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论歌剧《命运之力》中的音乐特点与演唱技巧分析

作者

李蕊彤 李悦雯

云南艺术学院

一、前言

《安宁,安宁》是威尔第著名歌剧《命运之力》ACT 四的一首戏剧女高音作品,作为一首感染力极强,音乐特征丰富的作品,这首作品常常被作为经典曲目上演于世界各大音乐厅。该作品讲述了善良的女主人公莱奥诺拉和男主人公阿尔瓦罗因为造化和缘分在故乡结识,但命运始终作梗导致两人阴差阳错的错失相守的机会,最终更是各奔黄泉。这首《安宁,安宁》是女主人公在对上帝祷告,面对生活的失意,面对爱情的纠结,内心的纠结和造化的弄人莱奥诺拉渴望上帝给予她心灵的平静和安宁。笔者希望通过研究《安宁,安宁》创作时作曲家的生活背景和状态,以及创作时期的特点,再结合本人学习演唱此曲时的一些心得体会,对这首人物性格异常矛盾,人物内心情感特别丰富的作品有一个更好的研究和学习的标准,也想借此机会能锻炼笔者自己的理论研究水平和锻炼出更为科学有效的学习歌剧咏叹调的方法。

二、关于歌剧《命运之力》

(一)威尔第及其歌剧创作

著名歌剧作曲家朱塞佩 . 威尔第出生于意大利的一个普通家庭,19 世纪的意大利非常动荡并且充满了不确定的各种政治因素,领土上出现各式战事,但是威尔第敏锐的音乐天赋并没有被这样的大环境所埋没,相反,威尔第在 19 世纪下半叶可谓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威尔第不仅仅是浪漫主义歌剧的奠基人,更有人说,威尔第的个人的艺术生涯就是 19 世纪后半部分的的意大利歌剧写真与映射。

当时意大利歌剧虽然在社会各个阶层都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这一时期的意大利歌剧创作却只是粗糙的停留在追求华丽恢弘的场面上,并没有非常细腻的唱段和情感作为基础,歌唱家在表演时动不动就搞即兴发挥,甚至和作曲家原本的意图产生偏差,只是借用歌剧作曲家原本的意图故意展现个人的演唱技巧,以华而不实的炫技为目的。直到 19 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的作曲风格在欧洲逐渐流传开来,配合着意大利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的慢慢崛起,新一派的作曲家才会意大利歌剧带来了新的活力,其中以罗西尼,贝利尼等作曲家将人声旋律部分固定下来,不再允许歌唱家在舞台上即兴发挥随意改动剧情发展,但受到时局的影响,歌剧中华而不实的浮夸任然没有彻底摆脱。

威尔第的歌剧与当时的意大利歌剧不同,他喜欢刻画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用戏剧化的音乐表现现实人物的内心,用丰富而具有想象力的旋律营造强烈的冲击感,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歌剧创作生涯中,威尔第一生有 26 部歌剧歌剧作品,其中《茶花女》,《奥赛罗》,《游吟诗人》,《弄臣》,《阿依达》等作品更是一直传唱至今的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命运之力》创作于威尔第作品成熟期,首演于 1862 年,不同于早期作品,这个时期的威尔第逐渐把注意力从表达爱国主义热情转移到对歌剧人物的塑造上来,朱塞佩 . 威尔第非常喜欢冲突色彩强烈的剧本,喜欢用创新性的和声和捉摸不定的旋律对人物角色进行塑造,同时关注人物内心的变化,创作出一批贴近人民生活和好作品。

(二)关于歌剧选段《安宁,安宁》

朱塞佩 . 威尔第的歌剧《命运之力》讲述了一个发生在 18 世界末期悲情故事,作品背景设定在塞维利亚:年轻帅气的混血阿尔瓦多与达官贵人侯爵之女莱奥罗娜坠入爱河,但是遭到莱奥洛娜父亲的强烈反对,两人计划远走高飞,就在这时,却一不小心被莱奥洛娜的父亲发现,在对峙过程中,年轻的阿尔瓦多的枪在抢夺过程中,枪支意外走火,射中了莱奥洛娜的父亲侯爵大人,侯爵大人在临死之前愤怒的诅咒了自己的女儿和阿尔瓦多,为了躲避莱奥洛娜的哥哥唐卡洛的复仇,一对恋人莱奥洛娜和阿尔瓦多只好丢下中枪的父亲落荒出逃,逃跑过程中却万万没有想到两人走散了,莱奥洛娜迫于情势只能男扮女装躲进了附近的修道院,阿尔瓦多则隐姓埋名加入军队服役,谁知阴差阳错,却在军队中与从未谋面的莱奥洛娜的哥哥唐卡洛一见如故变成好友,两人的真实身份终于浮出水面之后,唐卡洛要和阿尔瓦多决斗却被巡逻的卫兵终止,不得已阿尔瓦多再次出逃,这一次阿尔瓦多躲避在一个修道院之中,与莱奥洛娜一墙之隔,几年后,莱奥洛娜的哥哥唐卡洛又一次找到隐居在修道院内的阿尔瓦多,唐卡洛再次发起了决斗,却不幸在决斗中落败重伤,阿尔瓦多带着受伤的唐卡洛寻求医治却意外在自己修行的山洞里发现了正在祷告的莱奥洛娜,唐卡洛在多年之后仍然不能原谅自己的妹妹,用最后一次力气刺死了莱奥洛娜,心灰意冷的阿尔瓦多也在两兄妹死后不得释怀,最后跳崖了结。

朱塞佩 . 威尔第的咏叹调《安宁,安宁》讲述的是第四幕莱奥洛娜在修道院隐藏身份修行的第五个年头的之际,站在修道院后山洞口的莱奥洛娜不断的思念着心中的爱人阿尔瓦多,内心的痛苦和纠结让她唱出了经典的歌词:安宁,安宁,仁慈的上帝,请赐予我安宁。作品中充满了莱奥洛娜对恋人阿尔瓦多的不得而解的思念以及心中压抑多年的爱恋,无奈造化弄人,命运多舛,而就在此时,突然有人造访,莱奥洛娜虔诚的祷告被中断,而此人却正是她思念多年的恋人阿尔瓦多带着受伤的哥哥唐卡洛前来寻求帮助,歌曲在莱奥洛娜惊慌的歌词,愿上帝惩罚这个打扰她祷告的人时结束,殊不知,命运真的惩罚了包括莱奥洛娜在内的所有人。

三、《安宁,安宁》的音乐特点与演唱分析

(一)《安宁,安宁》的音乐特点

《安宁,安宁》钢琴伴奏版一共有九十三个小节,曲式结构为一个带再现单三部结构。前奏一共十八小节,这是一个激动的快板,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引子,因为这个部分和正式开始的 A 乐段是有一个明显的差异的,3/8 拍的节奏特点更是突出了紧张的气氛,音乐的元素逐渐让人不安忐忑起来,制造出了不详的气氛,甚至是暗示了莱奥诺拉的凄凉命运,在一句带着哭腔的强有力的呐喊后结束了整个引子。第一乐段A 整体分为三个乐句,第一乐句为19-23 小节,此时音乐由莱奥洛娜对命运的叹息之后恢复平静,音乐重启,应该是莱奥洛娜正在向上帝真诚的祷告,音乐从安静平缓开始,既有莱奥洛娜对命运多舛的悲哀也透漏着她对平静安宁的渴望,这也是著名歌词唱段“安宁,安宁,仁慈的上帝,请赐给我安宁”的出处。第二乐段 B 一共有三个小乐句,这也是此首咏叹调的主体核心,这个部分中有女主人公莱奥洛娜对过往美好爱情的回忆,以及对往日悲惨事实的懊恼和无奈面对现实的生活悲痛,这个部分中前后加以了五次转调,是威尔第用五次不同的和声旋律来辅以莱奥洛娜长时间以来对生活和爱情的感慨,加之此时恰逢莱奥洛娜在修道院隐修的第五年,所以笔者认为这也是威尔第加以五次转调的原因,每一次转调都体现出了周而复始的痛苦和不同样的心境,这五次转调的调性分别为降B 大调- 降E 大调- 降B 大调- 降b 小调- 降B 大调。

第三乐段 C(69-93 小节)为结束乐段,其中有一个间奏、乐句动机 C 和一个激烈暴躁的尾声共同完成,这是整首作品的高潮,76 小节速度发生了突然的转变,剧情到这里恰巧是阿尔瓦多带着受伤的唐卡洛前来寻求帮助,而莱奥洛娜并不知情,反而感觉她安静虔诚的祈祷收到了打扰,非常生气,甚至咆哮到:谁敢玷污这神圣的土地,愿上帝惩罚他。此时整个歌剧的剧情也将进入都最后的最具有戏剧冲突的高潮,而整个《安宁,安宁》咏叹调可以视为剧情高点来临前的最后的平静。

此首咏叹调处于威尔第作品的成熟期,前面讲过,这个时期的作品,威尔第把人物放在了核心位置,人物的角色冲突,内心矛盾与纠结,现实的压迫和命运的无奈,都在一次次的转调和旋律中显露无疑,而莱奥洛娜高亢的爱国主义情怀般的唱段,又完美的承接了威尔第初期作品和当时时代追求华丽音色的特点,可以说,这个咏叹调完美的成为了威尔第成熟期作品的典范,他在作品中添加的音乐新元素,成为了后期作品的试金石,为后面的晚期作品做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安宁,安宁》的演唱技巧

1. 演唱难点的处理

莱奥罗拉这个角色是威尔第为戏剧女高音歌唱家量身定做的,这首脍炙人口的咏叹调篇幅很大,旋律起伏甚至是超越了两个八度,其中复杂的乐句构成,再加上复杂多变的情感起伏变化,为演唱者制造了不少的麻烦,其中最为难以处理的是尤其是在高音部分那种渴求自由和解脱的高音,需要弱唱的部分,非常困难。

大跨度音程的处理,如八度音程。这首《安宁,安宁》中多次出现八度音程,这是威尔第刻意为之,目的是显出人物性格的冲突,突显戏剧性,当然这也非常符合莱奥洛娜的剧情性格需要,能够非常有效地推动剧情的发展。例如,在钢琴伴奏前十六个小节的前奏结束后,就用嘶吼或者说呐喊的形式来了第一个八度音程,这个大八度音程,笔者的经验是此处演唱式在下行的过程中轻声哼唱,需要用到哭腔的处理方法,这样的办法能够突显女主人公莱奥洛娜在祷告前对命运的悲叹,从至上而下的高音到低音中不要慢慢滑下来,尤其是高音的坚定,低音的部分则应该尽量弱而谨慎,从高声区向低声区直上直下的音型有很多,此时的处理务必保持高位置的状态,并不是在滑音的过程中就把高位置放下来,这样才能够足够的保持音色统一。第一乐段开始后,旋律是逐渐一点一点往上攀爬的,也是女主人公莱奥洛娜在情绪第一声宣泄后的逐步恢复理智的一种表现,此时的情绪应该是在逐渐恢复的过程中慢慢找到失落与无奈的平衡。

带有附点节奏音型则是需要尤其小心。《安宁,安宁》到处都是附点音符,大部分这样的附点节奏都出现在中声区,而中声区是叙事性最强的一个部分,威尔第用这种安排也是充分希望演唱家能用平和的状态去演唱这些附点节奏音符,从而使这部作品更有艺术感染力。转调的音准,这首咏叹调出现了多次转调,为了找到调性的演唱感觉,稳固中声区的发声腔体。随后,作曲家朱塞佩 . 威尔第在这里使用了“con enfasi”就即重音,突出的意思,作曲家明显有着重忆美好过往的意思,突出了女主人公莱奥洛娜对恋人阿尔瓦多的思念和深情,同时更把莱奥洛娜从回忆中拽回到现实后对现实生活残酷感到无奈和痛苦表示无奈。

最后,持续音的音准,持续音也就是所谓的长音,稍不注意就会使音高下滑,笔者在练习的过程中,会把更多的注意力盯在音准上,多次练习同一音高的长音,用“o”母音的嘴型带动“a”母音,这样声音更容易找到共鸣点,使声音听起来会更加圆润、精准。

2. 演唱情感的处理

我建议每一位学习者都非常认真切实的观看全剧至少两到三次,虽然笔者已经在之前的文字里把大概的剧情有所简介,但是全剧串通的看完是对作品理解的一个基本尊重,并且也才能通过这样的操作达到对作品的全然理解。而歌曲唱到第 42 小节的时候,歌词唱到“阿尔瓦多我仍然爱你”的时候,情绪也有悲观转为热情,这也是我们在演唱的时候需要注意到的,因为整个作品中女主人公的情绪其实也是在微妙的产生着不停的变化,例如开头的嘶吼,中段的无奈和抒情,直到最后的情绪的爆发,暴躁,都是需要我们在完整的观看过全剧多次以后才能确定和把握到位的。

结语

《命运之力》咏叹调选段《安宁,安宁》是我在本科学习阶段三年级的时候所学习的一首作品,现在回首,反而觉得其实学习这首作品是有难度的,一是声音的难度,在整个作品中要求音色的统一,高低音的准确位置,其实对我来说完成起来都有挺大的难度,再加上此曲有非常强烈的情绪对比,笔者在学习练习之时也时常收到感染,但基于莱奥洛娜的剧情设定,时常得做出克制或者又超越我年龄的一些理解,所以在情感处理上也有挺大的难度。笔者用这首作品在三年级下学期考试的时候虽然拿到了校内成绩第一,但是恰逢当时是 2020年新冠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网络上课确实对声乐演唱有着很多的局限性,很多声音情况并不能及时而准确的反应到导师的移动端,最后导致在沟通和学习的时候确实产生了不小的麻烦,笔者在此建议哪怕是个人先天条件非常优秀的学生也尽量的晚一些学习和演唱这首作品,以便更好更轻松的完成该作品。

作为威尔第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代表作,本曲不仅保留了意大利民族曲调和风格,又尝试做出了新的作曲技巧来发展这个音乐结构,戏剧性极强的感染力,也给听众带去了不同凡响的音乐效果,而本曲的旋律走向,伴奏织体又非常严谨,不同于以往意大利歌剧的即兴发挥特点,所以使我们又必须非常严谨的去学习和研究这首作品,最后希望笔者这些只言片语,能够为在学习这首《安宁,安宁》的声乐学生或者爱好者带去一点启发和帮助。

作者简介:李蕊彤(1999.06-),女,汉族,山西,学生,硕士研究生声乐表演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