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职工职业技能提升的协同机制研究
许少泓
四川省第六建筑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 511300
引言
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国有企业长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全国建筑行业的全面转型升级,国有建筑企业在重大工程建设中作用虽日益凸显,但普遍存在的管理效率低、职工素质参差不齐、技能技术水平不高、专精特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也愈加明显地制约着国有建筑企业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有助于凝聚人心、统一思想,而职业技能提升则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与工程质量,两者在企业发展中具有高度关联性。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国有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与问题,探索二者的协同机制,并提出优化建议。
一、国有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现状与作用
(一)国有建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与发展
国有建筑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政治工作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从计划经济时代的“政治挂帅”,到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文化引领”,思想政治工作逐步从纯粹的意识形态宣传转向注重职工实际需求和心理动态的引导机制。目前,国有建筑企业基本都建立了党委、工会、团委等组织形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和体系,并通过开展形势教育、道德讲堂、劳动竞赛、先进典型选树等活动,加强职工的理想信念教育与价值观引导。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与影响
在实际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提高职工忠诚度和稳定性的工具,更是提升团队执行力与战斗力的重要手段。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强化企业文化认同。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系统开展学习教育、文化宣贯及团队建设等活动,能持续强化企业核心价值观与愿景的传导,有效增进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与使命感,促使其在日常履职中自觉维护并积极践行企业理念。二是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价值观。依托典型案例剖析、先进示范引领及专题研讨交流等形式,思想政治工作能引导职工树牢诚信、敬业、协作等职业准则,切实强化职工的责任担当意识,确保其在工作中能严守规范、主动作为。三是作为企业内部沟通重要渠道,思想政治工作能通过谈心谈话制度、匿名反馈机制及舆情监测平台等载体,及时发现职工思想波动和诉求,帮助管理层实现情绪疏导与组织稳定,减少管理风险。
二、职工职业技能提升的现状与问题
(一)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现状
当前国有建筑企业普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职工培训制度,涵盖岗前培训、在岗提升、转岗培训及专项技能认证等多个层次,形成了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部分企业积极与高职院校、行业协会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开设专业课程,提升培训的专业性与实用性。在重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部根据施工节点和技术需求,组织开展短期技能强化班,确保技术人员能够迅速掌握关键工艺和操作规范。
(二)职工职业技能提升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尽管企业在技能培训方面投入逐年增加,但在培训实效性和体系化建设方面仍存在短板。一是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缺乏个性化与岗位导向,导致“学而不用”。主要表现为课程设计往往过于宽泛,未能紧密围绕职工具体岗位职责进行精准定制,使得所学技能难以直接转化为日常工作效能。二是职工参与积极性不高,部分基层职工对培训价值认识不足,内生动力不强。这主要源于培训内容与其实际工作关联度不高,加之缺乏有效的激励和保障机制,职工易将培训视为额外负担而非成长机遇,导致参与率偏低。三是培训评估机制不健全,缺乏培训效果追踪与成果转化评估,忽略了后续的技能应用和绩效提升,导致培训效果难以量化。此外,技能考核与晋升激励未能有效挂钩,难以形成“培训—激励—晋升”闭环,影响职工职业发展积极性。
三、思想政治工作与职工职业技能提升的协同关系分析
(一)思想政治工作对职工职业技能提升的促进作用
在国有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占据核心地位,发挥着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鼓舞士气等关键作用,在职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中嵌入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为职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心理支持,帮助职工理清“为何而学”“为谁而干”的深层意义,提升职工对岗位的认同感与成就感,促进职工将单纯的技术训练转化为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愿景的自觉行动。同时,通过开展先进个人、技能标兵等创先争优活动,还能引导职工将技能提升和自我价值实现相结合,进一步强化职工“愿意学”的动力。
(二)职工职业技能提升对思想政治工作执行的支持作用
反过来看,职业技能提升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工作内容与实践载体,使得思想教育能够更具体、更生动地融入日常工作,更加贴近职工思想动态与工作实际。例如将技能大赛与工匠精神宣传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了思想内涵,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有现实感,更具感染力和渗透力。此外,职工通过持续的学习和技能精进,能够切实增强在团队中的价值感、获得感与自我效能感,这种正向的心理体验正是认同与投入的内在动力,从而自然提高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同度与主动参与度。
四、优化思想政治工作与职业技能提升协同机制的策略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要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需做到“因人施教、因岗设策”。一是内容嵌入要精准。即要深度融入业务,也突出建筑行业特性,紧扣企业发展目标、项目任务重点、岗位核心职责、职工实际思想困惑和技能提升需求,着重加强安全生产、质量保障、环境保护、合同履约、担当精神、工匠精神等与企业生产经营和技能要求直接相关的思想教育。二是场景融合需深化。将微党课、主题讨论、榜样宣讲等嵌入到技能培训、技术交底、技能竞赛、项目例会等技能提升的场景中,实现时间和空间的高效利用和情景交融。如在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的攻关小组中同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在工法创新、QC 小组或降本增效行动等嵌入思想引领内容,让思政教育在解决生产技术瓶颈、提升效率的实战中发挥实效。三是善用现代传媒载体。利用好短视频、线上课程、互动讨论等多样化形式,增强内容的趣味性和参与感,吸引职工主动学习。
(二)提升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与多样性
在培训体系方面,应围绕岗位胜任力建设开展课程设计,强化实际操作与项目实践,避免形式主义。一是需求对接精准化。培训规划应结合建筑行业特性,锚定企业发展战略、项目技术攻坚需求、岗位胜任力模型和职工职业发展愿景四大坐标进行系统性需求分析,确保培训资源配置精准聚焦于安全管控、质量提升、成本管控、BIM 技术应用、装配式建筑发展、绿色建筑转型升级等核心业务领域。二是内容形式双创新。
五、结语
本文基于对国有建筑企业现实情况的分析,探讨了思想政治工作与职工职业技能提升的互动关系,指出两者在企业发展中的协同作用,并从制度建设、内容创新、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优化策略。研究认为,只有将思想政治工作从“软任务”转变为服务职工成长的“硬支撑”,并与技能培训深度融合,才能真正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组织效能。
参考文献:
[1] 刘博 .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困境与应对策略 [J]. 现代企业文化 ,2024,(31):55-57.
[2] 毛玉萍 . 新形势下构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研究 [J]. 现代企业文化 ,2024,(31):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