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市政污水管网CCTV 检测图像智能识别及缺陷分级算法开发

作者

吴国辉

身份证号:110105197104276816

市政污水管网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收集和输送城市污水的关键任务,其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生态环境与居民生活质量。近年来,CCTV 检测技术凭借直观、高效的特点,成为市政污水管网检测的主要手段。然而,随着管网规模日益庞大,人工分析 CCTV 检测图像存在效率低下、漏检误检率高、主观判断差异大等问题,难以满足管网运维的实时性与准确性要求。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与图像处理技术,实现对管网缺陷的自动化、智能化检测与分级,不仅能够大幅提升检测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还能为管网的科学维护、精准修复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有效保障城市排水系统的稳定运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基于深度学习的市政污水管网 CCTV 图像特征提取与识别方法

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领域展现出强大的能力,其通过构建多层神经网络自动学习图像特征,相比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与适应性。针对市政污水管网 CCTV 图像,由于管道内部环境复杂,光照不均、图像模糊、存在水渍或杂质干扰等问题,对特征提取与识别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作为基础架构,通过设计多层卷积层与池化层组合,自动提取图像中管道结构、缺陷部位的特征信息。在卷积层中,利用不同大小的卷积核捕捉图像中不同尺度的特征,小卷积核关注细节信息,大卷积核获取整体结构特征;池化层则对卷积层输出进行降维处理,减少计算量的同时保留关键特征,提高模型对图像变形、位移的鲁棒性。同时,引入残差网络(Residual Network,ResNet)结构,解决深度神经网络训练过程中的梯度消失与退化问题,使得网络能够构建更深的层次,学习到更复杂、抽象的特征表示。通过大量标注的市政污水管网 CCTV 图像数据对网络进行训练,网络不断调整参数优化特征提取能力,最终实现对裂缝、腐蚀、变形、堵塞等多种缺陷类型的有效识别。

2.市政污水管网缺陷分级算法的构建与优化

准确的缺陷分级对于市政污水管网的维护决策至关重要。本文在识别出缺陷类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科学的缺陷分级算法。首先,依据市政工程相关标准及行业规范,结合实际管网运行状况,对不同类型缺陷制定明确的分级标准。以裂缝为例,按照裂缝的长度、宽度以及分布情况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对于腐蚀缺陷,则根据腐蚀面积占管道总面积的比例进行分级。在算法实现上,利用机器学习中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算法,将提取到的缺陷特征作为输入,通过构建合适的核函数映射到高维空间,寻找最优分类超平面,实现缺陷等级的精准划分。考虑到不同缺陷类型在特征空间中的分布差异,对 SVM 算法的参数进行优化调整,采用交叉验证与网格搜索相结合的方法,寻找最优的惩罚因子与核函数参数组合,提高分级算法的泛化能力与准确性。同时,为进一步提升算法性能,引入集成学习思想,将多个 SVM 分类器进行融合,通过投票机制或加权平均的方式确定最终的缺陷等级,有效降低了单一分类器的误判风险,提高了分级结果的可靠性。

3.市政污水管网 CCTV 检测图像智能识别及缺陷分级算法的实验验证与分析

为验证所开发算法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搭建了实验平台进行全面测试。

实验数据来源于多个城市不同工况下的市政污水管网 CCTV 检测图像,涵盖了不同管径、不同材质、不同使用年限的管道,确保数据的多样性与代表性。将数据集按照一定比例划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其中训练集用于模型参数学习,验证集用于调整模型超参数,测试集用于评估算法最终性能。在实验过程中,对比了本文算法与传统图像识别算法(如基于HOG 特征与 SVM 的方法、基于 Haar 特征与 Adaboost 的方法)以及现有的深度学习识别算法(如 YOLO、SSD)在识别准确率、召回率、F1 值等指标上的差异。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缺陷识别准确率上达到 95.6% ,明显高于传统算法的 82.3%-88.7% 以及其他深度学习算法的 90.2% -92.4% ;在缺陷分级方面,平均分级准确率达到 93.8% ,有效解决了传统人工分级主观性强、误差大的问题。同时,通过对不同复杂程度图像的测试发现,本文算法在光照不均、图像模糊等恶劣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的识别与分级精度,验证了其良好的鲁棒性与适应性,满足市政污水管网实际检测需求。

4.市政污水管网 CCTV 检测图像智能识别及缺陷分级算法的应用前景与价值

市政污水管网 CCTV 检测图像智能识别及缺陷分级算法的成功开发,为管网运维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在实际应用中,该算法可集成到便携式检测设备或在线监测系统中,检测人员在现场采集图像后,系统能够实时对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快速识别缺陷类型并完成分级,为管网维护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通过长期积累检测数据,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可构建管网健康状况数据库,实现对管网运行状态的动态监测与预测分析,提前发现潜在风险,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计划,避免因管网故障导致的城市内涝、污水泄漏等问题。此外,该算法的应用还能有效降低管网运维成本,减少不必要的人工巡检与修复工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社会效益角度看,保障了城市排水系统的稳定运行,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对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与应用价值。

结束语:本文围绕市政污水管网 CCTV 检测图像智能识别及缺陷分级算法展开深入研究,成功构建了一套高效、准确的算法体系。未来算法仍需进一步优化改进。一方面,可探索引入更先进的深度学习模型,如Transformer 架构,提升对复杂图像特征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对小样本缺陷、罕见缺陷类型的研究,提高算法的泛化能力。同时,推动算法与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构建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市政污水管网运维管理体系,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顾洁.CCTV 结合声呐检测技术在蚌埠市污水管网检测中的应用[J].城市勘测,2025,(02):236-240.

[2]贺鹰霞.基于机器学习的城市污水管道缺陷状况智能诊断方法及应用[D].天津城建大学,2024.

[3]陈家雪.污水管网缺陷排查信息的智能管理与可视化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