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给排水施工中的材料选择与使用

作者

刘良玉

南京兴河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南京 210000

引言

给排水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与市政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城市供水与排水的核心功能,与居民日常生活、城市正常运转息息相关。而给排水施工中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是决定工程质量优劣、功能能否正常发挥以及使用寿命长短的关键因素。优质的给排水材料,能够确保供水水质安全、排水畅通无阻,减少工程后期维修成本;反之,材料选择不当或使用不规范,则可能引发管道渗漏、堵塞、水质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不仅影响居民生活质量,还会造成资源浪费与经济损失。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给排水施工材料不断更新迭代,对材料选择与使用的要求也日益严格。因此,深入研究给排水施工中材料选择与使用的相关问题,探索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给排水施工中材料选择与使用的重要性

(一)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

给排水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合适的材料具备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能够承受水压、水流冲刷以及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避免出现管道破裂、渗漏等问题,确保给排水系统长期稳定运行。在供水管道施工中,选择耐腐蚀、无毒害的材料,可有效防止水质污染,保障居民用水安全;排水管道采用强度高、抗堵塞性能好的材料,能确保污水和雨水及时排出,避免积水和内涝等灾害发生,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

(二)影响工程使用寿命

给排水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决定了工程的使用寿命。优质的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的性能,减少因材料老化、损坏而导致的维修和更换频率。例如,采用高性能的塑料管道替代传统金属管道,可有效避免金属管道的锈蚀问题,延长给排水系统的使用寿命,降低工程全生命周期成本。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材料,能够从根本上提升给排水工程的耐久性,减少后期维护投入,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给排水施工中材料选择与使用存在的问题

(一)材料选择标准不明确

在给排水施工中,部分施工单位对材料选择的标准认识不足,缺乏系统的材料知识和科学的选择依据。一些施工人员仅仅关注材料价格,忽视材料的质量和性能,选择低价劣质材料,导致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对不同应用场景下材料的适用性缺乏深入研究,在选择材料时未充分考虑工程的实际需求,如在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中,未选用符合高压要求的管材,容易引发管道爆裂等安全事故。此外,材料市场种类繁多、鱼龙混杂,缺乏统一明确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增加了施工单位选择优质材料的难度。

(二)材料使用不规范

材料使用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也是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材料储存环节,部分施工单位未按照材料的特性进行妥善保管,导致材料受潮、变形、老化等,影响材料性能。在材料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如管道连接不牢固、密封不严,容易造成渗漏;未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管道铺设,导致管道坡度不合理,影响排水顺畅。此外,对新型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技术要求掌握不够,在施工过程中未能充分发挥新型材料的优势,甚至因使用不当引发质量问题。

(三)质量监管机制不完善

目前,给排水施工材料的质量监管存在诸多漏洞。施工单位内部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缺乏对材料采购、进场检验、储存使用等环节的严格把控,部分材料未经检验合格就投入使用。监理单位和政府监管部门对给排水材料的监管力度不足,监管方式单一,主要以抽样检查为主,难以全面发现材料质量问题。对违规使用不合格材料的行为处罚力度不够,未能形成有效的震慑力,使得一些施工单位为追求经济利益,铤而走险使用劣质材料,严重影响给排水工程质量。

三、优化给排水施工中材料选择与使用的策略

(一)明确材料选择原则与标准

施工单位应建立科学的材料选择体系,明确材料选择的基本原则和标准。在选择给排水材料时,首要考虑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确保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工程设计要求。根据工程的具体使用环境和功能需求,选择具有相应特性的材料,如在潮湿环境中选择防潮性能好的材料,在高温环境下选择耐高温材料。同时,关注材料的环保性能,优先选用绿色环保、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此外,建立材料供应商评估机制,对材料供应商的信誉、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进行综合评价,选择优质可靠的供应商,从源头上保证材料质量。

(二)规范材料使用流程与工艺

制定严格的材料使用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材料在储存、运输、安装等各个环节得到正确处理。在材料储存方面,根据材料的特性提供合适的储存环境,采取防潮、防晒、防变形等措施,避免材料性能受损。在材料安装过程中,加强施工人员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各种材料的安装工艺和技术要求,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例如,在管道连接时,根据不同管材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并确保连接牢固、密封良好;在管道铺设时,严格控制管道坡度和高程,保证排水顺畅。同时,对于新型材料,及时组织技术交底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正确使用,充分发挥材料性能优势。

(三)加强材料质量监管体系建设

构建完善的材料质量监管体系,强化对给排水施工材料的全过程监管。施工单位应建立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对材料采购、进场检验、储存使用等环节的自我监督,确保每一批材料都经过严格检验,不合格材料坚决不予使用。监理单位要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加大对材料质量的检查力度,采用多种检测手段,对材料的外观、规格、性能等进行全面检测。政府相关部门应完善质量监管法规和标准,加强对给排水工程材料质量的抽查和监管,对违规使用不合格材料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提高施工单位的违规成本,形成有效的质量监管威慑力。

(四)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与技术交流

重视给排水施工材料应用领域的专业人才培养,提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高校和职业院校应优化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增加给排水材料知识和应用技术的教学内容,培养具备专业材料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企业要加强对在职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材料知识讲座、技术交流活动和实操培训,使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及时了解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动态,掌握材料选择与使用的最新方法和技术要求。此外,鼓励行业协会和科研机构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和技术推广活动,促进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给排水施工材料应用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结束语

给排水施工中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对给排水工程的质量、安全、功能和使用寿命起着决定性作用。尽管当前在材料选择与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但通过明确选择原则与标准、规范使用流程与工艺、加强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培养专业人才与促进技术交流以及实现成本与质量的合理平衡等一系列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给排水施工材料应用的水平。在未来的给排水工程建设中,应持续关注材料技术的发展,不断优化材料选择与使用的方法和措施,为打造高质量、高性能的给排水工程提供坚实保障,推动给排水工程建设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瀚文. 给排水施工中的材料选择与使用[J]. 大陆桥视野, 2022,(09): 127-129.

[2]戴皓宇. 给排水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策略[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1, (21): 92-94.

[3]汤伯龙. 给排水施工中的安全及质量管理问题[J]. 科技风, 2019,(28): 132.

[4]平海坤. 给排水施工技术要点[J]. 山东工业技术, 2014, (24):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