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新课程理念探讨初中数学趣味化教学方法

作者

郑桥桥

山西省垣曲县城北初级中学 043700

引言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初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关键作用。然而,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往往侧重于知识的灌输,教学过程较为枯燥乏味,导致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和积极性,学习效果不佳。因此,探索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初中数学趣味化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基于新课程理念探讨初中数学趣味化教学的重要性

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初中数学趣味化教学意义重大。从激发兴趣层面看,传统数学教学的抽象性与枯燥性常让学生望而生畏。而趣味化教学能借助生动情境、趣味游戏等方式,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如用故事导入几何概念,瞬间抓住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与探索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降低学习难度上,初中数学知识点繁杂且抽象,像函数、立体几何等,学生理解困难。趣味化教学可将复杂知识简单化,如用拼图游戏理解多边形拼接,让学生在玩乐中掌握知识,增强学习信心。

2 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2.1 教学方法传统单一,缺乏创新活力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仍占据主导地位,“满堂灌”现象较为普遍。教师往往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知识点,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讲、记录,课堂互动严重不足。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例如,在讲解函数这一抽象概念时,教师可能只是按照教材内容进行理论推导和例题讲解,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函数的本质和应用。

2.2 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学生理解困难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与实际生活脱节的问题。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大多是为了巩固知识点而设计的,缺乏实际应用背景,学生难以理解数学知识的实际价值和意义。比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教材中的例题多是关于几何图形的计算或者数字运算,学生不清楚这些方程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具体应用。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数学枯燥无味,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无法真正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2.3 教学评价片面单一,忽视全面发展

目前初中数学的教学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过于注重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程度,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这种片面的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例如,在评价学生时,只看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而不考虑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能力等。

3 初中数学趣味化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策略

3.1 借助生活实例,搭建趣味数学桥梁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将初中数学知识与生活实例紧密结合,能极大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在讲解统计与概率知识时,可引入学生熟悉的校园活动场景。比如统计班级同学喜欢的体育项目,让学生分组收集数据,再通过绘制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方式呈现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还能根据图表分析出哪种体育项目最受同学们欢迎。

3.2 开展游戏竞赛,激发数学学习热情

游戏和竞赛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刺激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相关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组织数学口算比赛,将学生分成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口算题目,答对最多的小组获胜。这种比赛形式能营造紧张激烈的氛围,促使每个学生都集中精力,快速准确地计算,提高口算能力。

3.3 运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数学教学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资源为初中数学趣味化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教师可以利用动画演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比如在讲解函数的图像变化时,通过动画展示函数随着自变量的变化,图像如何平移、伸缩等,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函数图像的动态变化,比传统的黑板板书更加直观形象,有助于学生理解函数的性质。

3.4 组织实践活动,深化数学理解体验

组织数学实践活动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能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数学测量实践活动,在学习长度、面积、体积等测量知识后,让学生测量教室的长、宽、高,计算教室的面积和体积;或者测量校园内花坛的周长和面积等。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测量方法和单位换算,同时也能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还可以开展数学建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进行求解。例如,在学习完一元二次方程后,让学生建立一个关于商品销售利润的数学模型,考虑商品的成本、售价和销售量之间的关系,通过解方程求出最大利润时的售价。这种实践活动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价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初中数学趣味化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创设趣味教学情境、运用游戏化教学、结合生活实际教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降低学习难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改善师生关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趣味化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初中数学课堂趣味化教学的提升策略 [J]. 郭媛媛 . 亚太教育 ,2024(06)

[2]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J]. 李成梅 . 亚太教育 ,2023(17)