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策略
陈红敏
民权县王桥镇郝庄小学 河南省商丘市 476800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育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侧重于教师的讲授,而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我们愈发认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这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关键时期。实物引入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恰好能够契合这一需求。通过让学生亲自观察、触摸实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感知数学的概念,进而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本文将详细探讨如何通过引入实物,观察分析的方式,有效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主学习能力。
1 引入实物,观察分析
新课标要求学生要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与数学知识有关的事物和现象,为了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便于他们从较为熟悉的生活元素中开展相应的自主学习活动,从而提升个人学习的效率,教师应利用各种方式创设生活情境。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引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生活资源,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观察,让学生具体认识这些现象和事物的特征,并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与描述,以此化抽象为具象,帮助学生生动理解所学知识,培养浓厚的自主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入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进行观察与分析。本课主要要求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常见的立体图形,并大体说出这些图形各自的特点。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桌上摆放香皂盒、魔方、水杯、乒乓球等物品,并提出要求:“大家可以说出这些物品属于什么图形吗?”学生对照教材中的图片对生活物品展开观察,发现香皂盒属于长方体、魔方属于正方体、水杯属于圆柱体、乒乓球属于球。同时,一些学生用手触摸香皂盒和魔方,表达如下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都是平的。”一些学生用手推动水杯和乒乓球,发现圆柱体能沿着比较固定的方向滚动,而球是向四面八方滚动。在探究生活情境过程中,学生能具体接触与数学知识有关的生活事物,形成积极观察、主动分析的良好学习习惯,有效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 创设游戏,生动体验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年龄相对比较小,自主学习意识较为欠缺,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索学习过程中,需要不断增强自主学习活动的吸引力和趣味性,将游戏与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深入结合,能激发学生自我表现欲望和探索欲望。通过实施游戏化教学活动,学生能充分体会数学学习的轻松与有趣,有效缓解学习压力,保持乐观的学习状态,进一步提升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6 和7 的加、减法”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相关游戏,培养学生的体验意识。以“ 5+1 ”的运算方法为例,教师可以创设“美味糖果”游戏:让学生将 5 颗糖果放在课桌的左边,将 1 颗糖果放在课桌的右边,然后引导学生思考“现在课桌上总共有几颗糖果呢?我们把两边的糖果放在一起数一数吧”。学生将所有糖果混合后,通过数数得出课桌上总共有 6 颗糖果。在学生体验游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创设游戏,尝试计算其他算式。如在计算“ 5+2: ”时,学生以铅笔为道具,将5 支铅笔放在课桌的左边,将 2 支铅笔放在课桌的右边,接着将所有的铅笔混合,通过数数得出总共有 7 支铅笔,从而得到“ 5+2=7′ ”的结果。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于一体,能让学生手脑并用,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快速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效率。
3 大胆质疑,探索验证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很多的数学知识在质疑中发现,在质疑中产生。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问题的主动提出者、答案的主动寻求者。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大胆质疑,表达自己的困惑,进而转换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探索,运用多种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能力能得到持续地发展,自主学习的范围会更加广阔,学习内容会更加具有深度。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探索验证相关的猜想。本课提到了“拃”这一长度单位,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运用这一长度单位测量课桌的长度。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教师的手指长度和自己的手指长度不同,进而会质疑:“这种长度单位能不能准确测量物体的长度?”带着这样的疑惑,学生继续以“拃”为单位,反复测量书本和黑板等物品的长度,发现每次的结果都具有一定的差异,进而产生学习统一长度单位的意识。同样,在学习“厘米”这一长度单位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能够测量自己和同学的身高吗?”学生质疑:“厘米这一长度单位比较小,测量身高很不方便,还有没有其他的长度单位?”由此,学生能顺势产生自主学习“米”这一长度单位的意识。在这些质疑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各种长度单位所适合应用的范围形成明确的认识。由此可见,培养大胆质疑的意识能让小学低年级学生及时转换思路,思考各知识的特点,认识不同知识之间的差异性与关联性,有效延展自主学习的深度。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生和家长三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引入实物观察分析、创设游戏生动体验以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探索验证等多种策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些策略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更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丽珍 . 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小学数学为例 [J]. 家长 ,2023,(26):97-99.
[2] 郭焕绒 . 新课改下基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20):72-73.
[3] 张国儒 .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学生自主学习培养研究 [J]. 华夏教师 ,2020,(1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