的高效组织与协调。
(二)强化施工技术管理与创新
重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泵站建设中的应用,积极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施工单位应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经验,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应用。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加强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加强施工技术档案管理,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资料进行及时收集、整理和归档,为工程质量追溯和后续维护提供依据。鼓励施工人员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对在施工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成果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三)完善安全与质量管控体系
建立健全水利工程泵站建设的安全与质量管控体系。安全管理方面,明确各级安全管理责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安全巡查和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安全防护设施齐全有效,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质量管理方面,建立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加强对施工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检验,确保材料设备质量合格。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执行隐蔽工程和关键工序的验收制度,确保每一道工序质量合格。建立质量追溯机制,对工程质量问题实行责任追究,确保工程质量可控。
结束语
水利工程泵站建设中的施工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对保障工程质量、控制成本、确保安全和进度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理念的持续更新,水利工程泵站建设施工管理将朝着智能化、绿色化、精细化方向发展,为水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
参考文献
[1]王富建. 水利工程泵站建设中的施工管理措施[J]. 大众标准化, 2025,(12): 74-76.
[2]施江峰, 黄桂平, 姚斌, 丁凯, 孟迪. 水利工程泵站建设中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 水上安全, 2024, (22): 145-147.
[3]朱海浩. 水利工程泵站建设中施工管理措施研究与思考[J]. 珠江水运, 2022, (23): 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