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中的资源整合与教学策略优化

作者

张彦广 管宁杰 孟晨曦 陈彤 邵雪娇

漯河市西城区丹江路学校 462000

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将“跨学科学习”作为重要任务群,强调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当下,跨学科学习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开展跨学科学习不仅能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其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然而,当前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在教学实践中面临诸多问题,如资源整合不足、教学策略单一等,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研究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中的资源整合与教学策略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1.1 打破学科壁垒,构建综合知识体系

传统语文教学往往局限于语文学科本身,知识体系相对单一。跨学科学习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能够打破学科壁垒,帮助学生构建综合知识体系。例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时,除引导学生赏析语文课文中生动的语言描写,还可引入科学学科的观察记录方法,让学生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爬山虎的生长过程,同时渗透生物学科的植物形态学知识。这样,学生不仅能提高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还能掌握科学观察和生物知识,拓宽知识面,提升综合素养。

1.2 增强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跨学科学习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通过整合多种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在写作教学中融入跨学科元素,学完《故宫博物院》后,让学生为家乡的历史文化古迹撰写解说词,综合运用语文的说明方法、美术的构图设计以及历史的文化知识,提升文本的实用性和感染力。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激发创新思维,提高语文素养。

2、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资源整合的途径

2.1 教材文本资源的深度挖掘

教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跨学科学习资源。教师应以主题为锚点,系统挖掘课文中隐含的多学科关联要素,构建“语文+X”资源图谱。例如,在自然类文本教学中,建立语文与科学的知识链接。教学《蝙蝠和雷达》时,让学生通过梳理文本信息,绘制“蝙蝠探路原理—雷达发明”的思维导图,同时开展科学小实验,验证超声波的作用,培养观察、推理和归纳能力。在历史类文本教学中,搭建语文与历史的桥梁,如《草船借箭》一课,在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引入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军事策略,甚至可以结合数学中的“统筹规划”思想,让学生思考草船借箭过程中的资源调配问题。

2.2 生活资源的有效链接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将生活资源引入跨学科学习,能够增强学习的真实性和趣味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具有生活气息的跨学科学习任务。例如,开展“家乡的变迁”主题学习,语文目标为撰写采访提纲,记录长辈口述历史;社会目标为对比老照片与现状,分析变化原因;数学目标为统计人口、建筑数据,制作图表。学生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采访等方式,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提高语文实践能力的同时,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3 数字资源的整合利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资源为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便捷的学习工具。教师可以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资源,获取跨学科教学案例,如“古诗中的科学”“成语中的历史”等,为教学提供参考。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例如,在学习《观潮》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询地理、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多角度了解钱塘江潮,并通过不同表达方式来呈现这些知识,实现跨学科学习。

3、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教学策略的优化

3.1 目标设计:精准定位,凸显语文本体

在设计跨学科学习目标时,教师应以语文素养为核心,明确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兼顾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入。例如,在教学《燕子》时,语文目标为学习燕子的外形和飞行特点,培养观察和描写能力;科学目标为了解燕子的生物特征、迁徙规律和生态意义;美术目标为观察燕子形态,进行绘画创作。通过这样的目标设计,既突出了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又实现了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养。

3.2 情境创设:真实多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爱好,设计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学习情境。例如,在“舌尖上的文化”项目学习中,教师可以创设“美食文化节”的情境,让学生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如美食介绍员、营养分析师、文化研究者等。语文目标为阅读《舌尖上的中国》选段,学习美食描写;历史目标为研究饺子的起源与发展;科学目标为探讨发酵原理(如包子、馒头);美术目标为设计菜谱或绘制美食海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3 活动设计:立体多元,促进深度学习

围绕跨学科主题,设计“课堂探究—实践体验—创新应用”三级活动序列,形成层层递进的学习链条。在课堂探究环节,采用“问题链引导 + 小组协作”的方式,开展跨学科讨论。例如,《景阳冈》教学时,提出跨学科问题:从语文角度分析武松的人物形象,从生物角度探讨老虎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从体育角度思考武松打虎所需的身体素质和技能,从伦理学角度讨论“英雄行为”的现代意义。学生分组合作,查阅资料,进行跨学科的分析和交流,形成多元的观点和认识。在实践体验环节,开展实地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如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后,组织学生实地考察本地的自然景观或文化古迹,让学生用语文的语言描写景观特点,用科学的方法记录地质现象,用美术的手法绘制考察图,用历史的视角了解景观的文化渊源。在创新应用环节,开展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中综合运用知识。如“传统文化传承”主题项目,学生分组完成不同任务:编写一本《家乡传统节日手册》,语文组撰写节日传说和习俗介绍,美术组绘制节日插图,音乐组收集节日相关的民谣和歌曲,数学组统计节日活动的参与人数和时间安排,最后整合形成一本图文并茂的手册,并进行展示和推广。

结论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中的资源整合与教学策略优化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教材文本资源的深度挖掘、生活资源的有效链接和数字资源的整合利用,能够丰富跨学科学习资源,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优化目标设计、情境创设、活动设计等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进一步完善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的资源整合与教学策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学科融合下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策略探究[J]. 何蕊彤. 考试周刊,2024(47)

[2] 张弛有度科学融合——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的策略探究 [J]. 李立丽 . 作家天地 ,2024(32)

[3] 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跨学科融合实践策略探究 [J]. 朱丹 . 基础教育论坛 ,20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