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跳出惯性:新课标下语篇分析重塑初中英语读写整合的探究

作者

李慧粉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第十中学

引言

在基于新课改提出的教学要求,创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教学经验丰富的初中英语教师主动调整教学重心,以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起点,针对性地开展语篇研读活动,引导学生细致分析文章,了解文章语言特征以及内容结构,自主完成读写融合任务。在教师的耐心指导和点拨下,学生的读写能力迅速提升,对语篇的理解能力越来越强,能够理性辩证地分析文章内容,在独立思考和细致分析中学习多种表达技巧,逐步从阅读走向写作,实现高效阅读和高效写作。

一、新课标下语篇分析重塑初中英语读写整合的意义

(一)有助于促进学生深度读写

在英语读写教学中,语篇研读非常有必要,学生可以在深入分析语篇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语言综合素养,宏观把握语言规则,分析语言特质并了解语篇结构。教师主动扮演学习顾问的角色,将课堂打造成学生的思维场,引导学生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深度思考,全面发展学生批判思维能力 [1]。在教师的指导和点拨下,学生不再局限于语篇表面信息,而是站在作者视角深度剖析作者的写作意图,挖掘语篇深层内涵,逐步从浅层读写过渡到深度读写。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教师结合阅读和写作的逻辑关系科学定位阅读教学目标,鼓励学生深入分析文章目的以及读者需求,逐步理顺写作思路,实现高效写作。在深入分析语篇时,学生能够了解多种写作技巧以及写作风格,接触不同论点、体系搭建方法,多维度分析段落结构安排,对比分析不同行文结构。在练习巩固和分析总结中,学生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谋篇布局能力迅速提升。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语言学习要求越来越严格。在英语学习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词汇和语法,还需要了解不同的语言形式,理解文化背景。其中基于语篇分析的读写整合教学符合语言教学发展趋势,教师要主动调整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深入研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篇,鼓励学生思考语言的复杂性以及多样性。在认真阅读和自主研读中,学生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心态更为开放和积极,能够深入分析语言文化背景,以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探索英语知识的奥秘。

二、新课标下语篇分析重塑初中英语读写整合的对策

(一)深度剖析语篇特征,科学定位读写目标

在基于语篇分析创新英语读写整合教学模式时,教师应聚焦于思辨读写教学,深度剖析和研读语篇特征,提升读写一体化教学的针对性和整体性。确保学生能够在认真研读和自主分析中了解语篇的语言特征、表达方式以及主要观点和论据,以较强的思辨能力以及逻辑分析能力出色完成读写任务 [2]。其中语篇观点和论据分析及研读是前提,教师首先应理顺教学思路,明确教学起点,深度剖析单元主要内容,结合学情组织开展有效的语篇研读活动,确保学生把握语篇主要观点以及关键论据。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Unit4“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parents ?”中,单元语篇围绕“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展开论述,采取短文和对话的形式展示单元主题,学生可以了解不同主体的观点,结合个人的生活的经验思考和分析解决代际沟通问题的对策。通过语篇研读不难发现,语篇论据比较丰富,一部分内容与心理学理论知识相关,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能够结合生活经验深度剖析语篇内涵,透彻理解单元主题。教师可以扮演学习顾问的角色,引导学生自主研读语篇,强化学生对沟通重要性的理解,鼓励学生站在不同视角分析问题,学会换位思考,主动与父母交流沟通。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度研读和分析语篇论证的意义,锻炼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多维度思考问题的意识及能力,确保学生能够将阅读中学习的词汇以及语法灵活运用于写作中,做到科学论证和合理分析。比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Unit4“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parents ?”中,单元语篇论证特征较为明显,在认真分析单元短篇,思考对话内容的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能够意识到与父母良性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克服沟通障碍的基本方法。在深入理解语篇的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沟通能力有所提升,能够理性且客观地表达见解,学习构建有说服力的论证,逐步从阅读走向写作。最后,教师应深度研读语篇论证的结构,引导学生剖析语篇行文结构以及行文逻辑,分析语篇不同板块的功能及作用,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为学生高效写作做好准备。

(二)聚焦语篇核心问题,积极加强读前写作

语篇分析理论下的读写整合教学比较复杂,系统性、连续性和整体性较强。教师应在解读文本材料的同时抓住关键信息,聚焦于语篇核心问题组织开展课前写作活动,鼓励学生认真推理语篇信息,确保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认真阅读和写作 [3]。首先,教师应聚焦于“语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是什么?”这一核心新问题,开展语篇细读活动,确保学生透彻理解语篇基本材料,明确读写方向。在学生初步得出答案后,教师可以围绕“语篇的主题意义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语篇主要价值理念、作者意图以及观点看法,拉近学生与语篇和作者的距离,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表达欲和探究欲。在激活学生思维后,教师可以围绕“作者如何传递信息?”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语篇句子结构、词汇选择以及衔接技巧,针对性地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其次,教师应开展读前写作活动,鼓励学生变换视角认真推理语篇,剖析语篇主题,全面夯实学生读写基础。比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Unit 2“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 ”Section B 2b 中,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自主推理语篇基本内容,独立完成微写作任务,用自己的话概括语篇内容。为了避免学生出现方向偏差,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结合“healthy and unhealthyhabits ”和“Tony and Mary”等关键信息深度剖析语篇主题,深入分析课文插图,思考主人公的运动习惯以及饮食习惯。在学生完成微写作任务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思考语篇内容推理的准确性以及合理性,确保学生深度分析语篇,全程参与语篇分析活动。

(三)搭建多元读写支架,多维分析语篇内容

支架教学理论要求教师扮演学习顾问的角色,主动为学生提供方向指导和技巧点拨,提升学生的学习深度。在确保学生进入语篇分析状态后,教师可以以提升学生语篇分析深度为起点,多角度为学生搭建系列支架,辅助学生出色完成读写任务 [4]。比如在“Will people have robots ?”Section B 2b 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提供导读清单支架,整合与语篇相关的背景资料,鼓励学生多维度分析和解读语篇,启发学生提炼语篇中的复杂句以及并列句,认真解读长难句,例如“ Theyhelp with the housework and do jobs like working in dirty or dangerous places.”,“Fewerpeople will do such jobs in the future because they are boring,but robots will never getbored.”,思考作者传达信息的方法。在激活学生思维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语篇首段或首句,思考首句承上启下的作用,认真梳理语篇基本框架以及主要内容。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可视化资源支架,将视频、音频、文字与图片相结合,展示思维导图,弥补学生在感知理解能力、想象能力以及知识积累上的不足。如在分析“Do you think you will have your own robots ?”语篇中,一部分学生对机器人的理解不够全面,难以顺利进入读写状态,深入分析作者描述的场景,无法理解“make robots look like humans.”,“do simple jobs over and over again.”。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智慧教学工具整合视频和音频资源,提前上传到线上平台,为学生提供资源支架,带领学生观看与机器人相关的科普视频和纪录片,引导学生理性思考文本内容,逐步提升学生认知高度和思维深度。

(四)科学布置读写任务,深度融合阅读写作

在学生初步完成语篇分析任务后,教师可以深度融合阅读和写作,引导学生进行翻译句子、仿写句子和补全句子等,用多维读写融合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语篇分析深度效度以及能力。比如在人教版九年级 Unit 5“What are theshirts make of ?”section B 2b 中,教师可以围绕“Beauty in common things”语篇布置系列读写任务,如翻译任务,灵活利用“have been”翻译“剪纸艺术的存在已经超过了 150 年”,“剪纸听起来简单,但是操作起来较为困难”。通过翻译任务引导学生重新审视语篇核心句子,强化学生知识印象。语篇续写任务,要求学生自主选定语篇中的某一个段落认真续写文章,全面展现中国传统艺术之美,鼓励学生将个人的续写内容与语篇相对比,思考分析语篇的句段衔接方法以及表达方法,学会自主润色个人的作文。借此机会提升学生读写能力以及语篇分析能力,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主动跳出惯性,组织开展语篇分析活动时,初中英语课堂呈现出全新的面貌,读写一体化教学质量和层次迅速提升。学生形成了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英语实践能力以及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多种写作技巧,从“学英语”转向“用英语”。英语教师应从语篇特征着手,深度剖析语篇基本内容,积极聚焦语篇核心问题,全面搭建多元读写支架,着力打造多维互动课堂,科学布置读写任务。确保学生重拾英语学习的自信心,顺利进入阅读状态,在研读语篇的过程中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出色完成读写任务,形成较强的英语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邓晓军 . 依托观点类语篇夯实初中英语思辩读写教学 [J]. 黑龙江教育 ( 教育与教学 ),2025(4):62-64

[2] 蒋玲瑛 . 基于语篇分析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J]. 亚太教育 ,2025(6):121-123

[3] 张云 . 基于语篇研读的初中英语读写融合教学研究 [J].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5(6):073-076

[4] 魏丽琼 . 语篇分析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J]. 英语教师 ,2025,25(1):95-97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