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浅谈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

作者

张海平

四川蜀道城乡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川东北分公司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廉洁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发展,更关乎党和国家的形象与利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国有企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必然选择。

一、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是思想认识不足。部分国有企业领导和员工对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认为廉洁文化建设是软任务,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直接贡献不明显,存在重业务轻廉洁的倾向。这种思想观念导致廉洁文化建设在企业中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支持,难以有效开展。二是教育方式缺乏创新。传统的廉洁教育方式多以集中授课、观看警示教育片等为主,形式较为单一,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难以满足员工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这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难以激发员工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导致教育效果不佳,无法真正深入人心。三是制度执行不到位。虽然许多国有企业建立了一系列廉洁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部分制度执行不严格、监督检查不到位等问题。一些制度形同虚设,未能发挥应有的约束和规范作用,使得廉洁风险依然存在,影响了廉洁文化建设的成效。四是文化融合不够深入。企业文化与廉洁文化的融合不够紧密,未能充分将廉洁理念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建设、员工行为规范等各个方面。廉洁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没有形成具有企业特色的廉洁文化体系,难以在企业中形成广泛的认同和自觉践行。

二、新时代下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的创新措施

(一)提高廉洁意识。一是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廉洁文化,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通过领导干部的言传身教,引导全体员工树立正确的廉洁观念,营造良好的廉洁氛围。二是开展常态化廉洁教育,将廉洁教育纳入企业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洁教育活动。除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外,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在线学习平台等,推送廉洁知识、案例分析、廉洁故事等内容,方便员工随时随地学习。同时,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级的员工,开展分层分类的精准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增强教育效果。一是运用典型案例教学法:收集整理本行业、本企业以及其他相关领域的典型腐败案例,通过案例剖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员工深刻认识腐败行为的危害和后果,从中吸取教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二是开展体验式教育:组织员工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监狱等场所,让员工亲身感受腐败的代价。还可以开展廉洁主题的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文艺演出等活动,让员工在参与中加深对廉洁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三)强化制度执行。一是健全廉洁制度体系,结合企业实际,进一步完善廉洁风险防控、廉洁从业规范、监督考核等制度,明确各项工作的流程和

标准,规范员工的行为。

二是加强制度执行监督,建立健全制度执行监督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日常检查和专项督查。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要严肃追究责任,做到有章必循、违章必究,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通过强化制度执行,让员工自觉遵守制度,习惯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

(四)打造特色廉洁文化。一是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将廉洁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把廉洁理念融入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中,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通过企业精神、企业口号、企业标识等载体,传播廉洁文化,使廉洁文化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员工对廉洁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二是打造企业特色廉洁文化品牌,以本行业特点、历史传承和地域文化,挖掘和提炼具有企业特色的廉洁文化元素,打造具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廉洁文化品牌。通过品牌建设,提升企业廉洁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企业的文化软实力。

(五)形成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健全监督体系,整合监督力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如工程项目招投标、物资采购、资金使用等,确保权力运行规范透明。同时,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监督作用,畅通监督渠道,鼓励员工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举报。二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将廉洁文化建设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定期对各部门、各单位的廉洁文化建设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对工作成效显著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动廉洁文化建设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新时代下加强国有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提高廉洁意识、增强教育效果、完善制度执行、打造特色文化、建立长效机制等措施,营造风清气正的企业氛围,为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文化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