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人工智能促进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作者

孙路 王洁

和龙市实验小学校 吉林省延边州和龙市 133500

引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然而,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在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人工智能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优势,为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可能。研究人工智能如何有效促进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工智能与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概述

(一)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内涵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通过智能算法、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实现对教育过程的智能化支持与优化。它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可以模拟人类教师的教学行为,实现个性化教学与智能辅导;还能为学生创造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与互动性,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与创新。

(二)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构成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涵盖多个方面,主要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体现在学生对数学概念、原理的理解与推理,以及对数学问题的有条理分析与解答;形象思维能力表现为学生借助直观图形、实物等理解数学知识,将抽象数学问题形象化;创新思维能力是指学生能够突破常规思维,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批判性思维能力则要求学生对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进行质疑、反思,判断其合理性与准确性。

(三)人工智能与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关系

人工智能与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紧密相连。一方面,人工智能为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教学资源,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更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活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学习与生活,提高学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现状与问题

(一)教学方法传统单一

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多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知识、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课堂上,教师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数学问题的讲解,多是直接给出解题思路和方法,学生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索的过程,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与提升。

(二)教学资源相对匮乏

小学数学教学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存在不足。部分学校教学资源局限于教材和少量教辅资料,缺乏多样化的教学素材,如数学科普视频、趣味数学游戏、数学实践案例等。有限的教学资源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视野,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空间。

(三)教学评价不够全面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侧重于学生的学业成绩,以考试分数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忽视对学生思维过程、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发展的评价。这种片面的评价方式,无法全面了解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不能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与指导,难以激发学生提升思维能力的动力,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持续发展。

三、人工智能促进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利用人工智能实现个性化学习支持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对学生学习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如学习进度、答题情况、学习习惯等,精准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知识薄弱点,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针对不同思维能力水平的学生,推送适合其发展的学习内容和练习题目,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智能系统还能实时监测学习情况,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个性化发展。

(二)借助人工智能丰富教学资源与形式

人工智能能够整合海量的教学资源,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丰富多样的素材,如动画视频、虚拟实验、数学故事等。这些资源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数学知识,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创设沉浸式的数学学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运用人工智能智能工具辅助教学

人工智能开发的智能教学工具,如智能解题软件、数学思维训练平台等,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辅助。智能解题软件不仅可以给出问题答案,还能详细展示解题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题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训练平台通过设计各种思维训练游戏和挑战任务,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帮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思维能力,提升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

(四)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互动学习环境

人工智能支持下的互动学习环境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通过在线学习平台、智能教学机器人等,学生可以与教师、同学进行实时互动交流。在互动过程中,学生分享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想法,听取他人的观点和建议,相互启发,促进思维的碰撞与发展。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动态,给予有效的引导和指导,营造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五)完善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评价体系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对学生的思维过程、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发展进行评价。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数据的分析,如课堂参与度、问题解决策略、思维创新性等,智能评价系统能够多维度、动态地评估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水平。同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详细的评价报告和改进建议,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指导学生针对性地提升思维能力。

(六)加强教师人工智能教学能力培养

教师是人工智能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实施者。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强对教师人工智能教学能力的培训,提升教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教学的水平。培训内容包括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原理、常见教育应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设计等。通过培训,使教师能够熟练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方面的优势,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结束语:人工智能为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带来了新的契机与变革。通过利用人工智能实现个性化学习支持、丰富教学资源与形式、运用智能工具辅助教学、构建互动学习环境、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以及加强教师相关能力培养等策略,能够有效促进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未来的小学数学教育中,应不断探索人工智能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推动小学数学教育向智能化、高质量方向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缪玉国.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 启迪与智慧(上), 2025, (06): 106-107.

[2]冼炜贤. 结构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 基础教育论坛,2025, (11): 18-20.

[3]程鸣凤. 基于思维可视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5, (17): 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