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平台对小岗村红色旅游合作社营销效果的影响分析
韩路瑶 孟江尧 侯馨悦 刘瑞伟 任龙
马鞍山学院 安徽马鞍山 243100
引言
红色旅游作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小岗村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其红色旅游合作社在推动当地红色旅游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交媒体平台逐渐成为旅游营销的重要渠道。社交媒体平台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如信息传播的及时性、互动性和广泛性,为旅游企业提供了新的营销机遇。对于小岗村红色旅游合作社而言,如何利用社交媒体平台提升营销效果,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深入研究社交媒体平台对小岗村红色旅游合作社营销效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社交媒体平台对小岗村红色旅游合作社营销的积极影响
(一)提升品牌知名度
社交媒体平台凭借其去中心化传播机制与算法驱动的信息分发模式,显著增强了小岗村红色旅游合作社的传播效能。依托微博、抖音等平台的内容生态,合作社通过视觉化叙事手段,如高清影像、纪实短视频与沉浸式直播,系统呈现小岗村作为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的历史图景与红色文化内涵,实现文化符号的数字化转译。此类内容在用户间的高频互动中形成二次传播,点赞、评论与转发行为构成社交裂变链条,提升信息触达广度与品牌曝光强度。实证数据显示,部分短视频单条播放量突破百万,互动量达数万次,反映出受众对红色旅游内容的高度认同。平台用户生成内容(UGC)进一步强化了品牌的社会认知,评论区中关于“改革精神”“乡村记忆”的讨论形成情感共鸣场域,推动品牌形象由单向传播向多维建构演进。该传播路径不仅扩大了受众覆盖半径,更通过社交信任机制提升了品牌可信度与吸引力,为红色旅游目的地的现代传播提供了有效范式。
(二)拓展客源市场
社交媒体平台依托算法驱动的分发机制与用户画像技术,实现信息传播的跨地域覆盖与精准触达,显著拓展了小岗村红色旅游合作社的客源市场边界。基于 LBS 定位与兴趣标签的广告投放系统,可将红色旅游内容定向推送至具有文化认同与旅游意愿的潜在受众,提升转化效率。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通过构建内容矩阵,结合用户行为数据分析,实现对不同年龄层、地域背景群体的差异化传播。旅游攻略的社交化分享形成口碑传播链条,增强信息可信度与决策参考价值。平台内嵌的在线预订、电子导览等功能,优化了游客从信息获取到消费决策的全链路体验,缩短决策周期,提升出行便利性。这种基于数字生态的营销模式,不仅突破传统地理辐射半径的限制,还通过数据反馈持续调优传播策略,推动客源结构多元化与市场渗透深度化。
二、社交媒体平台营销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一)信息传播质量参差不齐
小岗村红色旅游合作社在社交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中暴露出内容质量不均的结构性问题。部分图文与视频素材在视觉呈现上缺乏专业摄制标准,构图、光影及剪辑技术未达平台传播最优阈值,削弱了内容的视觉吸引力。叙事层面多停留于表层事件陈述,未能系统构建历史语境与当代价值的关联逻辑,导致文化内涵表达浅表化。文案撰写中术语使用欠规范,情感共鸣设计不足,难以激发用户深层认知。在信息过载的传播环境下,低质内容因用户停留时间短、互动率低而被算法降权,传播势能迅速衰减。内容生产尚未建立标准化质量评估机制,缺乏对传播效果的数据回溯与迭代优化,制约了品牌形象的持续塑造与用户心智渗透。
(二)缺乏精准营销
小岗村红色旅游合作社在营销实践中未能有效激活社交媒体的用户画像与行为数据分析功能,导致受众细分机制缺位。传播策略普遍采用泛化内容覆盖,忽视年龄层、地域、兴趣标签等维度的差异化需求响应。青年群体作为数字原住民,偏好参与式、场景化与轻量化的内容形态,其信息获取路径集中于短视频平台与社交圈层互动,而当前内容生产仍以传统叙事为主,缺乏话题设计与情感共鸣机制,难以形成传播裂变。老年群体则对历史语境还原与深度解说具有较高期待,现有内容未能建立认知适配的表达体系。精准营销的薄弱源于数据驱动思维的缺失,未构建用户行为反馈闭环,致使投放资源错配,传播效率受限。营销路径需依托平台算法逻辑,重构以用户为中心的触达机制,实现内容供给与需求结构的动态匹配。
三、提升社交媒体平台营销效果的策略
(一)优化内容创作
优化内容创作需以传播效能的系统性提升为核心目标,依托科学的内容生产机制实现认知传递与用户参与的双重强化。通过整合直播互动、虚拟现实(VR)与增强现实(AR)等多媒体技术,构建多模态内容生态,提升用户的场景沉浸感与交互体验。在叙事逻辑上,应注重红色文化符号的当代转译,将小岗村“大包干”改革置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脉络中,增强内容的时代关联性与思想纵深。内容采集应引入口述史研究方法,系统记录村民个体记忆,经专业策展转化为短视频、播客等轻量化传播单元,实现个体经验与集体记忆的融合表达。建立基于传播数据的内容质量评估体系,整合用户停留时长、完播率、互动转化率等关键指标,运用量化分析手段动态校准创作策略,推动内容从单向输出向反馈驱动型迭代演进,确保文化传播的深度渗透与广泛触达。
(二)加强精准营销
精准营销的实施需建立在用户画像与行为数据深度融合的基础上,依托社交媒体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构建动态更新的受众分群模型。通过对用户搜索轨迹、互动偏好及停留时长等多维数据的聚类分析,识别不同群体的认知特征与信息需求。老年群体倾向于获取具有历史纵深与文化解释力的内容,宜采用专题纪录片、专家讲解等形式强化认知适配;青年群体则更响应参与式传播,可通过话题挑战、沉浸式打卡等社交化设计激发传播动能。投放策略应嵌入平台流量分发逻辑,结合 A/B 测试优化触达时机与内容形态,实现转化路径的闭环管理,提升营销资源的边际效益。
结论
社交媒体平台对小岗村红色旅游合作社的营销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社交媒体平台在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展客源市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存在信息传播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精准营销等问题。为了充分发挥社交媒体平台的营销优势,小岗村红色旅游合作社需要优化内容创作,加强精准营销,提高营销效果。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社交媒体平台营销的监管和引导,促进小岗村红色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社交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小岗村红色旅游合作社应不断探索新的营销模式和方法,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游客需求。
参考文献:
[1] 马先 . 市场需求导向下红色旅游产品设计与营销研究 [J]. 旅游纵览 ,2025,(08):116-118.
[2] 梁坤 . 社交媒体营销对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的影响研究 [J]. 旅游纵览 ,2024,(09):193-196.
[3] 孙莎莎 . 社交媒体在旅游推广中的有效性研究 [J]. 旅游与摄影 ,2024,(20):22-24.
作者简介:韩路瑶( 2002-), ,女,汉,安徽利辛,本科,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姓名:孟江尧( :2002- ),男,汉,河北邢台,本科,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姓名:侯馨悦( 2003-⋅ ),女,汉,安徽亳州,本科,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姓名:刘瑞伟( (2002-) ),男,汉,安徽安庆,本科 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姓名:任龙( 2002- ),男,汉,安徽省六安市,本科,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项目名称: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2025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